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o数码相机(最著名lomo相机)
- 电商
- 2022-03-30 02:59:46
单反数码相机和LOMO相机各是什么意思
DSLR开放分类:摄影,数码相机,相机镜头,DSLRDSLR又叫数码单镜头反光,数码单反相机,其感光器件为CCD或CMOS。单反数码相机是指单镜头反光的数码相机,即digital数码单镜头反光的英文缩写DSLR。市场上的代表机型常见于尼康、佳能、宾得、富士等。这种照相机通常又大又重。对于数码相机来说,数码单反相机的感光器件比普通数码相机更大,所以色彩和亮度的表现会更好。拍摄时,摄影师看到的是通过镜头捕捉到的场景,所以单反相机看到的和得到的基本一致。参考“单反”条目。补遗:DSLR英文叫数码单镜头反光,也用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很多人只知道DC(数码相机),却不知道DC的重要分支——DSLR。在正常时期,总会有人反驳DSLR。这部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没听说过DSLR的人;一类是听说过但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一类人知道DSLR的好处,但认为它是过于专业的“高端产品”。其中一些人难免会以酸葡萄心理对待DSLR,摆出一大堆DSLR的弱点来说服自己和别人,试图说服自己和别人小相机更好。DSLR曾经是“专业”和“奢华”的象征,用户基数很小。但近年来,随着DSLR各品牌的不断降价,入门级DSLR早已走下神坛,日益向小型化、大众化发展,大众化是必然趋势。本文旨在帮助人们认清DSLR的本来面目,改变过去人们对DSLR“非我族类”的对立理解,消除消费者对此类相机的担忧和顾虑。DSLR不全是高端产品。2006年是DSLR战争全面爆发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索尼、三星、松下三大传统家电厂商集体进军DSLR市场,而奥林巴斯、尼康、宾得这样的传统厂商也以其最新的低价产品作为回应,一方面加剧了产品竞争,另一方面也极大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进一步将入门级DSLR的价格降至冰点。虽然动辄上万的高端DSLR产品,但目前6000元以下镜头、5000元以下单机的入门级DSLR套比比皆是,这个价位不算高端产品。这个价格已经接近高端消费数码相机的防线了。可以说,DSLR与高端消费相机的价格差异并不明显,这将直接动摇一部分原本打算购买消费相机的消费者的选择。虽然DSLR比高端消费级相机略大,但DSLR的操控和成像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另外,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的镜头。这些优势构成了DSLR的绝对诱惑。而消费者选择最多的2000 ~ 3000元的消费级相机,虽然成像质量也可圈可点,但根本比不上DSLR。DSLR的五个致命诱惑1。出色的成像质量是许多消费者青睐DSLR的第一个原因。因为DSLR的感光体面积比消费级相机大很多,每英寸的像素相对大大减少,所以在公差、分辨率、高感光度方面的表现都远远超过了消费级相机。感光器的大小也是消费级相机不愿意涉及销售的最后一个因素。厂商往往用高像素等其他指标来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其实感光器的大小指数对成像的影响远比像素数重要。消费级相机感光器的最大尺寸只有1/1.7英寸,而单反感光器的面积多为APS-C规格(23.7mm15.6mm)到全幅尺寸(36mm24mm)与135胶片大小相同。2.DSLR的快门是纯机械快门或电子控制的机械快门。快门时滞极短,按下快门后即可成像,是捕捉图像的利器。DSLR的启动速度只有几百毫秒,连拍速度也很快。
而消费级相机是纯电子快门,快门滞后问题严重。这个弱点可以称之为消费级相机的弱点,所以可以拍出还算不错的静物,但是不适合捕捉运动物体——。你得到的图像往往不是你按下快门时的动作。3.单反相机取景是通过镜头,看起来很亮,你看到的就是你要拍的。透光,对焦时更容易观察。而消费级相机使用感光器和LCD进行取景,亮度和色彩观察与现实相比存在一定误差,不易察觉,在黑暗中更是难以看清。即使消费级相机上有光学取景器,其光路也不经过镜头,所以视差也是存在的。4.四号。DSLR镜头可以根据拍摄主题的变化来决定使用哪种镜头。然而,消费相机的镜头无法更换,镜头质量比DSLR差得多。5.DSLR有很多手动功能。DSLR可以方便地手动变焦,手动设置拍摄参数等。并且可以进行一些特殊的拍摄(比如用B门拍摄烟花)。不过很多消费相机都是自动的(尤其是卡片机)。大多数相机没有手动变焦环,而是依靠电机自动变焦。因为变焦对焦的速度慢,会失去很多拍摄机会。很多人觉得自动的比手动的好,这真的是一个误区。只有自动功能而没有手动功能的相机往往是低端相机,因为自动的精度和速度远不如手动。你真的需要DSLR吗?如果只是用相机拍风景,“来此一游”纪念照,记录家庭娱乐,真的没必要买单反。虽然DSLR不错,但是因为价格和重量的原因并不适合所有人。另外,即使你拥有DSLR,也不意味着你从此可以拍出好照片。因为DSLR比较厉害,需要学习更多的摄影知识才能很好的应用。如果常年使用自动挡,DSLR的优势会大打折扣。此外,如果你属于以下情况,那么你真的需要一个DSLR。1.如果
