当前位置:首页 > 电商 > 正文

其他酿酒及配套设备(家庭酿酒设备)

摘要: 办一个小型自酿啤酒设备厂需要哪些设备 我们说不管做什么都要充分考虑,更不要成立一个小酒厂。自酿啤酒...

办一个小型自酿啤酒设备厂需要哪些设备

我们说不管做什么都要充分考虑,更不要成立一个小酒厂。自酿啤酒厂需要购买哪些设备,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这往往是创业者第一次踏入啤酒酿造行业时最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根据汉博啤酒设备客户的成功案例来给大家讲一下:第一步: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必经的一步,这就需要我们找到适合自己啤酒生产的车间,也就是俗称的车间。车间的位置同样重要。一般我们说中小型啤酒厂需要实验室,灌装车间,配送车间,发货车间。然后就是啤酒水我们需要的发酵车间,酿造车间,锅炉车间。一般中小型啤酒设备厂的面积应该在600-1200平方米之间。第二步:选择啤酒设备板块和一些啤酒设备的配套设备。我们说最关键的是我们经常需要采购啤酒设备。发酵罐和酿造线是我们酿造啤酒的必备要素。一些大型啤酒厂一个发酵罐的容积大概在几十吨到几百吨甚至上千吨。第三步:粉碎系统原料粉碎系统包括麦芽粉碎和辅料粉碎两部分。研磨方法分为干磨和湿磨。1.干粉碎系统:包括:浓缩机、吸尘器、提升机、粉碎机、料仓及配件。(1)分离器:用振动筛除去杂质,用磁铁除去除铁器。(2)真空吸尘器:气动吸尘器用于吸入和排出灰尘,并回收可利用的粉末。(3)提升机:利用吊斗或真空负压原理,将物料提升并供给破碎机。(4)破碎机:可分为双辊式、三辊式、四辊式、五辊式、六辊式等几种类型,用于破碎原料和辅料。(5)料仓:将粉碎后的麦芽粉或辅料粉暂存在相应的料仓中,作为啤酒糖化原料的临时储备箱。第四步:啤酒发酵罐以外的设备是啤酒酿造线,通常指啤酒酿造糖化系统。啤酒糖化系统主要由糖化罐、糊化罐、过滤罐、煮沸罐、沉降罐、加酒花设备等组成。糖化系统中每个锅/罐的主要部件均采用国际标准的优质304不锈钢制成。采用自动等离子、激光线切割、纯氩气保护焊等现代制造技术,锅/罐内部所有与醪液等物料接触的部件均经过镜面抛光,外部经过磨砂抛光,确保为客户提供技术先进、质优价廉的豪华美观糖化系统糖化锅和糊化锅1。采用高效弥勒板夹套换热技术,应用科学的蒸汽湍流原理,达到最大导热节能效果,同时采用全自动控温。2.采用国际先进的挂速控制系统,采用变频和自动搅拌方式,保证糊化和糖化过程中醪液混合均匀,最大限度发挥糊化和糖化过程中各种酶的最佳生物活性、转化和催化作用,从源头上保证啤酒的最佳品质和最高产量。过滤箱1。采用先进科学的异形犁片结构系统和自动液压升降技术,保证翻槽均匀,出槽稳定,提高过滤速度和生产效率,保持麦汁良好的透明度和出汁率。2.选用国际先进的悬浮搅拌装置,采用变频调速和自动控制技术,操作更加方便灵活,维护简单,节约成本。煮锅1。先进的体内煮沸和加压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煮沸强度,大大增加二甲基硫醚的蒸发效果,促进蛋白质等冷凝物的聚合,快速分离煮沸麦汁和聚合物。

