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将军排名,国民党将军一览表(宋美龄)
- 十大排行榜
- 2022-02-27 21:58:51
国民党军统将军排列
国民党军统首领戴笠及其接班人毛仁凤,平时说起“太平洋十三起义军”及其指挥的“十人团”,都是戴笠的浙江同乡。其实真正的戴笠、毛仁凤的亲信有14个。外人称他们为“十四亲信”,内部称他们为“江山之兵”(戴笠、毛仁凤都是浙江江山县人)。这十四个人是服从戴、毛的,是绝对服从蒋介石的。在“十四亲信”中,有四个“戴”:戴春邦,字云林,戴笠之弟。戴春邦少年时在戴三河南货店当学徒,出道后在万鑫顺仓库当服务员。戴笠夺权后,在中央军校高教班受训。毕业后当了两年甘肃景泰县县长,刮了点钱。戴笠命他回老家办祠堂,在五山塘建别墅。后来,他担任钟毅救世军少将参谋和军统局少将专员。解放前,他逃台失败,逃到江西广丰县躲藏起来。1949年被捕并被枪杀。戴笠之子戴仪,以武艺闻名,曾就读于上海大同大学,做过小学校长。1940年加入军政府,受戴笠之命杀死共产党员华春荣。1944年当选江山县参议员、县银行董事长、军统局少将专员、钟毅救世军少将参议员、江山弄玉中学校长。戴笠撞毁机身后,调任京沪杭铁路公安处处长。他于1950年被捕,次年被枪杀。戴,戴笠的堂弟,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学医。回国后任南京鼓楼医院主治医师,后任军统局41医院少将院长。他于1952年被判刑,1957年被释放,1973年因病去世。张,戴笠表妹王秋莲的丈夫,上海商务印书馆职员。他曾经长期帮助过戴笠,戴笠得势后一直跟随在戴笠身边。他是戴笠联络站的一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军中元老”。“八一三”淞沪抗战后,任江浙行动委员会交通通讯组组长,后升任军统局第五师(管理经济)少将处长。解放前逃离台湾。属于“毛系”的10人也是浙江江山县人:毛森,原名单森,1932年入浙江警校第二期,毕业后加入军队系统,改名为毛森;曾任福建省会公安局长,后任江浙行动委员会特勤大队大队长、军区杭州站站长、上海特勤站站长。抗日战争期间,他在杭州从事地下工作,曾两次被日本宪兵逮捕。脱险归来后,受到戴笠的青睐,升任中美合作处东南军区司令部司令,为美军提供日军作战情报,被授予美国政府勋章;抗战胜利后,历任第三军第二师师长、衢州绥靖公署第二处处长、浙江省警卫处处长、上海警备署署长、解放前夕厦门中将警备司令部等职。到台湾省后,他与蒋经国发生冲突,离开台湾到香港,晚年定居美国。毛万里,毛人凤的弟弟,1932年加入复兴社特务机关。抗战时期,任军统局北平区、上海区区长,在敌占区地下工作。后历任东南办事处主任、第三战区执法队队长;抗战胜利后,他去美国留学。回国后,他担任
江绍谟,字第二强,北大毕业;1922年,经国民党党员冯子友介绍,加入国民党,任北京特别市党部筹备委员,后任执行委员、组织部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部参议,浙江国防军政治部主任。蒋东柏,共产党员,在“清党”运动中被捕。蒋绍谟劝他不要投降,就把他送到上海龙华处决。蒋后任浙江省丽水行政公署行政处督察专员、教育部总务主任兼法院简报秘书;1938年参加军事系统工作,先后任重庆经济特区少将校长、江山弄玉中学校长、军事系统局设计员。1949年逃亡台湾省,任“立委”、中美文化经济合作协会理事,1981年在台北逝世。姜毅英,女,1932年考入浙江警校。毕业后,她被戴笠选中,专门在军统局进行收发报、翻译电报的训练。后来在厦门站担任特约报务员。他因为日军要南下的重要情报,被提升为少将,成为军统局唯一的女将军。他在局总部担任过四个电台的台长,丈夫叶文西也是军队系统的领导,后来离婚;去台北后,他担任弄玉小学校长。王蒲臣和戴笠是小学同学。他们在江山和武义县担任教育局长。加入军队系统后,为戴笠处理机要事务,后担任南昌、贵阳办事处主任。1940年在成都军事分校高教班受训。毕业后历任局总部外事秘书,重庆中美合作研究所全能情报人员培训班副主任,后调任保密局北平站站长。他于1949年逃离台湾。