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史书,唐宋八大家(四书五经)

摘要: 中国史书有哪些? 《左传》 《吕氏春秋》 《史记》 《二十四史》(中国最古老的史书应该是《尚书》吧《春秋...

中国史书有哪些?

《左传》 《吕氏春秋》 《史记》 《二十四史》(中国最古老的史书应该是《尚书》吧《春秋》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史记》 3360中国第一部民族史书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国语》(东汉班固)二十四史01。史记(汉司马迁)02。(韩)03。后来韩曙(叶凡,司马彪)04年6月。宋书(南岳)07。舒淇南部(梁潇资县南部)08。梁书(唐尧四联)09。陈数(唐尧四联)10。舒威(北齐卫守)11。北舒淇(唐李白药)12。周树(唐利白药)16。旧唐书(后金、申勇等。) 17.新唐书(宋欧阳修、宋齐)18。旧五代史(宋雪居正等。) 19.新五代史(宋欧阳修等。) 20.宋史(元等。) 21.辽史《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中国史书有哪些?

史书有哪些?

1.《资治通鉴》这是目前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记录了春秋时期鲁国的情况。因为历史久远,很多地方无法考证。就它的修订者而言,孔子修订它只是一个传说。2.《春秋》也是春秋时期的史书,但是是晚期,可以说明是《左传》的详解。当然也是第一部流传下来的有详细叙述的史书,就像《春秋》一样稀少。3.《春秋》这是中国第一部国别史书。具体年龄不详。大约是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其作者无从考证。书只要留下来,就是对作者最大的尊重。4.《国语》这是中国第一部传记通史。作者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而且,这本书是当今世界最知名的网络名人。被鲁迅广为流传为“史家最后一曲,离骚无韵”。5.《史记》这是一部民族史书,由西汉的刘向编撰。是一本完美记录战国时期谋士大臣政治斗争的书,极具阅读价值。

史书有几种形式

1.按真伪分类:1。正史:记载帝王功绩、朝代历史、人物传记、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的史书。以纪传体和编年体写成的史书称为正史。比如俗称的二十四史。2.别史:主要指杂记历代或世代史实的史书,如《战国策》、《东观汉纪》、《东都事略》、《大金国志》等,均属别史。3.杂史:是一部有轶事的史书,只记载一件事的始末,一时的见闻或一个家族的私录。它不同于训诂、传记、言论、志书体例完备的正史,也不同于其他与一次执政有关的历史。不受文体限制,广录广闻。虽杂且疏,但能弥补正史书籍的疏漏和不足,包括家史、野史、小史、野史、轶事等类别。4.野史:不同于正史正史,写的是民间史书。5.丧史:通常指记载湘巷风俗、民间琐事、旧闻的史籍,如清代潘用银的《通志》。有时也被称为“野史”。按风格分类:1。编年史:由历史书籍编辑的一种体裁。按照在世帝王的年代记载历史事件(即按时间顺序记载)。代表作品《宋稗类钞》(宋代司马光编著,是现存中国通志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史书还有《孔子《资治通鉴》、《春秋三传》(《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等。《春秋谷梁传》是中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史无前例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它是中国第一部有详细叙述的编年体史书和历史散文。2.国别方面:以国家(诸侯国)为主记载,即以国别分类记载历史。(共两张)最早的一张,春秋左丘明的《资治通鉴》;比较好的是汉初刘向主编的《国语》(国史类书籍代表作)。3.传记: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叙述历史事实的一种史书形式。即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记录历史,即为人物立传,代表作《战国策》。比如《史记》 《三国志》都是传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传记通史。4.编年史:以朝代为界限的史书。这一流派是由东汉的历史学家班固创立的。他写了《史记》,写了西汉从高祖元年(206年)到王莽帝皇四年(23年)的230年历史。在二十五史中,除了《汉书》是通史,其他二十四史都属于这个体。其中《史记》、《南史》、《北史》为几个朝代收录,仍属于断代史范围。受朝代限制的编年体、编年体史书,也属于断代史。现代人写的《五代史》和《秦汉史》也属于断代史的范围。5.编年史:是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体裁。与编年体、传记体并称为古代三大史体。编年史写在故事的结尾,每个事件一个话题,一篇专文,零散的材料及时集中。它兼有编年体和传记体的优点,便于记忆和阅读。它创建于南宋元枢《隋唐史》年。扩展信息:历史书介绍:1。《通鉴纪事本末》 《尚书》被列为重要的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商”就是“商”的意思,《尚书》是古籍,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和一些追溯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尚书》,原名《尚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书》(又称《尚书》)由傅盛传世。传说是合法的

,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2、《左传》《春秋左氏传》(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悼公二十七年)。3、《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战国时代。4、《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陈寿开始在蜀国任职,受宦官排挤不得志。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志

中国所有史书?

序号 |书名|作者|卷数1 史记 西汉 司马迁 1302 汉书 东汉 班固 1003 后汉书 南朝 范晔 1204 三国志 西晋 陈寿 655 晋书 唐朝 房玄龄等 1306 宋书 南朝 梁沈约 1007 南齐书 南朝 梁萧子显 598 梁书 唐朝 姚思廉 569 陈书 唐朝 姚思廉 3610 魏书 北齐 魏收 11411 北齐书 唐朝 李百药 5012 周书 唐 令狐德棻等 5013 隋书 唐 魏征等 8514 南史 唐 李延寿 8015 北史 唐 李延寿 10016 旧唐书 后晋 刘昫等 20017 新唐书 宋朝 欧阳修、宋祁 22518 旧五代史 宋 薛居正等 15019 新五代史 宋 欧阳修 7420 宋史 元朝 脱脱等 49621 辽史 元 脱脱等 11622 金史 元 脱脱等 13523 元史 明朝 宋濂等 21024 明史 清朝 张廷玉等 332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