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特产,青海土特产品有哪些(青海十大特色纪念品)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5 04:39:10
西宁有啥特产
1.虫草酒虫草酒是以冬虫夏草为主药,配以人参、枸杞、黄芪、何首乌等名贵药材,经优质大曲酒浸泡而成的一种保健药酒。青海西宁酒厂生产的昆仑牌虫草酒最为著名。色泽清澈透明,酒味柔和,具有滋补价值。能驱寒祛风,滋阴壮阳,补气血,强心降压,是众所周知的滋补保健品。它是青海省的特产之一。2.藏麻是很好的甜品辅料。它含有63%的糖,15%的蛋白质和1.1%的脂肪。除此之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无机盐。因此,它可以用来提炼和酿酒。一般用它的根做粥,香甜可口,营养丰富。青海大麻资源丰富,加工精细。4.绒毛画绒毛画是以染色羊绒为原料制作的工艺画。有人物,有风景,有鸟兽,有花卉等等。青海工艺品公司制造成功。因为画面是用绒毛制作的,所以不仅在国画中鲜艳自然,在油画中也是浓墨重彩,立体感强,形象生动,浑然一体,风格独特。已成为青海的一种特色工艺品,为中外游客所欣赏和收藏。5.毛毛毛毛毛毛(藏语音译词)是指藏族人民用优质羊毛手工编织的布料或服装。羊毛毽子细腻、柔软、保暖、防雨、结实、耐寒。是一种高档的民族特需,不仅藏族人民喜爱,蒙古族、土族人民也喜爱。6.彩陶青海彩陶历史悠久。从出土文物中发现,从青海东部的河湟谷地到西部的柴达木盆地,共有新石器时代及晚期的古文化遗址500多处。其中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属于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有齐家文化类型;后期有加贺文化、新店文化、诺木洪文化等。在这些文化遗址的开发和发掘中,各种陶器尤其是彩陶是主要的出土文物。这些彩陶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古代青海文化发展的历史概况和多民族地区的历史渊源。7.丁香花被称为华北丁香。西宁市花。木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常见的高度有3到5米,老树可达10米以上。青海,俗称拜伦,一年开花两次,也被称为第二梅。在青海高原适应性强,栽培历史悠久。其花花序大,花期长,风韵高雅,香气浓郁,被誉为“高原花皇后”。花可提取芳香油,嫩枝可代茶,根、枝可入药,有清热、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由于它既是香料植物,又是蜜源植物,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价值,在西宁广泛种植。8.冬虫夏草又称“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中国的特产,主要产于中国四川和青海的青藏高原。自明代以来,青海的冬虫夏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1460年,中国虫草销往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被称为中国传说中的瑰宝。目前,冬虫夏草仍是青海省汇率最高的出口商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冬虫夏草的价格高达每吨70多万美元。冬虫夏草以其干基和虫体入药,味甘,性温,气香。入肺、肾二经,有益肺肾、养筋骨等作用。9.湟源醋是青海著名特产之一,已有至少200年的历史。湟源老陈醋又称黑醋,酸味纯正,清亮,甜润,质地厚重,色香俱佳。多吃可以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和健脾胃,预防感冒,清心解毒。【详细】10。昆仑彩石是马丹地区昆仑山的一个分支
艺术家们根据昆仑彩石的形状、花纹和色彩,雕刻出生动逼真的人物、动物、花鸟、虫鱼、山水等鉴赏工艺品,印章镇纸、酒灯等实用工艺品,以及镶金镶玉11、青海地毯青海地毯,是一种高档的装饰品,又能保暖。早在3000年前,青海就出现了原始的地毯“羊毛席”。近五年在海西州岚县出土的羊毛针织物,用科学方法推算,已有3900年的历史。“西宁毛”是生长在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特有的藏羊所产的天然动物纤维。
青海西宁有什么特产?
