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华罗庚,数学界天才排名(物理学家前100排名)

摘要: 华罗庚简介 华庚(1910.11.12—1985.6.12),江苏常州金坛区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

华罗庚简介

华庚(1910.11.12—1985.6.12),江苏常州金坛区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和多元复变函数论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被列为芝加哥科技博物馆88位伟大数学家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法等。延伸资料:华对中国数学发展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国际知名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芝加哥科技馆等著名博物馆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并列,在芝加哥科技馆被列为当今世界88位伟大数学家之一。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3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他被法国南希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建国60年来,一直是“中国百名人物之一”。来源:百度百科-华来源:中国网-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人物:华

华罗庚简介

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的简介?

华庚于1910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小商人家庭。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法继续学业。1928年,18岁的华在数学老师王维可的推荐下,到金坛中学当了一名佣人。不幸的是,就在这一年,他患了伤寒,卧床五个月。从那以后,他的左腿瘫痪了。但他并不悲观气馁,而是顽强刻苦地自学。有一次,他发现苏家驹教授关于解五次代数方程组的论文中有一个错误:一个12阶行列式的值没有计算正确,于是把自己的计算结果和看法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贴到了上海杂志《科学》上。1930年,这篇文章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当时华才20岁。正是这篇论文彻底改变了华此后的人生道路。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系主任的熊清来对这篇论文大加赞赏。四处打听华是哪所大学的教授,大家都说不知道。恰好数学系有个老师叫唐佩静,认识华的。他告诉熊清来,华不是大学教授,而是一个自学成才的青年。熊庆来急于求成,不关心教育,当即请唐培景邀请华到清华工作。1931年,唐培晶带着华送的照片到北京前门火车站去接从金坛北上的华。未来的大数学家华庚,拄着残肢和拐杖走进清华校园。起初,他在数学系做助理,负责收发信件和打字,保管书籍和资料。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熊庆来还让他经常去教室和学生一起上课。勤奋好学的华只用了一年时间就修完了大学数学系的全部课程,知识面大有提高。熊清来很重视这个年轻人,有时候遇到复杂的计算就大声喊:“华你过来帮我解这道题!”两年后,华被提升为助教,然后是讲师。后来,熊庆来送他去剑桥大学深造。1938年,28岁的华回国,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罗庚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家,在数论、矩阵几何、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许多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撰写论文200余篇,专著10部,成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南锡大学荣誉博士、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他的名字已经进入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斯-桑尼博物馆,被列为芝加哥科技博物馆88位伟大数学家之一。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20世纪著名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很有才华。他说:“两年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但华说:“我不想拿博士学位,我只想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位。"两年来,他潜心研究质数堆叠理论,发表了18篇关于韦林问题、塔利问题、奇哥德巴赫问题的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数学家杰出的智慧和能力。1946年,华应邀赴美讲学,并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高薪聘请为终身教授。他的家人也和他一起在美国定居,有房有车,生活非常优裕。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华不会回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触动了华热爱祖国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富裕生活,回到祖国。他还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表现出对中国真挚的爱:“朋友们!梁园虽好,却不是长残之地

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校园,被任命为数学系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他开始了数学研究的真正黄金时代。他不仅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卓越成就,而且热情关怀和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他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和应用数学的研究、实验和推广倾注了大量心血。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十年来,华已发表重要数学论文152篇,数学著作9部,数学科普著作11部。他还当选为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院士。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经历了一个曲折而辉煌的人。

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华罗庚是谁

华罗庚 1、简介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出生于金坛金城镇,是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2、华罗庚少年 华罗庚少年时候由于得到数学教师李月波及于维克的教导下,就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他为了研究数学,写了不少数学论文,18岁那年撰写第一篇数学论文《六次方程简式之研究》在上海《科学》杂志发表。民国19春,他又发表另一篇数学论文《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而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高度重视。1920年8月,罗庚成任清华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此后他工学兼顾,用6年半时间读完高中至大学的全部课程,同时学习英、法、德语言,而用这三种国语发表十几篇论文,其中5篇发表在美、德、日、印度等国权威性的杂志上。23年担任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乙种研究员。民国25年他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两年间,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苏、法、德、印度等国。他彻底解决欧洲数学之王高斯提出的完整三角合估计问题,轰动了剑桥,被誉为“剑桥的光荣”。3、华罗庚中年 民国27年,罗庚学成回国,就任西南联大数学系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院士、资源委员会委员。31年完成巨著《堆垒素数论》,荣获一等第一名特奖,35年10月,他应爱因斯坦的邀请,赴美参加由各国数学家参加的研讨若干未决的数学问题讲学会。在美讲学期间,又开展对“矩阵几何“自型函数”、“多复变函数论”、“空间扩张”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后担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客籍教授。37年春,他受聘为美国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4、华罗庚逝世 1950年1月,华罗庚回祖国,出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1952年7月起他负责筹建数学、基本理论数学、数学逻辑、力学、数学物理、应用数学、计算及计算机8个研究所(室),担任数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副主任。他写的《多个复变数典型域上的调和和分析》荣获1957年国家科学发明一等奖。1958年,他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数学系主任。从1960年起,他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应用数学的研究方面。他撰著《运筹学,编著《统筹法平话》、《优选法平话》(以下简称“双法”)等通俗读物。他率领推广“双法”小分队到全国20多个省、市讲学,指导运用。1978年3月,他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协会副主席。1983年10月,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4年又被选为美国科学院120年来第一位中国籍院士、伊利诺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85年4月当选取为全国政协副嘛席。6月3日,他应亚洲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东渡日本,进行友好访问和学术交流,12日在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即将结束时,心脏病复发,终因抢救无效而逝世,享年75岁。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以华氏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不“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