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仪器仪表(清库存)
- 电商
- 2022-06-28 09:40:02
仪器仪表该如何保温?
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特别是在北方的冬季,被测介质通过测量管道输送到变送器时,环境温度过低时往往会出现冻结、凝固、结晶等现象。低环境温度超过所用仪器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直接影响仪器测量显示的准确性。余热发电系统的测量点多为压力、流量、水位计、温度等仪表点,测量介质多为液体或气体。随着外界温度的不断降低,由于测量管道的长度相对较短,当测量管道充满介质时,即使有保温层的保护,测量介质也会结晶甚至冻结,严重影响仪器的准确测量。仪表的偏差和故障对机组的安全运行影响很大,因此冬季仪表的防冻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对生产设备和仪器仪表的使用采取防寒防冻措施越来越重要。为确保系统设备冬季稳定运行,湖北亿天诚提前谋划,对各类仪器仪表生产设备和库存仪器仪表实施全面维护措施,将设备防冻工作列为日常维护的首要任务,做好冬季仪器仪表保温保护。主要措施如下:1 .做好室外仪表和管道的表面保温,即将仪表易冻或怕冻的部分用保温材料包裹,可用棉布、锡纸或铁丝包裹。2.采用蒸汽伴热措施,并采用蒸汽加热保温。铜管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少量蒸汽通过铜管从主蒸汽管中引出,并与仪表的测量管相连。就像保护盒里的“暖气”一样,热管散发的热量可以用来“温暖”仪器,防止仪器受冻、结冰。这也是避免仪器冻结最重要的方法。3.做好现有保温层的维护工作。随着气温的下降,通过日常的抽查来检查管道的外保温层,发现问题及时修复,防止包装好的保温材料损坏影响设备的运行。备注:各类仪器仪表的具体绝缘措施1。加强主要部件、主要阀门和调节阀的隔热和绝缘。低温对一次元件和一次阀门的危害主要有两个:(1)介质冻结,使设备爆裂。(2)介质凝固,压力导管,一次元件堵塞。以上情况都会使介质参数无法检测,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必须解决。解决方法:保持易冻结设备、主要部件和调节阀的保温和伴热。一次元件和调节阀直接安装在设备管道上,它们的伴热管道可以直接从工站一的伴热管道上串联。2.现场安装仪表加保温伴热(室外)现场变送器加保温盒的技术要求如下:(1)表箱应密封严密,箱门上应镶嵌橡胶密封条,提高密封性。(2)现场大多数变送器要在5以上工作,这就要求在高寒地区的仪表箱内必须安装伴热系统。(3)电表箱的体积应适中,有利于变送器和伴热系统的维护。采用伴热的压力引线管道和变送器的设计需要一个特殊的伴热管道,与工艺伴热管道分开。原因是工艺伴热停气维护时,仪表伴热停气。用于伴热的低压蒸汽可单独从低压蒸汽母管引出,并向下至设备支管。保护支路上装有切断阀,连接到每个伴热部分,最后连接到疏水阀和供水切断阀,再连接到回水管。最低的
安装好的仪表存在两个问题:(1)压力引管与蒸汽伴热管直接接触会使压力引管内的介质沸腾产生气泡,测量的参数无法正常监测。解决方法是隔离压力导管和伴热管。隔离油箱,装满高沸点重密度油,可以防止波动。(2)防冻问题。为避免回水管道结冰引起的群冻现象,应加厚保温层。3.易凝固产生沉积介质的测量仪表的维护(1)增加隔离装置,在装置中加入比重大于测量介质的液体进行隔离,防止压力引线管道因冷凝而堵塞。(2)灌装隔离液的压力管道采用水伴热和电伴热,保证温度在冰点以上,不产生冷凝和沉积。(3)沉积物必须经常从易沉积的压力管道中排出。(4)增加反洗装置,清除附着在管壁上的沉淀物,保证测量的准确性。(5)在高山地区,发射机受温度影响而波动。一方面通过改变伴热温度来减少波动过程,另一方面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整个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以实现精确测量。
公司采购一些仪器仪表,请问在哪里可以批发到质量好的仪器仪表?