1.中宁枸杞中宁枸杞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中宁县的特产,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中宁县区域地形为清水河冲积平原淤土和黄河冲积平原淤土,适宜枸杞种植。中宁枸杞,本名宁安枸杞,因产地在中宁县宁安堡而得名。2.灵武长枣灵武长枣,宁夏灵武市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的标志性产物。灵武长枣是经过多年自然筛选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枣产品。其果实椭圆形,颜色鲜艳,果肉厚,脆甜,多汁,平均单果重18.1克,最大果重40克。抗逆性强、营养丰富的水果,不仅含有多种有机酸,还含有糖、脂肪、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尤其是鲜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3.盐池谭洋在盐池,两种毛皮闻名已久,主要是由于珍贵的小羊皮。羔羊出生后35 ~ 40天,屠宰后得到的皮毛,经过化学药品和先进工艺精制而成,称为“二毛”。二毛被称为“轻毛”。这块板像厚纸一样薄。它不仅坚韧柔软,而且很轻。它的毛细腻润泽,洁白如雪,光泽如玉。发梢自然变成波浪线和多达九个弯曲的锁。故称“九弯”。如果轻轻摇动皮板,刷毛就会依次垂下,就像平湖的波浪和飘落的雪花,轻盈动人,让人爱不释手。4.盐池滩羊因其特殊的生长环境,肉色鲜红,脂肪乳白色,分布均匀,脂肪含量低。肌纤维清晰、致密、坚韧、有弹性,表面有风干膜,湿切面不沾手。肉质细嫩,不腻不腥,是公认的优质羊肉。在放牧条件下,
成年羯羊体重可达50至60公斤,成年母羊体重也有40至50公斤。二毛羔羊体重为6至8公斤,脂肪含量少,肉质更为细嫩可口。滩羊肉的鲜美,历来就广为人知。5、贺兰砚贺兰砚是特色传统手工艺品。产于宁夏蓝宝,原材料为贺兰石。贺兰石结构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宜,是一种十分难得的石料。构成贺兰石的矿物非常微细,只有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而相互聚结又特别紧密。就在这般细腻基底上,均匀散布着许多比较坚硬的石英粉和铁矿物微粒,它们恰似在贺兰石中嵌入了“硬质合金”。贺兰砚发墨迅速,不郁结,又耐用,带盖的贺兰砚如同密封器一般,素有“存墨过三天”之誉。与天下第一的端石齐名。这一优点深受书法家、画家的喜爱。
我想在西宁买点特产,有啥特产
1、湟中蚕豆湟中蚕豆,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湟中县种植蚕豆历史悠久,为青海省蚕豆主产区。2、湟中胡麻湟中胡麻,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湟中胡麻”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3、西宁地毯西宁藏式纯毛提花垫毯,系国内首创,工艺独特,毯面绒毛丰满,坚固耐用,青海生产地毯的历史悠久,是全国最早生产的地区之一。据《纺织史话》记载:1960年在青海省都兰县发现的古代建筑遗址出土一块“8”字扣毛毯残片,距今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东汉时,青海湖地区已流传栽绒地毯的编织工艺。4、湟源陈醋湟源陈醋又名黑醋,青海省西宁特色传统名产之一,是以青稞、麸皮为主要原料,加入草果、大香、豆寇、枸杞、党参等100多种中草药,经过60多道生产工序,酿出质地浓稠、香味浓郁、冬天不冻、夏天不腐的陈醋。5、酥油花酥油花是西宁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一,它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各种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等艺术精品。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展出时,由民族管乐器为主组成的花架乐队演奏出节奏缓稳、庄严肃穆的花架音乐乐曲,来烘托宗教气氛,并随着灯光的闪动;在含蓄典雅的音乐中,展示出酥油花雕塑的群体千姿百态。