2.采用体外循环混合技术,加快煮沸初期麦汁的加热速度,使麦汁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始终均匀一致,防止因局部过热造成的区域性麦汁可溶性物质变性,从而保证麦汁的煮沸质量。沉淀池1。按单位过滤面积的最佳酒糟存储量设计,加大罐体的径高比,降低旋流沉降速度,促进固化物的沉降和团聚,实现最佳分离。2.如果配有热冷凝水储槽,可以提高麦汁得率,减少环境污染。加料斗系统1。啤酒花添加系统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罐体组成,配有泵、管道、阀门等附件,也可以实现添加量的自动控制。2.水箱、阀门、管道等。在加料斗系统可以连接到CIP系统,实现自动,半自动,清洗和消毒。第五步:我们需要过滤和储存我们的啤酒。我们推荐两种啤酒设备过滤器,一种是硅藻土过滤器,一种是膜过滤。它们的工作过程如下:1 .硅藻土过滤机:硅藻土过滤机因结构原理不同,分为柱式硅藻土过滤机和板框过滤机。硅藻土过滤机的操作步骤包括:CO2压力准备充水排气预涂粗硅藻土1-3.5mm预涂混合硅藻土400-500g/m2泵送酒土混合物80-300g/100L循环酒过滤生产压差保持0.02-0.04MPa/h结束顶酒排土。采用两机并联运行的方法,CO2压配抽酒酒过滤生产切换再生清洗,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及时对各膜过滤装置的过滤柱进行再生和清洗,实现连续生产。一般再生步骤为:自动切换常温水清洗5分钟70左右温水清洗5分钟70左右2%温碱水清洗25分钟90左右热水杀菌30分钟自然冷却2分钟泄压冲压备用。过滤后的啤酒也需要啤酒储存。第六步:过滤后的啤酒除了储存还需要灌装,也就是我们各大车间的灌装环节。我还可以详细看看啤酒灌装线的组成部分。装瓶更贵。他有以下几个部分:1。洗瓶,2。填充,3。封顶,4。贴标签。当然,啤酒酿造线需要的东西很多。今天我们就不谈他们了。以上部分足以让一个刚踏入啤酒设备酿造行业的人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希望能对想成立小型啤酒厂的朋友有所帮助。

pg" alt="办一个小型自酿啤酒设备厂需要哪些设备" />


啤酒的生产设备有哪些

啤酒的生产设备主要有糖化系统和发酵系统组成,糖化系统是将麦芽糖化出麦芽汁,发酵罐是将麦芽汁发酵成啤酒。其他配套设备有制冷系统、粉碎系统等等。如果想要灌装,就要加上杀菌系统、灌装系统。

啤酒的生产设备有哪些


酒剂,饮料生产线设备,工艺流程有哪些?

