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将军,从国民党过来的将军(国民党少将团长名单)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2 03:58:36
国民党高级将领名单有?
国民党高级将领名单:张自忠:一号将领。国军第33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大将军首先是由他的战绩决定的。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侵华日军坂本师团,取得临沂胜利。收复枣阳桐柏,夺取鄂北胜利;他还在湘东大获全胜,被老百姓称为霍关公。同时,因为他是抗战期间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李嘉瑜比张死得晚)。但最主要的是,由于人们对张自忠悲惨遭遇的同情,这样一个正直高尚的爱国者,一度被误认为汉奸,人人喊打。这是一个巨大的耻辱。最后,张自忠主动为这个耻辱牺牲,以生命为代价表达了自己的清白。他真的是一个悲剧英雄。李宗仁:第二名。国民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二将军林彪。他先是打了里程碑式的一战,然后就消失了。台儿庄战役歼灭敌军两万余人,是抗日战争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胜利。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日本建立现代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次戏剧性的失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参加了武汉战役、绥枣战役和豫南战役,但都没有取得胜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挂了。他和冯玉祥、李一样,都是位高权重的人。但是,只有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才能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杜:第三将军。第五集团军司令。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战争。他因在桂南之战中赢得昆仑关胜利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第5军作为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火力比日军强,但对手是号称日军钢铁军团的坂本师中村旅(薛岳万家岭之战面对的是二流师团)。民国42年,杜赴缅甸任远征军副司令。虽然戴安澜在东瓜取得了胜利,孙立人在仁安羌打败了日军,但远征军最终还是失败了。关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孰优孰劣,因为有些战略决策没有亲身实践,很难判断对错。孙立人:第四名。1名新的陆军指挥官。八年抗战期间,孙立人除了两次会战之外,基本上没在国内打过仗,战功主要建立在缅甸。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他在仁安羌一战中大胜,以少胜多打败日军,还救了他?00多名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乔治国王都给他颁过勋章,让他名声大噪。我想这就是他获得第四票的原因。然而,我不认为英国人的生命比中国人的生命更有价值。欣赏孙立人对待日本俘虏的态度,把沾了中国人血的动物杀掉,哪怕变成俘虏,很受欢迎。薛岳:第五名。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从抗日战争爆发到抗战胜利,薛岳连年征战,战功累累,被称为消灭敌人最多的将军。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10万余人。不过,是万家岭的胜利让他名声大噪,排名靠前。这场战争全歼日军一个师,在八年抗战中绝无仅有。叶挺称赞这一战是平型关和台儿庄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战第一将军。从数量上来说,薛岳是当之无愧的。然而,尽管薛岳在军事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对湖南的治理却颇有争议。为了牟取暴利,他将湖南大米走私到广东。结果,湖南人在丰收年饿死了,人们还编民歌骂他魏李荒:第六将军。二战副司令,长官。魏把排在第六位基本上是合适的。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战役
43年,魏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时,远征缅甸,是名副其实的胜利。战争消灭了盘踞在缅甸的日军,开通了滇缅公路,战果辉煌。魏是蒋介石的五位将军之一,但其他四位将军都是虚名。只有魏是名副其实的统帅,但恰恰是这个统帅最不受姜信任。傅:第七名。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北方最著名的国军抗日将领。33年参加长城抗战,36年打败侵占绥远的日军和奸淫德王的伪军,取得百灵寺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和太原保卫战。40年,傅消灭日军和伪军数千人,收复婺源城,取得婺源胜利。这是全民族抗日战争以来国民党军队收复失地的第一次战役,影响很大。林彪在平型关战役后的总结中表达了对晋绥军的不屑,晋绥军战斗力确实一般,但傅显然是晋绥军中的异数。戴安澜:第八任将军。第5军200师师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他的部队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1942年,作为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他率领孤军抗击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共歼灭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此后,他率领200个师收复唐吉。由于上级的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遭到日军伏击。戴安澜受了伤,死了,死得很英勇。与杜的关系与张和王的关系十分相似。两个军官结局相同,但同为抗日名将的两个部下结局却截然不同,令人感慨。张:第九名。第74军第58师师长。张出名有三次,一次是因为抗战前杀妻,一次是因为在解放战争中是为数不多的被我军击毙的国军高级将领之一(蒋介石曾尊张为中华民国第一烈士)。这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张一生最光荣的事,就是在八年抗战期间,跟随王几乎年年抗日,屡建奇功。特别是在万家岭战役中,张领军率小股部队攻打德安张家山,随后坚守阵地数昼夜,重伤并歼灭日寇数千人,对万家岭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特意派田汉编剧称赞德安凯旋,张实名出演该剧,使其名扬天下。王:第十名。第74指挥官。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37年。38年参加武汉万家岭战役。39年参加南昌会战和第一次长沙会战。41年指挥74军参加高会战,重创日寇。他被称为抗日铁军。此后,他参加了第二、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和恒昌会战。45年来,他在抗日战争中指挥着最后一支国军。
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都有哪些?
国民党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有两位,一个是镇守新疆,后同包尔汉一同率部起义的陶峙岳,一个是曾经血战四平,后在长沙同程潜起义的陈明仁.另外还有海军的林遵,空军的刘善本,还有在平汉战役中起义的高树勋等等.
