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2014考研大纲,生物化学考研大纲最新(研招网官网考研大纲2022)

摘要: 2014年研究生考试政治大纲 考试大纲:一、应试性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研究生的具有选...

2014年研究生考试政治大纲

考试大纲:一、应试性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研究生的具有选拔性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在本科阶段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能力,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标准是高校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录取的学生具备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有利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择专业。二。考试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候选人:1。准确地重新认识或再现该学科的相关知识。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相关范畴、规律和判断。3.运用相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一观点,分清理论的对错。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或现实问题。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满分及考试时间。该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和笔试。三。试卷内容与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16分(16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多项选择题34分(17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分析题50分。考试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渊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世界和实践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和物质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和时空。社会的实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人类的存在。以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以及它的客观性。意识积极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趋势与学科选择的关系。2.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联系的内涵和特征。事物普遍联系原则的方法论意义。与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起来。发展的本质。发展和过程。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ess

事物的质量、数量和存在程度。事物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中的肯定与否定。辩证否定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三)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1。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和中介。主客体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认识的决定性作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动态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到…的重复性和无限性。和实践的具体历史统一。2.真理与价值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实与虚假,成功与失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它的价值和特点。评价,其特点和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求真创新。认识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自由和必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旧历史观的缺陷与唯物史观的创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组成和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

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国家的起源和实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的产生和本质。阶级斗争的根源和作用。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人的本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个人与社会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剩余价值的实质。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资本周转及其速度。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及其尖锐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具体表现和周期性。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成及本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本质。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垄断的形成、本质及垄断组织。垄断与竞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及作用。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及其后果。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2014年研究生考试政治大纲

考研大纲什么时候出??

一般情况下都是在9月份左右的时候出的,现在你可以先参考着前一年的用,一般情况下不会变化很大,到时候大纲出来再去关注下论坛贴吧什么的额,会有大神说有哪些变化,到时候【[【http://d.kuakao.com/】在重点关注下就好,基本上不会变化很多。望采纳。

考研大纲什么时候出??

2014考研政治大纲具体哪里不一样了啊

2013年考研大纲全面解析考研数学考研英语考研政治考研专业硕士考研法律硕士(...握的知识点有:两次会议——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三次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两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5、第六章有两处变化。第2标题下,2011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改为2012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第4标题下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调整成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的增加,标志着可能有命题点,可能要在此处命制选择,乃至结合其它知识点命制分析题。考生注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如下:①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中共中央发布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的自卫战争。②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1935年,中共中央在陕北的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④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⑤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新四军(简称新四军)。⑥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除此之外,本章还需要掌握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方针政策。6、第七章内容有一处变化。2011年第3标题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012年调整到第八章,第1标题下。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七届二中全会、《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政协。7、第八章内容有两处变化(其中一处变化与第七章重合)。2011年第七章第3标题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012年调整到第八章,第1标题下。2011年第3标题下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考点在2012年去掉了。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中国共产党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过渡时期总路线、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经验。注意本章复习时需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章结合起来复习。8、第九章内容五处变化。2011年第1标题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这四个考点2012年都去掉了,增加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成果的考点。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成果。9、第十章内容六处变化。第1标题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调整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2012年去掉了,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第2标题下,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改为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第3标题下进一步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改为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2012年去掉了。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2013年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之思修法基变化综述一、总体变化不大及其原因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与2011年相比总体变化不大,这是我们万学海文政治教研室教师意料之中的。之所以总体变化不大,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考研政治大纲在2010年进行了一次巨大调整,而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首次进入考试,不做大的调整是保持考试内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需要;二是全国高校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1年修订版与2010年修订版内容上总体没有变化。二、各部分变动情况及考试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有八部分内容,下面我们就各部分调整变动情况做一个梳理并对每一部分内容进行考试分析。第一部分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删掉2个考点: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鉴于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所以2012年这一部分命制考题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第二部分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没有任何变化。爱国主义是思想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一条内容,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我们党历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所以这一部分无论从理论地位还是考试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2010年考研真题在这一部分中就考了两道选择题,同学们要高度关注这一部分的复习。2012届考生要高度关注祖国统一问题。另外“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也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重要内容。这里需要提醒广大考生的是各学科交叉考点往往是考试的重点。第三部分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没有任何变化。2011年考研政治这一部分命制了分析题,2012年再命制分析题的可能性很小,但要注意命制选择题,重点主要是人生价值及其评价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第四部分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两处变化:①把“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与“道德的功能与作用”合并成为“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并删掉了“道德的起源”。② 删掉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无论是理论地位还是考试地位,这一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关于2012年考研政治的命题,考生特别要关注的考点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第五部分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没有任何变化。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结合交融部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两大治国方略,而且法律和道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所以这一部分无论是从理论地位还是考试地位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010年考研政治分析题37题就结合“文明出行”这一社会热点考查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2012年考研政治这一考点再次命制分析题的可能性较小,但要注意出客观题的倾向。第六部分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没有任何变化。2010年和2011年连续2年本部分没有命题,备考2013年的考生要关注命题可能性较大的以下考点: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婚姻家庭的法律规范。第七部分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删掉“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因为这个考点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内容重复。考生在复习这一部分时,注意从宏观层面上领悟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而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本章内容以选择题方式考查的可能性很大,希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加以注意。第八部分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本部分没有任何变化。本部分2010年和2011年每年都有命题,考生特别要注意“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这是历年考研政治法律基础部分的核心内容。对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的复习,主要从宏观层面上进行掌握,理解我国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等重要制度和法律概念。对于“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的复习,考生应主要从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角度出发,灵活运用相关的基本原理和基础概念,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三、根据2013大纲,复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几点建议第一,注重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课程的框架体系,即八部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思想教育,包括第一部分(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二部分(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三部分(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二板块是道德教育,包括第四部分(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五部分(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六部分(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第三板块是法律教育,包括第七部分(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八部分(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第二,注重联系实际。本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因此,要了解有关的典型的案例,包括正面和反面的典型的案例。第三,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引用的经典作家的话和中国古代的一些名人的名言要了解,注意把握其内涵。第四,针对法律基础的复习,考生应对法律基础的学科特点和命题规律有所掌握。结合2010年和2011年考研政治法律基础部分的命题考查方式,可以预测2012年试题法律基础部分,仍然是以基础性考查为主,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并可能结合其他学科,综合性设置题目。尤其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更易出题考查,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民法规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等。总之,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学科的复习,考生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注意总结答题技巧与答题方法,以提升答题能力。

2014考研政治大纲具体哪里不一样了啊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