(一)传统工艺 绍兴酒的酿造是一门综合性的发酵工程科学,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先人们虽然不可能去理会这些科学知识,但凭藉无数次的实践——总结——再实践,把经验转化为技能和技巧,于是形成了传至现今的一套娴熟完善的绍兴酒工艺。 绍兴酒以糯米为原料,经酒药、麦曲中多种有益微生物的糖化发酵作用,酿造而成的一种低酒度的发酵原酒。明代《天工开物》记载:“凡酿酒,必资曲药成信,无曲即佳米珍黍,空造不成。”说明了酒药和麦曲在酿酒中的重要作用。 1、酒药,又称小曲、白药、酒饼,是我国独特的酿酒用糖化发酵剂,也是我国优异的酿酒菌种保藏制剂。东晋嵇含是浙江上虞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讲到“小曲(药曲)”的人,他的被誉为古代植物学大全的《南方草木状》中记述制曲原料中加入植物药料,为我国酿酒时用酒药之始。他这样论述“小曲”:“草曲,南海多矣。酒不用曲蘖,但杵米粉,杂以众草药,治葛汁, 涤 溲之,大如卵,置蒿蓬中荫蔽之,经月而成,用此合糯为酒。”他的意思是说,用草药做的酒,南方很多,做酒不用传统的曲蘖,只要把米舂成粉,添加各种草叶,准备葛草的汁(辣蓼草之类的植物),一起混合搓成鸡蛋大小,用蓬蒿盖好(保温,让微生物繁育),隔一个月就成熟了,用它和糯米混合做成酒。这段记载,说明了中国制曲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进。酒药一般在农历七月生产,其原料为新早籼米粉和辣蓼草。酒药中的糖化(根霉、毛霉菌为主)和发酵(酵母菌为主)的各种菌类是复杂而繁多的。绍兴酒就是以酒药发酵制作淋饭酒醅作酒母(俗称酒娘),然后去生产摊饭酒。它是用极少量的酒药通过淋饭法在酿酒初期进行扩大培养,使霉菌、酵母逐步增殖,达到淀粉原料充分糖化的目的,同时还起到驯养酵母菌的作用。这是绍兴酒生产工艺的独特之处。酒药还有白药、黑药二种,白药作用较猛烈,适宜于严寒的季节使用,至今绍兴酒传统工艺仍采用白药;黑药则是在用早籼米粉和辣蓼草为原料的同时,再加入陈皮、花椒、甘草、苍术等中药末制成,作用较缓和,适宜在和暖的气温下使用。现在因淋饭酒酿季在冬天,用的都是白药,黑药已基本绝迹。 2、利用粮食原料,在适当的水份和温度条件下,繁殖培养具有糖化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叫做制曲。麦曲作为培养繁殖糖化菌而制成的绍兴酒糖化剂,它不仅给酒的酿造提供了各种需要的酶(主要指淀粉酶),而且在制曲过程中,麦曲内积累的微生物代谢产物,亦给绍兴酒以独特的风味。麦曲生产一般在农历八、九月间,此时正值桂花盛开时节,气候温湿,宜于曲菌培育生长,故有“桂花曲”的美称。 70 年代前,绍兴的酒厂还是用干稻草将轧碎的小麦片捆绑成长圆形,竖放紧堆保温,自然发酵而成,称“草包曲”。但这种制曲方法跟不上规模产量日益扩大的需要,至 70 年代后期,改进操作方法,把麦块切成宽 25 厘米,厚 4 厘米的正方形块状,堆叠保温,自然发酵而成,称为“块曲”。麦曲中的微生物最多的是米曲霉(即黄曲霉),根霉、毛霉次之,此外,尚有少量的黑曲霉、青霉及酵母、细菌等。成熟的麦曲曲花呈黄绿色,质量较优,有利于酒醪升温和开耙调温。由于麦曲是多菌种糖化(发酵)剂,其代谢产物极为丰富,赋与绍兴酒特有的麦曲香和醇厚的酒味,构成了绍兴酒特有的酒体与风格。 3、淋饭酒,俗称“酒娘”,学名“酒母”,原意为“制酒之母”,是作为酿造摊饭酒的发酵剂。一般在农历“小雪”前开始生产,其工艺流程为“糯米——过筛——加水浸渍——蒸煮——淋水冷却——搭窝——冲缸——开耙发酵——灌坛后酵——淋饭酒(醅)。经 20 天左右的养醅发酵,即可作为摊饭酒的酒母使用。因将蒸熟的饭用冷水淋冷的操作方法,故称“淋饭法”制酒。淋饭酒娘在使用前都要经过认真的挑选,采用化学分析和感官鉴定的方法,挑选出酒精浓度高,酸度低,品味老嫩适中,爽口,无异杂气味优良酒醅作为摊饭酒的酒母,这称之为“拣娘”。它对摊饭酒的正常发酵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摊饭酒,又称“大饭酒”,即是正式酿制的绍兴酒。一般在农历“大雪”前后开始酿制。其工艺流程为:糯米——过筛——浸渍——蒸煮——摊冷(清水、浆水、麦曲、酒母)——落缸——前发酵(灌坛)——后发酵——压榨——澄清——煎酒——成品。因采用将蒸熟的米饭倾倒在竹簟上摊冷的操作方法,故称“摊饭法”制酒。因颇占场地,速度又慢,现改为用鼓风机吹冷的方法,加快了生产进度。摊饭法酿酒是将冷却到一定温度的饭与麦曲、酒娘、水一起落缸保温,进行糖化发酵。