国民党军统将军排列
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及其继承人毛人凤,通常说起他们手下的干将有“十三太保”和“十人团”一类,都是清一色戴笠的浙江同乡。其实戴笠和毛人凤真正的亲信有14个,局外人称之为“十四亲信”,内部则叫他们“江山子弟兵”(戴笠和毛人凤都是浙江江山县人)。这14个人对戴、毛唯命是听,对蒋介石绝对服从。 “十四亲信”中,“戴系”的有四个:戴春榜,字云林,戴笠胞弟。戴春榜少年时在同族戴三和南货店当学徒,出师后在万信顺货栈当伙计;戴笠得势后保他进中央军校高教班受训,毕业后当了两年甘肃省景泰县县长,狠刮了点钱;戴笠命他回家乡经营祠堂和修建乌山塘别墅,后任忠义救国军少将参谋、军统局少将专员,解放前逃台未成,潜逃到江西广丰县隐藏;1949年被逮捕枪决。 戴藏宜,戴笠之子,谱名善武,上海大同大学肄业,当过小学校长;1940年加入军统,曾奉戴笠命杀害共产党员华春荣;1944年当选为江山县参议员,兼县银行董事长、军统局少将专员、忠义救国军少将参议、江山雨农中学校长;戴笠坠机身死之后,他调任京沪杭铁路警备处处长;1950年被捕,次年被枪决。 戴夏民,戴笠堂弟,留学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回国后任南京鼓楼医院主治医师,后任军统局四一医院少将院长;1952年被判刑,1957年释放,1973年病死。 张冠夫,是戴笠表妹王秋莲的丈夫,原是上海商务印书馆职员;曾长期接济戴笠,戴笠得势后追随戴笠左右,是戴笠联络站成员,一般人以“军统元老”称之;上海“八一三”抗战以后,任苏浙行动委员会交通通讯组长,后升任军统局五处(管经济)少将处长;解放前逃台。 属于“毛系”的十个人也都是浙江江山县人:毛森,原名善森,1932年入浙江警官学校二期,毕业后加入军统改名毛森;曾任福建省会警察局长,后任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总队长、军统杭州站站长、上海特别站站长;抗日时期在杭州搞地下工作,曾两次被日本宪兵逮捕;脱险归来后很受戴笠宠信,升任中美合作所东南地区指挥部指挥官,专为美军提供日军作战情报,曾获美国政府勋章;抗战胜利后,任第三方面军第二处处长、衢州绥靖公署二处处长、浙江省保安处处长、上海市警察局局长,解放前夕任厦门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去台湾后与蒋经国发生矛盾,离台去香港,晚年定居美国。 毛万里,毛人凤的胞弟,1932年加入复兴社特务处,抗日期间任军统局北平区区长、上海区区长,在敌占区从事地下工作;后任东南办事处主任,兼第三战区执法队队长;抗战胜利后去美国留学,回国后任军统局浙江站站长、浙赣铁路局警备处处长;逃台后任内湖训练班主任兼任中美联合办公室主任,死于台北。 毛钟书,其母蓝莲梅系戴笠母亲蓝月喜的侄女;参加军统后,一直在戴笠左右,任军统局秘书;后奉命去长沙监视程潜,破坏起义;逃台后任保密局香港区区长,后升任国防部情报局第三副局长;他既是毛人凤的本家,又与戴笠是亲戚,是个具有双重关系的人物。 姜绍谟,字次烈,北京大学毕业;1922年经国民党议员冯自由介绍加入国民党,任北京特别市党部筹备委员,后任执委兼组织部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部参议、浙江省防军政治部主任;“清党”时共产党员姜东白被捕,姜绍谟劝他投降不成,就将其押赴上海龙华枪决;姜后任浙江丽水行署行政署督察专员、教育部总务司长、司法院简会秘书;1938年加入军统,历任渝特区少将区长、江山雨农中学校长、军统局设计委员;1949年逃去台湾,任“立法委员”、中美文化经济合作协会理事,1981年病死于台北。 姜毅英,女,1932年考入浙江省警官学校,毕业后被戴笠挑选在军统局专门从事收发报和译电训练工作;后任厦门站特别电务员,因侦知日军即将南进的重要情报,升为少将,成为军统局内唯一的女将军;历任局本部四处电台台长,其夫叶文熙亦系军统头目,后来离婚;去台北后兼任雨农小学校长。 王蒲臣,与戴笠是小学时同学,曾先后任江山、武义县教育局长,加入军统后曾为戴笠办理机要,后任南昌和贵阳办事处主任;1940年入成都军分校高教班受训,毕业后任局本部外事秘书、重庆中美合作所全能情报人员训练班少将副主任,以后调任保密局北平站站长;1949年逃台。 刘方雄,1935年加入军统,任香港站秘书、站长、后调任上海市政府调查处处长、保密局上海站站长;全国解放后,以长城皮件公司总经理身份为掩护,复任香港站站长。 吴海龙,1938年任军统局鹰潭办事处少将主任、浙赣铁路局警务处处长,兼浙江站站长,1950年潜回江山时被逮捕枪决。 何芝园,东南大学毕业,原在国民党政府铁道部任职,加入军统后,另任局本部机要室主任、二处股长、科长、处长;1945年任成都行辕调查科少将科长,在江山县当选为“国大代表”;随保密局逃台后,任国防部情报设计委员兼宪政研究会委员。 周念行,戴笠小学同班同学,1915年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政治系,归国后参加北伐,曾任湖北黄陂县县长;1934年收编湘西陈渠珍部,到庐山见蒋介石,由戴笠介绍加入军统,任南昌行营调查科秘书,后任保密局少将秘书,逃台后移居美国。
开国将军有哪些以前是国民党的
共和国将帅中授予少将军衔以上的将领中,有159人是原国民党军起义 开国上将董其武上将,陈明仁上将,陶峙岳上将,中将有孔从洲、韩练成、曾泽生3人,少将有林遵、邓兆祥、廖运周、王启明、白天、刘善本、张世珍、魏镇等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