刘方雄,1935年加入军政府,任香港站书记、站长。后调任上海市政府调查处处长、保密局上海站站长。全国解放后,在长城皮革公司总经理的掩护下,改任香港站站长。吴海龙,1938年任少将军统局鹰潭办事处主任、浙赣铁路分局警察局长、浙江火车站站长。1950年潜回江山时被捕枪毙。何致远,东南大学毕业,曾在国民党政府铁道部工作。加入军队系统后,历任局总部机要室主任、科长、科长、二处主任。1945年任成都航院调查科少将科长,并当选为江山县“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随保密局逃离台湾后,担任国防部情报设计员、宪法学研究会会员。戴笠小学同学周念兴,1915年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政治系。回国后参加北伐,任湖北黄陂县县令。1934年编入湘西陈渠珍部,赴庐山面见蒋介石,经戴笠介绍加入军政府,任南昌行营调查科秘书,后任保密局少将秘书,逃台后移居美国。
国民党高官权力排名
国民党高官的权力排名并不好。不同时期个人在党的军政中的地位有很大的差异。可以分为两大时代:北洋时代,北洋时代不统一的蒋时代,形式上统一的蒋时代。江时代的军衔(这个前提不能丢)。蒋时代可分为军阀北伐时期。
混战时期 抗日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前党内三大人物 汪精卫 胡汉民 蒋介石 北伐后的混战跟这三个人有着极大的关系!综合排名 我觉得地位高的得有军事实力 在中央任重要职位 在党内有地位(明国时期党控制不了军、政,党的)1 蒋介石 不用说了2 何应钦 军政党内的不倒翁 一级上将,中央军中有自己的亲信;先期受蒋重用,以蒋何并称,黄埔军校总教官 第一军军长 中央 执行委员 军政部长,西安事变时暂代总司令 足以见得其地位;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与日本签订出卖国家主权的《溏沽协定》、《何梅协定》,也可以证明其地位与影响力;抗日时:四战区司令长官 总参谋长 陆军总司令 抗日胜利后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又证明其地位与影响力,任国防部长3 白崇禧 一级上将 新桂系军队的实际掌控人;可以说李宗仁 白崇禧的地位,很大一部分是靠自己的军队支撑起来的;白发牢骚说过:没有我白崇禧哪有他蒋介石,这还是可以商量的;北伐时任参谋次长代行总参之职,北伐主力军是4 7 8军 这三个军的将领多是保定的军校的,他可以很好的去协调,北伐其实是新桂系 推动 的,,期间蒋令他攻打浙江、上海(本来是何应钦的任务,可以说明蒋更相信白的军事能力);412的执行者,这个时候没有如果没有新桂系的支持,后面有没有蒋的事还很难说,蒋下野后,指挥龙潭之战消灭孙传芳,宁汉之战打垮唐生智,奠定南京国民政府的地位(从412 龙潭之战 宁汉之战来说,没有白就没有蒋,还是说得通的)。二次北伐,打到北京被称为号称北伐第一人;混战首期与陈济棠,胡汉民成立广州国民政府与蒋叫板,又把蒋弄下台了,抗战时候,副参谋长 军训部长,桂林行营主任,抗日胜利后晋升一级上将(对抗日功劳的肯定,从35年-45年,晋升的2个一级上将之一,其余的是追赠的)。解放战争时期,国防部长 九江指挥所主任 华中剿总,国民党溃败时,蒋对白说“民国16年我们两人精诚团结,所以能完成北伐,统一全国。嗣后不幸为奸人挑拨离间,以致同室操戈。但后来卢沟桥事起,我两人又复衷心合作,终于把倭寇打败,收复国土,建立不世之功、今共党虽极猖狂,国势虽极危险,只要我两人能一德一心,彻底合作,事尚有可为。”3 陈诚 一级上将 远征军司令,北伐时期没什么影响力,成长于剿匪时期 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号称小蒋 讲说 军中不可一日无辞修(陈诚的字),与何 白称军中三巨头,去台湾后更是NB,由于是蒋的心腹,权利大,排名加分!4李宗仁 一级上将 副总统 ;第七军军长 武汉政治分会主任 第四集团军总司令 五战区司令 汉中行营主任 北平行营主任 军事参议院院长, 掌控南宁特委会时期成了出头鸟, 后面的副总统抓不起权利了。