你对画质具有很高的要求,请选择DSLR。 相比之下,消费级相机会让你失望的。最简单的例子是,DSLR的浅景深效果(虚化背景),是消费级相机望尘莫及的。 2. 如果你经常拍人像,请选择DSLR。 消费级相机拍人像时成像尽管也很清晰,但我们必须纠正一个认识:好的照片是主体清晰,焦外模糊,而不是全部清晰。 3. 如果你对抓拍有特殊的需求,需要更快的反应速度,请选择DSLR。 假如你使用消费级相机从事运动场景抓拍,由于快门时滞的影响,你会很难抓到你想要的那一瞬间,你抓到的尽是你不需要的动作。这一结果将直接导致你对“抓拍”这一摄影方式失去信心,而只会拍静止的东西。 还有一点是想接触单反的朋友应该了解的, DSLR菜鸟最关注的三类名词 1.焦段 常常听人问到DSLR相机的镜头“是几倍的”,请注意,这是极端外行的问法。数码相机诞生时,由于镜头焦距小得可怜,为了与传统135镜头的焦距区别开来,所以采用了只说变焦倍数而不说实际焦距的做法,这样会让人忘掉小小的焦距和小小的感光面积,这其实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障眼法。但DSLR使用的是135相机的镜头,它通常是以实际焦距为指标,比如17-85mm,就表示这支镜头的变焦范围是17mm~85mm。如果硬要问镜头是几倍的,那么这支镜头是5倍变焦。这样换算很不科学的道理在于,由于DSLR是可以更换镜头的,如果换上70-200镜头,那么变焦倍数还不到3倍,但是基数却是从70mm开始,其实要比前面那支5倍变焦的镜头看得更远。即使是消费级相机,光学变焦倍数带来的最终结果也是与起始基数有关,并非所有相同倍数的视野一样,因此消费级相机的倍数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2.原厂镜头与副厂镜头 像佳能、尼康、宾得等生产DSLR机身的相机厂商,为了对应自家DSLR系统所出产的镜头,就称为 原厂镜头 。而一些专业的镜头厂商则提供了其他不同厂牌相机接口的镜头,从而那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如适马(sigma)、腾龙(tamron)、图丽(tokina)等厂商生产的佳能、尼康、宾得等接口的镜头,俗称副厂镜头 。当然,以副厂来称呼这些专业的镜头厂商似有不妥,因为这些专业镜头厂商所生产的很多镜头,品质是不输给原厂镜头的,价格却比原厂镜头少很多,成为很多在经济上不宽裕的摄影爱好者的首选追求。 3.焦距转换率 目前主流的DSLR中感光器的尺寸尽管比消费级相机所使用的大了不少,但仍未达到135胶片的规格(除非是全画幅相机),所以装上135相机的镜头时,拍出来的影像范围会跟135相机不同,通常必须乘上1.5倍(尼康产品)或1.6倍(佳能产品)。例如,当尼康DSLR装上一支50mm的镜头时,其视角就相当于50mm×1.5=75mm焦距时的视角。但仅仅是视角相当,某一焦距的光学特性是不会因此而改变的。即使是消费级相机在宣传中号称的“相当于135相机的××mm~××mm”,也仅仅指视角相当,光学效果则无法“相当”。 LOMO Lomo是一个缩写,上个世纪50年代在苏联圣彼得堡一个专门生产军事光学镜片的工厂,叫列宁格勒光学仪器厂(Leningradskoje Opitiko Mechanitscheskoje Objedinenie)是俄罗斯最大的光学仪器生产厂,LOMO LC-A是该厂在前苏联时期研制生产的35毫米自动曝光旁轴相机。而现在Lomo有了新含义,Lomo是Let Our life be Magic and Open,让我们的生活开放、有魔力。Lomo=拉玛、乐魔、裸猫……乐摸!尽管翻译版本繁多,但是在香港和台湾,Lomo的爱好者们给它起了一个恰当的中文名字——乐摸——让我们快乐地抚摸生活! LOMO 前世今生 [编辑本段] LOMO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列宁格勒光学机械联合企业,它是一种应用于前苏联间谍部门的体积小操作简单的相机,由于应用领域特殊,使得它日夜均可以拍摄无须闪光。可随身携带的低科技35毫米自动曝光旁轴相机。最初是模仿莱卡的Minox,这种相机当时也不是很流行,没有光圈,只有简单的b门,而且成像质量不高,照片暗角比较大。 