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十三大,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公布(十二大召开时间)

摘要: 中共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区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

中共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区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全新命题。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共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区别

中共十三大内容

1)本次大会的历史成就和任务;(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3)关于经济发展战略;(4)关于经济体制改革;(5)关于政治体制改革;(6)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7)争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报告指出,这次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报告首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以下两层意思:第一,我们的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报告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初级阶段,而是特指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特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到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少需要几百年的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逐步摆脱贫穷落后、以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体力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家,逐步成为以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工业国家;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到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根据这一理论,报告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个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延续、丰富和发展,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精辟理论阐述。据此,报告提出了发展经济战略、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中的党的建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基本原则。此外,报告还规定了六项长期指导方针。

中共十三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2.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已经制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开。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1953人出席大会开幕式),代表全国4600多万党员。资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以来的九年,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以下两层含义:第一,我们的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二是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GN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资料: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今后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并在总结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创造性的理论总结。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全面加快改革开放的大会。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转折以来又一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会议。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共十三大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