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纲2014,考研(数学一考研大纲)
- 创业
- 2022-07-10 23:42:16
2014年应用心理学考研大纲
考试大纲为:考试性质3360心理学专业综合基础考试是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研究生而设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在本科阶段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标准是高校心理学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水平,以帮助高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保证研究生质量。目标: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考试成绩及时间:卷子满分300,考试时间180分钟。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和笔试。考试内容:结构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00分左右:实验心理学70分左右:心理统计与测量60分左右:试卷结构:单项选择题:65题:每题2分:130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3分:简答题30分:5题:每题10分:综合题50分:3题:每题30分:90分。
2014考研政治大纲具体哪里不一样了啊
2013考研大纲考研数学考研英语考研政治考研硕士考研法律硕士(.知识点有:两次会议——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三次起义335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两部土地法3354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5.第六章有两处改动。第二个标题下,2011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改为2012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在第四个标题下,中共自身建设调整为延安整风运动和中共七大。延安的整风运动和中共七大的增加,说明可能会有命题点,可能会在那里排序选择,甚至结合其他知识点排序分析题。考生要注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具体如下: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彻底变成它的殖民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公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自卫战争。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结束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Xi安事件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变化的枢纽,十年内战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8月,国共达成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四军(简称新四军)。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了实际上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讲话。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除此之外,本章还需要掌握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方针政策。6.第七章的内容有变化。2011年第三个标题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2012年调整到第一个标题下的第八章。本章重点知识点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七届二中全会,《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7.第八章有两处改动(其中一处与第七章重合)。2011年第七章第三标题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2012年调整为第八章第一标题。2011年,第三个标题下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试验中心于2012年撤销。本章需要重点讲解以下几个知识点: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的区别,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农业手工业的经验。注意,本章需要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第四章一起阅读。8.第九章包含五个变化。2011年第一个题目《下马、缓锋、克服资本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出版《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整风和反右斗争》2012年全部去掉,增加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成果的基础考点。需要t的关键知识点
本章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点有:真理标准的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2013考研政治方案分析思想法律基础变化汇总一、总体变化不大及其原因。2012级研究生政治专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2011年相比,总体上没有太大变化,这是我们万学文海政治教研室老师所期待的。
的。之所以总体变化不大,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考研政治大纲在2010年进行了一次巨大调整,而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首次进入考试,不做大的调整是保持考试内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需要;二是全国高校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1年修订版与2010年修订版内容上总体没有变化。二、各部分变动情况及考试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有八部分内容,下面我们就各部分调整变动情况做一个梳理并对每一部分内容进行考试分析。第一部分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删掉2个考点: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鉴于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所以2012年这一部分命制考题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第二部分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没有任何变化。爱国主义是思想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一条内容,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我们党历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所以这一部分无论从理论地位还是考试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2010年考研真题在这一部分中就考了两道选择题,同学们要高度关注这一部分的复习。2012届考生要高度关注祖国统一问题。另外“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也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重要内容。这里需要提醒广大考生的是各学科交叉考点往往是考试的重点。第三部分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没有任何变化。2011年考研政治这一部分命制了分析题,2012年再命制分析题的可能性很小,但要注意命制选择题,重点主要是人生价值及其评价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第四部分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两处变化:①把“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与“道德的功能与作用”合并成为“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并删掉了“道德的起源”。② 删掉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无论是理论地位还是考试地位,这一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关于2012年考研政治的命题,考生特别要关注的考点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第五部分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没有任何变化。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结合交融部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两大治国方略,而且法律和道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所以这一部分无论是从理论地位还是考试地位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010年考研政治分析题37题就结合“文明出行”这一社会热点考查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2012年考研政治这一考点再次命制分析题的可能性较小,但要注意出客观题的倾向。第六部分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没有任何变化。2010年和2011年连续2年本部分没有命题,备考2013年的考生要关注命题可能性较大的以下考点: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婚姻家庭的法律规范。第七部分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删掉“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因为这个考点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内容重复。考生在复习这一部分时,注意从宏观层面上领悟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而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本章内容以选择题方式考查的可能性很大,希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加以注意。第八部分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本部分没有任何变化。本部分2010年和2011年每年都有命题,考生特别要注意“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这是历年考研政治法律基础部分的核心内容。对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的复习,主要从宏观层面上进行掌握,理解我国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等重要制度和法律概念。对于“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的复习,考生应主要从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角度出发,灵活运用相关的基本原理和基础概念,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三、根据2013大纲,复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几点建议第一,注重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课程的框架体系,即八部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思想教育,包括第一部分(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二部分(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三部分(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二板块是道德教育,包括第四部分(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五部分(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六部分(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第三板块是法律教育,包括第七部分(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八部分(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第二,注重联系实际。本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因此,要了解有关的典型的案例,包括正面和反面的典型的案例。第三,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引用的经典作家的话和中国古代的一些名人的名言要了解,注意把握其内涵。第四,针对法律基础的复习,考生应对法律基础的学科特点和命题规律有所掌握。结合2010年和2011年考研政治法律基础部分的命题考查方式,可以预测2012年试题法律基础部分,仍然是以基础性考查为主,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并可能结合其他学科,综合性设置题目。尤其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更易出题考查,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民法规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等。总之,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学科的复习,考生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注意总结答题技巧与答题方法,以提升答题能力。
考研大纲什么时候出??
一般情况下都是在9月份左右的时候出的,现在你可以先参考着前一年的用,一般情况下不会变败禅化很大,到时候大纲出来再去关注下论坛贴吧什么的额,会有大神说有哪些变化,到时候【[【http://d.kuakao.com/】在槐耐重点关注下就好,基本上不会变化很多。望采铅枯春纳。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