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商 > 正文

无线微波设备(微波仪器)

摘要: 什么是无线电微波频率 微波通信是利用波长在0.1毫米到1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进行的通信。微波通信不需要...

什么是无线电微波频率

微波通信是利用波长在0.1毫米到1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进行的通信。微波通信不需要固体介质,在两点直线距离内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微波进行传输。微波通信容量大、质量好、距离远,是国家通信网的重要手段,也广泛应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微波通信在我国广泛应用于L、S、C、X频段,K频段的应用仍在发展中。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较短,其在空气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似,即直线前进,被阻挡时会被反射或阻挡。所以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出视距后需要中继转发。一般来说,由于地球隐蔽面的影响和空间传输的损失,需要每隔50公里设立一个中继站,对无线电波进行放大转发和延伸。这种通信方式也称为微波中继通信或微波中继通信。长距离的微波通信干线可以穿越几十次再传播到几千公里,仍然保持很高的通信质量。微波站设备包括天线、收发机、调制器、复用设备、电源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为了将电波聚集成束,发送到很远的地方,一般采用抛物面天线,其聚焦效应可以大大增加传输距离。多个收发器可以共享一个天线,而不会相互干扰。我国目前的微波系统可以有6个接收机和6个发射机同时工作在同一频段同一方向,或者8个接收机和8个发射机同时工作,增加微波电路的整体容量。复用设备可分为模拟设备和数字设备。模拟微波系统的每个收发信机可工作在60、960、1800或2700个通信信道,并可用于不同容量级别的微波电路。数字系统利用数字复用设备,根据时分复用原理形成一次群30部电话,然后可以形成二次群120部、三次群480部、四次群1920部,在发射端由数字调制器调制,在接收端由数字解调器还原为多路电话。最新的微波通信设备,其数字系列标准与光纤通信的同步数字系列(SDH)完全一致,称为SDH微波。这种新的微波设备可以在一个电路上用八个波束同时传输30,000多个数字电话电路(2.4千兆位/秒)。由于微波通信频带宽、容量大,可用于传输各种电信业务,如电话、电报、数据、传真和彩色电视等。可以通过微波电路传输。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一般不受洪水、风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但微波在空气中传输时容易受到干扰,不能在同一个微波电路上使用相同的频率和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下建设。另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电波束方向不可能有高楼阻挡。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考虑在城市空间中规划微波通道,使其不被高层遮挡,影响通信。

什么是无线电微波频率

无线网桥和扩频微波通信设备的区别?

顾名思义,无线网桥是无线网络之间的桥梁,可以桥接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的通信(无线网桥也是无线AP的一个分支)。扩频微波通信设备相当于一种信号增强设备,使无线设备的信号范围更广。

无线网桥和扩频微波通信设备的区别?

微波和无线电波有什么区别?

1.无线电波或射频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其频率在3000g[1]Hz以下,可分为超长波、超长波、超长波、甚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2.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有限频段的简称,即波长为1 mm ~1 m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统称。微波的频率高于普通无线电波,通常称为“超高频电磁波”。微波作为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表现为三个特征:透射、反射和吸收。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可以穿过而不被吸收。水、食物等。会吸收微波使自己发热。对于金属的东西,会反射微波。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有限频段的简称,即波长为1 mm ~1 m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统称。微波的频率高于普通无线电波,通常称为“超高频电磁波”。微波作为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表现为三个特征:透射、反射和吸收。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可以穿过而不被吸收。水、食物等。会吸收微波使自己发热。对于金属的东西,会反射微波。3.微波性质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表现为三个特征:透射、反射和吸收。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可以穿过而不被吸收。水、食物等。会吸收微波使自己发热。对于金属的东西,会反射微波。从电子学和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微波的这种电磁频谱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与其他波段不同:穿透微波比其他用于辐射加热的电磁波,如红外线、远红外线等波长更长,因此具有更好的穿透性。当微波穿透介质时,由于微波能量与介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介质的分子以2,450 MHz的微波频率每秒振动24.5亿次,介质的分子相互摩擦,使介质的温度上升,使介质内外几乎同时升温,形成体热源状态,大大缩短了常规加热中的热传导时间。另外,当介质损耗因数与介质温度呈负相关时,材料内外受热均匀。

 选择性加热  物质吸收微波的能力,主要由其介质损耗因数来决定。介质损耗因数大的物质对微波的吸收能力就强,相反,介质损耗因数小的物质吸收微波的能力也弱。由于各物质的损耗因数存在差异,微波加热就表现出选择性加热的特点。物质不同,产生的热效果也不同。水分子属极性分子,介电常数较大,其介质损耗因数也很大,对微波具有强吸收能力。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的介电常数相对较小,其对微波的吸收能力比水小得多。因此,对于食品来说,含水量的多少对微波加热效果影响很大。  热惯性小  微波对介质材料是瞬时加热升温,升温速度快。另一方面,微波的输出功率随时可调,介质温升可无惰性的随之改变,不存在“余热”现象,极有利于自动控制和连续化生产的需要。  似光性和似声性  微波波长很短,比地球上的一般物体(如飞机,舰船,汽车建筑物等)尺寸相对要小得多,或在同一量级上。使得微波的特点与几何光学相似,即所谓的似光性。因此使用微波工作,能使电路元件尺寸减小;使系统更加紧凑;可以制成体积小,波束窄方向性很强,增益很高的天线系统,接受来自地面或空间各种物体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从而确定物体方位和距离,分析目标特征。  由于微波波长与物体(实验室中无线设备)的尺寸有相同的量级,使得微波的特点又与声波相似,即所谓的似声性。例如微波波导类似于声学中的传声筒;喇叭天线和缝隙天线类似与声学喇叭,萧与笛;微波谐振腔类似于声学共鸣腔  非电离性  微波的量子能量还不够大,不足与改变物质分子的内部结构或破坏分子之间的键(部分物质除外:如微波可对废弃橡胶进行再生,就是通过微波改变废弃橡胶的分子键)。再有物理学之道,分子原子核在外加电磁场的周期力作用下所呈现的许多共振现象都发生在微波范围,因而微波为探索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特性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手段。另一方面,利用这一特性,还可以制作许多微波器件  信息性  由于微波频率很高,所以在不大的相对带宽下,其可用的频带很宽,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兆赫兹。这是低频无线电波无法比拟的。这意味着微波的信息容量大,所以现代多路通信系统,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几乎无例外都是工作在微波波段。另外,微波信号还可以提供相位信息,极化信息,多普勒频率信息。这在目标检测,遥感目标特征分析等应用中十分重要

微波和无线电波有什么区别?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