在卓一龙公司可以批发购买仪器仪表。卓一龙公司知名品牌多,选择面广。在卓一龙公司购买的商品不仅性价比高,而且发货快。江浙沪的现货,当天就可以发货。拥有日本最大的MRO平台技术支持,售后有保障。7天内没有理由退货。
仪器仪表台账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必备的计量测试体系;这个仪表有一个周检(校准)系统
度 1 目的 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是保证计量器具准确可靠的重要措施,计量人员和计量器具的使用者都应相互配合,及时地完成到期计量器具的周检工作。以保证测量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不出现超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测量设备(强检设备除外)计量确认间隔的规定和调整。 3.内容 桥大乱3.1检定用计量标准器具必须定期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绝不许超周期使用。 3.2工作计量器具使用部门联系技术部及时送外单位检定(校准)。 3.3经检定(校准)合格者须出具检定(校准)证书,并在计量器具上做好合格标记, 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可降级使用的以降级使用处理,不能再用给予以报废手续,原始记录和检定(校准)证书统一由技术部按月保存。 3.5对各单位所用计量器具还应经常定期抽检,并作好抽检记录。计算每次抽检合格 率,具体按“在用计量器具现场抽检制度”执行。 3.6计量管理员必须按月作出检定(校准)情况统计表,统计和计算计量器具周检计 仿胡 划的应检数、实检数、送检合格数,周检合格率和抽检数、抽检率、合格数和抽 检合格率等。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得呈报总经理核定修订。 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和 保 养 制 度 1 目的 企业标准化对建立企业最佳秩序、稳定和提高质量、实现科学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保护安全健康和环境、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标准根据《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计量检测体系中各部门测量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3 内容 3.1计量器具配备 3.1.1配置策划的依据: a)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b)产品销售合同; c)产品工艺规程或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d)产品服务工作质量要求。 3.1.2设计、生产和检验工作中所必须的测量设备的购置由相关人员提出,填写测量 设备采购申请书,经部门负责人同意,报生产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予以实施。 3.1.3各部门要在技术部配合下确定配置主要的测量设备,要将已有的测量设备进行 评审,先落实这批设备的配置,对没有的测量设备从用途、计量特性指标、经 济性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审,并在产品技术文件中加以说明。 3.1.4测量设备的配置准确度等级、数量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多余及超高要求的测量 设备应服从统一调配,减少浪费。 3.1.5在对测量设备进行配置策划时,还须考虑如何实现量值的溯源性,优先考虑本 系统、本部门提供溯源。 3.1.6涉及到索赔的试验项目,测量设备的配置及测试方法须经相关领导确认。 3.1.7各产品项目的质量策划中应包含测量设备配置策划。 3.2测量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3.2.1测量设备须有检定合格证,对不合格或超过周检期限的测量设备一律禁止使用; 如遇特殊困难确实不能按时送检又须使用的测量设备,需办理脱检手续,报生 产部批准可适当延期使用;一般延期1个月,最长不超过3个月。 3.2.2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异常情况时,不得任意拆卸和调整,应立即停止 使用,作好记录,并及时报告技术部,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理。 3.2.3使用者必须熟悉测量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按各装置操作规程或说明书 使用。 3.2.4测量设备运输、使用要注意防震和防潮等技术要求。 3.2.5使用人员应经常保持计量器具的清洁,做好保养工作。 3.3测量设备的检定 测量设备的检定按《测量不确定度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执行。 