很多时候李宗仁与白崇禧是不能分开说的,都是靠着掌控这新桂系,“参股与国民党”,而蒋要让他们成为国民党的打工仔,我觉得李与白的地位可以相互对调,有人说淮海战役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没想到输的这么惨,一个是毛泽东赢得这么彻底,这与李、白内斗蒋介石有很大的原因。新桂系桂对共造成的损失很大:412 南昌起义 湘江战役 百色起义 龙州起义 皖南事变 刘邓挺近大别山,所以老毛在国共和谈时期说 - 李宗仁白崇禧及其桂系,昨天是凶神恶煞,今天则有些像笑面虎了5阎锡山 一级上将 有自己的军事实力与地盘 党中央政治委员 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行政院长 国防部长等 民国不倒翁,我觉得与李宗仁不相上下,很精明的人物,不喜欢出头,所以排李宗仁后面了,6程潜国民党元老,整个蒋时代都有极高的地位及影响力,北洋时期就成名了,只是后面没失去了自己的军队又没有自己的地盘 ,排名靠后点了上面这些人物的权利与影响是贯穿整个蒋时代的7冯玉祥 灰常NB的人物影 北洋时期就很有影响力了,只是中原大战后失了兵权,失权过早,减分,所以排名在李 阎 程后面了,抗日战争时连原西北军将领都指挥不动了,
国民党十大元帅十大将军
国民政府以及现在的台湾当局授予部队的将军,没有元帅,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国军的特级上将只有蒋介石一人,相当于大元帅。授予一级上将始于1935年,早年共9人授衔,其中包括8位陆军一级上将和一位海军一级上将,其一级上将在地位上,大致相当于解放军的元帅。 这些将领都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风云人物,陆军一级上将有:何应钦、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李宗仁、唐生智、朱培德、陈济棠,海军一级上将是陈绍宽。而国民党是有五虎上将的,一般是以忠于蒋介石的中央军将领为主,说法也颇为不一,一般为卫立煌、陈诚、蒋鼎文、顾祝同和刘峙,不过我觉得像杜聿明,薛岳等战将比刘峙这样的要牛
二战时期国民党军官排名
二战时期!!!!!!1 蒋介石 理由不解释2何应钦 军政党都有极高的地位 资格老 一直在中央 蒋也比较信任 军队中有自己的亲信 政坛不倒翁!1945年9月,何应钦在南京代表中国政府接受冈村代表日本政府投降,凭这一点,他不拍第二排谁呢!3白崇禧 军政党都有极高的地位 资格老 号称小诸葛 广西三杰的老三 多数时候在中央 且有十多万地方势力做后盾,敢挑战蒋的权威;4陈诚 蒋的心腹爱将 军政党有极高的地位 多数时候在中央 军队中有自己的亲信 蒋说,军中不可一日无辞修(陈诚的字),与何应钦、白崇禧号称抗战时候的军中三巨头!5李宗仁 最大的地方势力之一,广西三杰的老大,资格老战功卓著,台儿庄一战名扬天下,与好基友白崇禧号称李白,蒋的三次下台,都与他俩有关,抗日时,一直在地方排名靠后点,且不受蒋重用,要不然拍排第二或者三。6阎锡山 最大的地方势力之一,特精灵,政坛不倒翁!7程潜 元老级人物 抗日时候地位极高 影响力大 实权不大 也没有自己的势力,排名靠后点8薛岳 一直在地方做官,以前反过蒋,后受陈诚保荐,跟蒋后,受蒋、陈重用与支持,战功卓著 地位一路飙升,消灭日寇最多,抗日名将!9顾祝同,10卫立煌 不怎么了解 应该排得上的11张发奎 抗战前,受汪精卫影响带着薛岳,联合李宗仁白崇禧,反过将,铁四军出生,一代猛将,政治能力差 了点, 可惜反将时,把自己的军队玩完了,要不然与李宗仁阎锡山齐名,12 冯玉祥 元老级人物,可惜中原大战后成光杆40了,抗战后做过战区司令,但连原西北军部下也指挥不动了,随机呗搞掉起来了,有地位,没实权,排名靠后了,如果要排整个民国时期,他的排名会很高的,还有张学良,二战时就被软禁了,排不了名的,张排名最高时候应该是中原大战到西安事变 ,第二。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