为了掌握和控制发酵过程中各种万分适时适量的生成,必须适时“开耙”,即搅拌冷却,调节温度,这是整个酿酒工艺中较难掌握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必须由酿酒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把关。摊饭法酿酒工艺是边糖化边发酵同时进行,故也称“复式发酵”。此项工艺质量控制繁杂,技术难度较大,要根据气温、米质、酒娘和麦曲性能等多种因素灵活掌握,及时调正,如发酵正常,酒醪中的各种成分比例就和谐协调,平衡生长,酿成的成品酒口感鲜灵、柔和、甘润、醇厚,质量会达到理化指标要求。摊饭酒的前后发酵时间达 90 天左右,是各类黄酒酵期最长的一种生产方法,所以风味优厚,质量上乘,深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5 .压榨,又称过滤。经 80 多天的发酵,酒醅已将成熟。此时的酒醅糟粕已完全下沉,上层酒液已澄清并透明黄亮;口味清爽,酒味较浓;有新酒香气,无其他异杂气。经化验糖酒酸理化指标达到质量标准要求,说明发酵已经完成。但因酒液和固体糟粕仍混在一起,必须把固体和液体分离开来,所以要进行压榨。压榨出来的酒液叫生酒,又称生清。生酒液尚含有悬浮物而出现混浊,还必须再进行澄清,减少成品酒中的沉淀物。 6、煎酒,又称灭菌。为了便于贮存和保管,必须进行灭菌工作,俗称“煎酒”。这是黄酒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如不严格掌握,会使成品酒变质,可谓“前功尽弃”。“煎酒”这个名称是绍兴酒传统工艺沿袭下来的。我们的祖先根据实践经验,知道要把生酒变成熟酒才能不易变质的道理,因此采用了把生酒放在铁锅里煎熟的办法,称为“煎酒”,实际的意义主要是“灭菌”。为什么要灭菌,因为经过发酵的酒醅,其中的一些微生物还保持着生命力,包括有益和有害的菌类,还残存一部分有一定活力的酶,因此,必须进行灭菌。灭菌是采用加热的办法,将微生物杀死,将酶破坏,使酒中各种成分基本固定下来,以防止在贮存期间黄酒变质。加热的另一个目的是促进酒的老熟,并使部分可溶性蛋白凝固,经贮存而沉淀下来,使酒的色泽更为清亮透明。 7、成品包装。成品包装与煎酒实际上是一气呵成的,主要是为了便于贮存、保管、运输以及有利于新酒的陈酿老熟。绍兴酒自古以来采用 25 公斤容量的大陶坛盛装,直至现代,其他材料很多,但仍不能与之比拟。用陶坛盛装,即使存放几十年也不会变质,绍兴酒的“越陈越香”主要是靠陶坛贮存的包装形式来完成的。但也有缺点存在,如搬运、堆叠劳动强度大,外表粗糙不美观,占用仓库面积大,贮存期酒的损耗多等。为了改革包装, 90 年代起,黄酒集团和东风酒厂两家大企业,率先试验用不锈钢材质制作 50 立方米的大容器贮酒获得成功。另外,从 80 年代起,绍兴的几家大酒厂,瓶装生产线发展较快,高档酒、花色酒均采用玻璃、陶、瓷等材质的小包装供应国内外市场。近年,黄酒集团还扩建一条金属易拉罐灌装生产线,使多种多样、美观大方的小包装畅销全球,为品质优良的绍兴酒锦上添花。 (二)机制工艺 一切新生事物都是按科学的规律与原理,在实践——斗争——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中创新和发展的。设计采用机械化新工艺制造绍兴酒的过程也是如此。千百年来,绍兴酿酒业主要是受传统工艺的制约,始终徘徊在农村副业——手工作坊——工厂式作坊的生产模式上,以手工操作为主,设施简劣,劳动强度大,生产周期长;同时,自然发酵,受气温季节影响,必须在农历九月至翌年三月的半年时间内,完成投料、发酵和榨煎全过程,一旦延至农历四月,气温渐高,酒醪容易变酸,质量难易控制,所以,如需扩大生产规模,就受到限制。自本世纪 60 年代起,绍兴酿酒业面临国际、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对如何拓展规模,扩大产量,减轻劳动强度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证。几十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指导协作下,群策群力,解放思想,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逐步试制和采用一系列新设备、新工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最初,是从设备单项革新开始的:如 60 年代试制成功板框式空气压滤替代繁重的木榨榨酒。 70 年代初,试制成功卧式连续蒸饭机代替木桶蒸饭;成品杀菌从产量较小的锡制园盘肠改进成列管式杀菌器, 80 年代初又革新成薄板式热交换器,既提高了煎酒产量和质量又节约能源;浸米工序用大铁罐代替陶缸;前、后发酵用金属大罐代替陶缸、陶坛等等。