西宁特产有哪些?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主要活性成分是虫草素,其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冬虫夏草由于分布地区狭窄、自然寄生率低、对生活环境条件要求苛刻,所以本身资源比较有限。近年来又由于冬虫夏草主产地生态环境遭到人为严重破坏,大量盲目不合理采挖致使资源日趋减少,产量逐年下降。大通牦牛肉青海大通牦牛是中国牦牛重要的一个地方生态类型,由于其分布区常有野牦牛出没,所以,其遗传组成中含有野牦牛基因,具有明显的野牦牛体外貌特征,因育种父本为野牦牛,所以是青海高原牦牛生态类型中人工培育的新品种,是唯一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牧草资源繁衍的牛种。西宁大黄西宁大黄,是指青海省主产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的根及根茎,以质地优良、色泽鲜亮、油性大,蒽醌等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高,纯天然、无污染、加工手段独特而驰名中外,冠以“西宁大黄”之称,是青海省量大质优的著名地道药材之一,使用历史悠久,药理作用较多,临床应用广泛。焜锅馍馍青海人不叫馒头,而称馍馍。“馍馍”只是一个总称。青海农业区和半农业区各族人民常吃的馍馍千姿百态,品种繁多,如花卷、油包、油饼、曲连、油香、炉馍馍、馒头(祭祖用的大馍馍)、焜锅馍馍等等。它们是逢年过节,串亲访友经常携带的传统礼品,也是每饭难离的主食。其中最受人欢迎也最普遍的,是焜锅馍馍。湟源陈醋湟源陈醋,又名黑醋,青海名特产之一,是以青稞、麸皮为主要原料,加入草果、大香、豆寇、枸杞、党参等100多种中草药,经过60多道生产工序,酿出质地浓稠、香味浓郁、冬天不冻、夏天不腐的陈醋。酸味纯正,清香甜润,质地浓稠,色香俱佳,多吃能增食欲,助消化健脾胃,防感冒,清心解毒。狗浇尿狗浇尿,又称狗浇尿油饼。青海地区较流行的一种面食。用菜籽煎的薄饼。有只加一点酵子的“半死面”和不加酵子的“死面”两种。将小麦面和好揉匀、港开,撒上香豆粉,浇少许菜籽油抹匀,卷成长卷。再顺面卷方向探成螺丝状,切成小段,逐个压平微薄。在烧热的烙馍锅中倒上约半两菜籽油,将饼放进,沿锅边浇上一圈菜籽油,并不停转动薄饼,使其人色均匀。待饼上了火色,立即翻过来,再沿锅边浇一圈菜籽油,并不断转动饼子,煎熟即可食用。50年代以前,当地居民厨房灶台上多使用陶制的小油壶盛放菜籽油,烙饼时,用小油壶沿锅边浇油的动作,犹如狗在墙根撒尿的姿势,故称“狗浇尿”。酿皮是西北的风味小吃,在麦面中掺和一定数量的蓬灰和敷料,用温水调成硬面团,再几经揉搓,等面团精细光滑后,再放入凉水中连续搓洗,洗出淀粉,面团成为蜂窝状物时,放进蒸笼蒸熟,这叫“面筋”,再将沉淀了淀粉糊舀在蒸盘中蒸熟,这便叫“蒸酿皮”。蒸熟了酿皮,从盘中剥离,切成长条,配上面筋,浇上醋、辣油、芥茉、韭菜、蒜泥等佐料,吃起来辛辣、凉爽、口感柔韧细腻,回味悠长。甜醅西北地区的特色小吃之一,在青海高原古城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都能看到这个独特的民间小吃。甜醅是用青藏高原耐寒早熟的粮食之一青稞加工而成的一种风味小吃。群众中有句顺口溜:“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甜醅就地取材,制作简单,营养丰富,又有开胃作用。堆绣堆绣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文化艺术。从广义上讲,堆绣属于唐卡的一种,是塔尔寺“三绝”艺术之一。堆绣制作时,艺人根据内容表达需要选好各种颜色的绸缎,剪成一定尺寸的人物、走兽、花鸟等形状,然后用彩色绸缎粘压在事先剪好的纸张模型上,然后按其颜色从浓到淡的顺序,依次沾堆,由于中间突起,故产生了较强的立体效果,犹如一幅丝质的彩色浮雕。堆绣的取材大都是佛经故事,多以人物为主,一般不表现大场面。它注重人物的造型和神。青海地毯采用“西宁毛”加工而成。而西宁毛是非常有名的材料,弹性好,色泽光亮,保暖、耐磨、耐用,很是实用。加上艺术上的图案加工,又变成了一种艺术品。西宁,青海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1]。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在湟水及三条支流的交汇处。中心坐标东经101°77′、北纬36°62′;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全市总面积7660平方公里,辖4区、3县,常住人口为233.37万(2016年末)。西宁古称西平郡、青唐城,取” 西陲安宁“之意,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 通讯中心,是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 及直属中央军委西宁联勤保障中心驻地。境内著名景点有:塔尔寺、东关清真大寺、马步芳公馆、南禅寺等,其凭借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曾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称号。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