由于该相机对于红、蓝、黄感光特别敏锐,所以用正片冲出的相片色泽异常鲜艳。 关于LOMO艺术(Lomography)的形成,首先要提到Lomo LC-A,这是Lomography的起源。Lomo相机原先是前苏联的产物,由列宁格勒光学与机械联盟于1980年代初期制造出品,是一台为了大众需求而制造的“阳春傻瓜相机”。 Lomography逐渐兴起 Lomography Society使Lomo相机出现再生神话,但同时亦必须确保它能长远地发展。Lomographic于1982年圣彼得堡开始兴起。Lomo生产商被要求生产大量间谍相机,造福人民之余亦苏维埃增光。 Lomographic热潮始于1982年圣彼得堡。某阳光普照的早上,General Kornitzky把日本小型相机(Cosina CX-2)放在桌上,他的亲密战友Panfiloff(即Lomo苏联军事及光学制造厂之总监)细看此相机,发现它有清晰的镜头、极高的感光度及坚固的外□。两位男士留意到它的特性和潜力,马上研究如何改善设计。希望能生产一部全功能全天候的相机,旨在让全苏联人民提供乐趣之馀亦用此纪录社会主义生活和祖国的光荣。最后,Lomo LC-A诞生了,百万部相机迅速售清。苏联、越南、古巴及东德人民于80年代开始也参与进来。 LC-A是一部小巧、自动的相机,为大众提供每日摄影之工具。但它简约的背后隐藏著极大的价值:Minitar 1镜头,由Professor Radionor设计,在广角镜头下拍出鲜明的色彩。一般只出现于贵价专业相机的自动感光功能,让Lomo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使用,晚上更能创造突出的线条效果。坚居的外□加上硬净的金属结构及醉人的苏联风味。 Lomo LC-A的出现 当前苏联、越南、古巴及东德人民仍活在共产主义下的同时,两名奥地利维也纳美术学生沃尔夫冈·施特兰晶格(WolfgangStranzinger)和马蒂亚斯·菲格(MatthiasFiegl)于1991年初夏远赴布拉格度假,在炎炎气息下,初尝捷克的民主气息。由于当时流行亚洲的高科技电子相机,LC-A已停止生产,余下的只能在旧相机店内找到。两名维也纳学生兴之所至在一家旧货店里买下了一部造型古老的Lomo相机—LC-A。 在灿烂的布拉格街头,他们以LC-A snapshot一番:从头顶拍、从背脊拍、从屁股拍……整个旅就是在啤酒、伏特加和LC-A作伴下完结。回到维也纳后,他们把菲林拿到超市冲晒,看罢相片后非常震惊!那鲜艳、快乐、蒙胧的效果为捷克面貌注入全新感觉,影像效果从未如此过瘾过! 1992年,LOMO官方组织:Lomographic society在维也纳成立。目的是要向全球发布有关Lomography的讯息。 Lomography不仅仅是LOMO爱好者交流的平台,同时,它也是网上发行与销售LOMO照相机的机构。这也就是大家所谓的“LOMO官方”。 Lomo逐渐成为时尚新宠,一时间Lomo的快乐秘密在欧洲的年轻人之间迅速传开,成为地下艺术圈、文化圈的新宠儿。 不幸的是,在苏联生产Lomo相机的列宁格勒光学机械联盟在民营化后要裁撤亏损的相机部门,预定1996年要停工关厂。这两人听到,火速前往要求这个早已关闭的工厂重新开张,再生产Lomo自动相机。 1996年,二人说服了圣彼得堡当时的市长兼列宁格勒光学仪器工会总经理普丁(Putin),继续生产这不仅对有益于他们的国家经济,也对促进艺术文化很重要的“超傻瓜相机”。 Lomo革命于是展开,这个工厂一个月生产2000台Lomo相机,不过价格已由1995的30美元涨到约200多美元。(这也是LCA有不同版本的原因之一,但是在2005年4月,LCA彻底停产!) 这个学生和他的朋友们把用LOMO拍的宴会照片,或日常每天一景一物放在厨房墙上展示后,他们就开始“LOMOWALL”的交流活动。 1997年更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第一届的LOMO世界大会,以马赛克式的并列拼贴方法展示1.5万张照片,整个展示墙长达108米。成为地下艺术圈、文化圈的新宠儿。 今时今日,如果你还以为“傻瓜摄影”意味着落后,那就是你远远落伍了,因为目前在欧洲和日本,这种“LOMO随兴摄影风格”可是大大地盛行!想拍什么就拍什么,连续拍,不理会正统的摄影规矩,只讲究个人的随意性、真实性。也许你不认为这是艺术行为,只不过是青春期的情绪发泄。但是,你错了!这就是艺术,是一种新兴的摄影艺术! 这些推广且秘密传播的Lomo相机及它拍出来即兴的照片的人就是“Lomoer”,全世界从古巴到日本、越南,有无数LOMO人在说:“Lomo不止是一种创作性的摄影,而是一种存在的方式。”Lomo的创作理念是:“要快、不用多想、对周遭的环境张开眼、多吸收,享受沟通。”由创意和动力组成的Lomo,开放予每一位好奇和喜爱按快门的你。藉著Lomo,艺术就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慢慢渗透出来。
lomo相机和别的数码相机有没有什么不同?