单项革新的成功,为机械化连续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5 年绍兴酿酒总厂(黄酒集团前身)建成投产年产万吨的机械化新工艺车间。这是第一家将各项单项设备革新,组成整体设计的厂家,完善了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一条龙生产作业线。从此,绍兴酒机械化新工艺生产胜利诞生,绍兴酿酒业迈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与此同时,在工艺上也逐步进行了大胆改革,试验选用纯种酵母菌、糖化菌代替自然菌种发酵,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微生物的培养与控制,有利于质量的稳定与提高。由于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作业贯穿始终,既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把职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减少了对自然的依赖性,变季节性生产为常年生产,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有利于对绍兴酒发酵机理的进一步探索和发酵理论的进一步完善。目前,绍兴酒机械化新工艺已形成规模投产的有:黄酒集团 5 万吨,三个立体车间;东风酒厂 3 万吨,两个立体车间;越泉酒厂 500 吨,一个立体车间。 1996 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的黄酒集团公司立项年产 10 万吨绍兴酿酒业机械化车间已在筹建中,预计到本世纪末可竣工投产,这将进一步给古老的绍兴酒带来勃勃生机,注入科技含量更多的新鲜血液,绍兴酿酒业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 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为适应市场消费需求,本世纪 80 年代起,绍兴酿酒业为打响各自的品牌,潜心设计研究发展“四新”产品,改革设备落后的小包装生产线,扩建新的小包装生产线,为此,技术人员曾多次赴国内外考察、选型,经过 10 多年的努力,黄酒集团和东风酒厂两家大型企业,先后从西德和日本各引进年产 2 万吨大型自动化灌装流水线,之后又分别扩建了国产万吨自动化瓶装流水线各两条; 1997 年,黄酒集团又从意大利引进年产 2 万吨大型自动化灌装流水线一条,日瓶装产量从原先的几千瓶飞跃到目前最高期的 30 万瓶,日益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黄酒集团为使作业线配套成龙,从比利时引进一条年产 2.2 万吨玻璃瓶全自动生产线,能生产 500 —— 700 毫升,各类型的薄壁轻量棕色玻璃瓶,于 1992 年投产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从酿制、贮存、灌装到包装全程一条龙绍兴酒机械化作业线基本配套完成,宣告了绍兴酿酒业进入更为完善与成熟的年代。 当今,在国内外名酒林立的酒类市场中,各色各样名酒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各有自己特殊的色光、香气、醇味和风格。绍兴酒也独树一帜,以优异的质量引人注目,每啜一口,沁人沁脾,回味无穷。一旦到手,就喜欢无穷,爱不释手。但这个特色的形成却来之不易,是多少年来酿酒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苦苦探索的结果。这十多年来,几家大厂率先与有关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协作,开展了多项科学研究:如加饭酒的基础成分分析和主体香的研究,加速陈酿的研究,优良菌珠的分离、筛选、复壮、应用的研究,绍兴酒沉淀物稳定性的研究,大罐发酵自动控温的研究,大容器贮存的研究等等,均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企业也真正尝到了科技兴厂的甜头。http://ask.koubei.com/question/1307011015295.html

酒剂,饮料生产线设备,工艺流程有哪些?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