3.4测量设备的降级、报废 3.4.1测量设备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降级使用或报废: 对于老产品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组合件性能达不到要求,可作报废处理;更 换部分零件,即能达到低准确度等级的,可作降级使用。 b)由于生产厂家的技术变更敏档,不再生产该型号组合件,又无代用材料,经检定不 合格者予以报废,若准确度等级仍能达到要求,而这部分不影响准确度等级的 部件不符合标准,可以继续使用。 c)使用寿命超过规定年限,而又不再使用的可予以报废。 d)经检定不合格且难以修复的可予以报废或降级使用。 3.4.2需要降级的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应填写降级申请单,报生产部审核。 3.4.3申请报废的测量设备,经生产部审核同意后,如属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的管 理办法办理有关手续。 3.4.4降级测量设备应在台帐上加以说明,报废的测量设备应贴上明显的禁用标记, 按规定处理,集中存放,以防误用,并销账。 3.5测量设备的封存、启用 对于暂时不用的测量设备,由各部门提出申请,报生产部审批后,可予以封存停用。封存的测量设备在重新启用时,由使用部门填写启封申请单,报生产部审批同意并重新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 合 格 计 量 器 具 管 理 制 度 1 目的 为了控制公司计量检测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不合格,及时对所发现的不合格现象进行处置,防止因不合格而造成的损失,避免因此而给顾客带来危害。 2 适用范围 公司计量检测体系、测量过程和测试设备的不合格控制。 职责 技术部是不合格的控制及实施部门,负责对不合格的评审和处置;负责 对重大不合格的评审,报总经理批准后作出处置; 属于公司自检的不合格测量设备,由计量管理人员负责确认。 使用部门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向计量管理人员提 出检定、校准、调整申请,做好标识、记录、处置和追溯。 各部门应及时发现不合格信息,并及时上报技术部,共同制定和实施纠 正措施。 4 控制程序 4.1不合格计量检测体系控制 a) 当计量检测体系中出现不合格项或计量检测体系覆盖范围有所疏漏时,可认 为是不合格的计量检测体系。 b) 通过管理评审对体系的不合格进行评审,通过管理评审会议提出纠正措施, 由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 不合格测量过程 a) 不合格测量过程主要包括:产生不正确测量结果或怀疑产生不正确测量结果 的任何测量过程;由于不合格未经技术部同意擅自进行更改的测量过程。 b) 经发现的不合格测量过程,上报到技术部,由技术部进行标识、隔离、记录、 计量管理者代表、技术部及责任部门共同进行确认,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制 定并实施有效的纠正措施。 4.3 不合格设备的管理 a) 不合格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视为不合格测量设备。 ――已经损坏 ――过载或误操作 ――显示不正常 ――功能出现了可疑,测 量数据失真 ――超过了规定的确认间隔 ――封印的完整性已被破坏。 b) 对出现的不合格测量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隔离存放,贴上“禁用”标记, 直到排除不合格原因,并经重新确认后方可使用;如果确认后不合格,由计 量管理员提出并报计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可作降级、限用或报废处理。 c)属校准范围内的不合格计量器具,由专业公司人员进行调整、修理;对试验 仪器的测量设备送计量检定部门维修检定,检定合格的继续使用,不合格的 作报废处理。 d)对多功能测量设备在一种或几种功能(量程)出现问题时,应停止对这几种 功能(量程)的使用,并贴上限用标记,其它正常功能(量程)档经确认后 可继续使用。 e)当发现确定或怀疑某件测量设备不合格时,计量管理人员应对不合格测量设 备状况进行记录,需要进行具体描述不合格事实或怀疑不合格的证据,为如 何处置提供证据。不合格测量设备记录的内容包括测量设备的名称、编号、 使用地点以及不合格的具体现象。 4.4不合格设备的评价和重新检测: 4.4.1技术部会同使用部门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影响后果进行评价和估计。 a)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重大事故; b)可能造成浪费大量或贵重原材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c)可能造成环境影响。 4.4.2对于以上情况,技术部必须组织计量人员和测量设备使用人员对不合格测量 设备所检测过的物品或过程进行复测,对是否造成影响及后果严重做出评价 和估计,填写不合格测量设备评价处置记录,并做出评价结论。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得呈报总经理核定修订。
上一篇:记录仪(十大名牌行车记录仪)
下一篇:二手仪器仪表(二手检测仪交易网)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