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2017国家公祭日,2017年国家公祭日停工公告(1213日国家公祭日视频)

摘要: 今天(2017.12.13)是第几个国家公祭日? 2017年12月13日是第四个国家公祭日。2014年12月13日中国被定为南京大屠杀...

今天(2017.12.13)是第几个国家公祭日?

2017年12月13日是第四个国家公祭日。2014年12月13日中国被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从2014年到2017年12月13日,刚好是第四年。设立过程: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2014年7月6日,“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2018年10月31日,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其中将国家公祭日全市默哀一分钟的提案明确写入条例。延伸材料:国家公祭日的意义: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目的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被侵略者杀害的全体同胞(包括慰安妇),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设立国家公祭日是缅怀过去的举措,也是抚慰人心、顺应民意的举措。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正式纪念和公祭。它的世界意义在于,抽象的国家被人格化了,国家的意志、信仰、情感正在与普通的人类情感融为一体,可以让人类历史的记忆长久保持清醒。也说明国家政治的世俗化、大众化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仅是针对中国的,也是针对全世界的。借鉴共同历史,开创未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良知。任何为了一己私欲的战争,只会害人害己。来源:百度百科-国家公祭日

今天(2017.12.13)是第几个国家公祭日?

12月13日举国上下进行了第四次国家公祭,这是为了纪念什么?

1.是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多万同胞。2.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活动上升到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3.2014年12月13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第一个国家公祭日。习近平主席在公祭日表示: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为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持,而不是延续仇恨。4.中国人民应该向国际社会郑重宣示,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定倡导者和有力维护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并愿与各国人民真诚团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共同努力。5.经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降半旗。

12月13日举国上下进行了第四次国家公祭,这是为了纪念什么?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国家公祭日有何重大意义

2014年2月27日,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揭露侵华日军的战争罪行,以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所有被侵华日军杀害的人员,牢记那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随着决议的通过,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到国家层面。自资料馆建立以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直举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仪式。经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12月13日起,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举行升旗仪式和降旗仪式。南京市人民政府已发布国家公祭仪式通告: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10336000人国家公祭仪式开始。现场鸣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约10336001)后,在本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不含高速公路、环路、高架、隧道)行驶的机动车(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除外)应当停止鸣笛1分钟;火车和轮船同时鸣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和公共场所的所有人(从事特殊生产作业的除外)也同时就地默哀一分钟,默哀一分钟后恢复正常。来源:人民网-国家公祭日你应该知道的事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