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抗日殉国十大名将,抗美援朝牺牲十大名将(抗日殉国十大名将)

摘要: 有没有描写国军抗日殉国十大名将的电影? 英烈钱球《英烈千秋》是一部以张自忠将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抗击...

有没有描写国军抗日殉国十大名将的电影?

英烈钱球《英烈千秋》是一部以张自忠将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牺牲为主题的大型战争大片。

有没有描写国军抗日殉国十大名将的电影?

抗日有哪些名将.

1.张自忠:第一名。国军第33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大将军首先是由他的战绩决定的。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侵华日军坂本师团,取得临沂胜利。收复枣阳桐柏,夺取鄂北胜利;他还在湘东大获全胜,被老百姓称为霍关公。同时,因为他是抗战期间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李嘉瑜比张死得晚)。2.李宗仁:第二名。国民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二将军林彪。他先是打了里程碑式的一战,然后就消失了。台儿庄战役歼灭敌军两万余人,是抗日战争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胜利。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日本建立现代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次戏剧性的失败。3.杜:第三将军。第五集团军司令。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战争。他因在桂南之战中赢得昆仑关胜利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第5军作为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火力比日军强,但对手是号称日军钢铁军团的坂本师中村旅(薛岳万家岭之战面对的是二流师团)。4.孙立人:第四名。1名新的陆军指挥官。八年抗战期间,孙立人除了两次会战之外,基本上没在国内打过仗,战功主要建立在缅甸。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时,他在仁安羌一战获胜,以少胜多打败日军,还救了他?00多名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乔治国王都给他颁过勋章,让他名声大噪。5.薛岳:第五名。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从抗日战争爆发到抗战胜利,薛岳连年征战,战功累累,被称为消灭敌人最多的将军。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10万余人。不过,是万家岭的胜利让他名声大噪,排名靠前。这场战争全歼日军一个师,在八年抗战中绝无仅有。资料:国军抗日十大将领有国军第33军总司令张自忠、第5军战区总司令李宗仁、第5军总司令杜、新38师总司令、第2次世界大战副总司令薛岳、第8战区副总司令魏、第5军第20师总司令、总司令王日军侵华期间,他们不畏生死,杀敌复仇,浴血奋战,锻造了钢铁大军,在战场上洒下鲜血,提升了我国的威望,英勇参加重大正面战斗,转战大江南北,以澎湃的爱国情怀和灵活的战术运用为祖国立下丰功伟绩,令后人敬仰。参考:十大国军抗日将领-百度百科

为抗日牺牲的英雄有那些人?

1.赵一曼1935年11月,赵一曼在与日军的战斗中,被掩护军击伤腿部后昏迷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找了一名军医对他的腿伤进行简单处理,然后连夜对他进行审讯。1936年8月死于贺铸县(今黑龙江尚志县)小北门外,时年31岁。2.1932年,杨靖宇受党中央委托,组织东北抗日联军,任抗日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带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白山黑水之间。1939年10月,日本关东军针对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制定了作战计划。在日军的疯狂镇压下,杨靖宇率领抗日联军第一路军顽强抵抗。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与大批侵华日军孤军奋战,经过几天几夜的战斗,在蒙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英勇牺牲。3.1931年李言平“九一八”事变爆发,当李言平同志亲耳听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暴行时,他爆发出强烈的反抗愤怒。1932年1月,来到黑龙江省宁安县,投奔抗日救世军,任抗日救世军参谋。1938年10月,李言平同志率领的第4军在武昌县南磨石顶子活动时,不幸被敌人包围。在战斗中,李言平同志身负重伤,英勇牺牲。4.王祯祥1938年7月30日,由于九江被日军攻陷,瑞昌成为阻止日军西进的重要关口。第9战区命令第12军坚守瑞昌及其附近,掩护主力进入德安至瑞昌之间地区。8月13日,王祯祥和他的部队进驻天子山和陈家山防御阵地。8月22日,日军第6旅猛攻王祯祥及其部队的阵地,王祯祥协助师长指挥第20师坚守阵地,多次击退日军进攻。8月23日,日军第6旅用重炮和飞机轰炸了王祯祥的阵地,还使用了毒气。20师官兵猝不及防。没有防毒面具和防毒措施,王祯祥阵地的所有官兵都死了。5.1921年,童常青考入安徽省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他参加学生运动斗争,被选为学生会领导成员,不久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他踏上了革命征程。1934年3月21日,敌人拉网搜山,在汪清与侵华日军会师。突围时,决心不先离开的韩国女孩崔在雪夜中挣扎。最终,由于行动困难和弹药耗尽,他与崔壮烈牺牲。27岁的时候。

抗日战争我国阵亡的最高将领是谁

张自忠。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山东临清人,汉族,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将军,陆军中将军衔,追授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参加了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绥枣会战、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交战中阵亡。他是抗战期间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也是二战中牺牲的盟军最高将领)。张自忠将军去世后,日军为他举行了隆重的仪式。

的葬礼,但蒋介石通过各种渠道将张自忠迁葬重庆,在码头迎接张自忠将军时,十余万百姓啜泣流泪,蒋介石抚棺大恸。从此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就摆上了张将军的遗像,后被追授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扩展资料: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其他高级将领:1、左权左权(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字孳麟,号叔仁,原名左纪权。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一期生,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长征到达陕北后,左权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红军东征。1936年,他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西征并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牺牲后,延安和太行山根据地为其举行追悼会,并改辽县为左权县。2、佟麟阁佟麟阁(1892-1937),汉族 ,原名佟凌阁(因牺牲后报纸误写为“麟阁”,此后就沿用了下来),字捷三,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先后隶属北京政府、国民军、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是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殉国的高级将领之一。193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二级上将。抗战胜利后,将南沟沿大街改名为佟麟阁路,以示纪念。3、赵登禹赵登禹(1898—1937年),字舜诚(一作舜臣),山东菏泽县杜庄乡赵楼村人,抗日烈士,中国国民党党员。1914年赵登禹加入冯玉祥的部队,任冯的随身护兵,跟随参加北伐战争,后国民党军改编,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长。跟随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的部队被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 1937年7月28日,对日作战时壮烈殉国,时年39岁,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军抗日十大名将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