1.lomo相机有135和120两种规格的机子,但一般都是使用135胶卷的,小白是,135胶卷又有负片和正片,负片就是一般常用的,正片是用作幻灯的,但一般看到的色彩超级鲜艳的有些是用正片,然后负冲得到的。价格,不同品牌的,负片一般8-20之间,正片大概25-35左右。2.不能,包括其它lomo机,只有扫描底片,或者将照片冲出后扫描。3.没有什麽技巧,看什麽喜欢就拍什麽。但小白是旁轴相机,它取景和你最终照片里看到的位置可能有偏差,所有旁轴都这样的,但很小。取景器偏上,镜头偏下,不过慢慢摸索,不妨碍成像。4.小白适合初学,但个人经验觉得,小白吸引人的是彩闪部分比较好玩,其它的效果一般。初学更建议Holga 35mm ,也是135相机。我最早买的是花仙子,后来拍了一卷就开始喜欢胶卷的感觉了,然后又买了lca,现在一直在用lca。我觉得傻瓜胶卷相机没什麽初学适不适合的,都很简单操作,只是有不同的效果而已。小白是彩闪,三格四格、鱼眼是照片出像特别些。初学买机子就怕买个过渡的,今后玩更好的或者不玩就会把当初最早买的扔一边,太浪费,所以觉得过渡机也还是买个效果好的,耐用的,我的花仙子就是,已经当摆设了。其实挺建议olympus μ2的,虽然不是lomo机中提到的相机,但效果也相当的lomo,性价比也很高,哪怕今后你用上单反,这个小傻瓜也可以随时待着,成像效果也很好,价格同小白差不多。我很喜欢的。(用了lca后才发现,自己喜欢的是胶卷的质感,很多胶卷相机都可以拍出lomo,并不局限在lomo机上)你可以百度一下查查的相机和大家拍出的照片。因为也是过来人^^,所以将个人的看法写上了,希望更多的人通过lomo爱上传统的胶卷,或者爱上lomo。
LOMO相机为什么那么便宜啊?是数码相机吗?
只能劝告lz,别把lomo相机想的太好,其实lomo相机就是玩具,当初因为粗糙机身才造成漏光,即使最经典的lca当初也只是300-400元的价格,现在1000多元的价格完全被炒上去的。因傻瓜式操作,便宜,能随身携带以及其异常鲜艳的色彩和暗角往往给拍摄者出乎意料的惊喜而受追捧,它宣扬的就是简单,随意的拍摄方式,也就是说不刻意追求相机的牌子,质量,假如是上千元的数码相机,恐怕你不会随身带身边吧,lomo就无所谓,即使摔一下也不会心痛。我觉得lomo更多是种记录生活的态度和生活方式,享受的就是拍摄过程的乐趣而非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也不存在真正界定的lomo相机,关健还是创意以及你对生活的观察敏感度,lomo更像拍摄下你的心情,用心生活之人哪怕最平常的事物经过你的独特视角和创意都能拍出惊艳的一面。现在lomo上千元的也有,lca基本上接近2000,摇头将军3000元。但对大多lomo相机来说,500元已经是非常高的价格了。lomo相机大多用胶卷,也有新出的两款数码lomo,数码果冻和VistaQuestVQ1005,但品质都不怎么样,称不上真正的lomo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