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四大文明古国谁最老(世界上最不好惹的国家)

摘要: 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为什么文明 近代的四大文明古国是: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

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为什么文明

近代的四大文明古国是: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古巴比伦,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至于为什么叫文明,这个概念比较大。具体来说,这四个古国都有完整的文字体系和政治制度,在文化、科技方面各具特色,比如古埃及纸莎草纸、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印度梵文、中国古代甲骨文等等。它是文明的象征,也是传承的载体。科学技术是文明的具体物质载体,通常以建筑的形式体现,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古印度的泰姬陵、中国古代的长城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建筑。因为中国古代文明传承完整,从未断绝,所以留下了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比如秦始皇陵和近代发掘的故宫,都是建筑的最高体现。

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为什么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

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梁启超1900年在《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一书中写道“地球上有四个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和小亚细亚”。然而,梁启超并没有发明四大文明的说法。西方国家早就说了,美国的一些历史教科书也有这个说法。后来人们把“小亚细亚”改成了两河文明——巴比伦中的一个重要文明。四大古文明都建在容易生存的河流和平台附近。在北半球,尼罗河、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这两大流域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印度代表恒河和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古埃及代表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代中国是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文明,巴比伦只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时期。

除了四大文明古国还有哪些属于古国?

亚洲古代文明:朝鲜、日本、越南等非洲古代文明;埃及库什加纳等美洲古文明;欧洲的古文明比如印加的古文明,比如玛雅的城邦;希腊和罗马的古代文明;另一本推荐给你《世界文明古国述略》(刘一亚林续),上海教育出版社。

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

1.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尼罗河流域的早期印度居民。印度文明的黎明时期可以追溯到大约5000年前。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前,印度的土著人,其中最重要的是达鲁萨兰人,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文化。公元前3000年左右,达摩菩萨人已经从氏族公社进化到国家,有了城邦政治组织。雅利安人公元前20世纪中叶,雅利安人从兴都库什山跨过帕米尔高原,向印度河流域进发,与当地的主要土著民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最终征服了他们。雅利安人在进入印度之前是游牧部落。他们在印度河流域定居并与当地土著人融合后,逐渐过渡到农业社会。公元前10世纪中叶,雅利安征服者从印度河向东迁移至朱穆纳河和恒河流域。在这一时期,印度次大陆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有了重要的发展。经济发展加速了社会分化。以前以血缘为纽带的村社,变成了以地域为纽带,由几个村组成的农村公社。随着阶级分化和奴隶制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印度这个原始国家,恒河流域从此成为印度次大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心。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是“哈拉巴文化”印度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他们是印度河流域的两个中心:摩亨佐达罗在印度河中下游;哈珀位于印度河上游的“五河之乡”。曼佐达罗和哈拉帕遗址位于今巴基斯坦境内,他们的文化是达摩皮塔人创造的,当时达摩皮塔人还处于“以石结合”时期。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称之为“印度河流域古文化”,又称“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为后来印度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哈拉帕文化”的时代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它在时间上晚于埃及古文明和苏美尔古文明,但它们都是古代伟大的文明。摩亨佐达罗古城和哈拉帕摩亨佐达罗古城是有计划地建造的,呈长方形,周长约5公里。它分为两部分:卫城是政治中心,有高墙和塔楼用于防御,有宏伟的“议事厅”和大型“浴池”;下城是居民区,街道宽阔,排污设施相当齐全,沿线是繁华的工商业区。大约有3万到4万居民。哈拉帕古城的遗迹与摩亨佐达罗的遗迹相似,但哈拉帕可能遭遇了战争的惨祸,大部分建筑被毁,只剩下一片废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印度和莫杰托王国的民族时代是次大陆的民族时代。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世纪初,次大陆北部有16个大国。到公元前4世纪末,各国都被莫杰托统一了。因为佛教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所以这个时期在历史上也被称为“早期佛教时代”。兼并战在各国之间不断发生。在历次战争中,莫杰托越来越强大,逐渐发展成为统一次大陆的大帝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时期,莫杰托基本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育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阿育王。阿育王通过武力征服扩大了王朝的疆域,他的统治时期(公元前273 ~ 236年)是古印度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后来阿育王认识到,按*杀人不能巩固统治,必须征服人心,于是宣布佛教为国教。随着阿育王的胜利,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恒河流域传播到印度各地,远至斯里兰卡、缅甸、叙利亚、埃及等国。-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分布于太湖流域的古老文化,距今5300年至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经率先进入耕田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尤其是玉雕业;好的

渚文化时期墓葬中出土大量的琮、璧,说明墓主人生前大量占有他人的劳动,也正说明了私有制产生和阶级的分化,是国家形成的前奏,预示着东方文明曙光的升起。分布于余杭境内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 良渚文化的象征——玉琮 中华民族尚玉之风源远流长,玉在中国古代一直是许多美好、珍贵、高尚事物的代称,美物、美名、美德、美人,都可用玉指称。玉为美石,也是一种矿物。从矿物学角度看,玉可分为硬玉(翡翠)和软玉(阳起石、透闪石)两类。 有的研究者认为琮是原始宗教中沟通天地的神器,璧很可能是财富的标志物。琮是良渚文化玉器中体积最大、制作及雕刻最精的玉器。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位于杭州市余杭县雉山村南侧的反山墓地,发现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贵族墓葬11座,出土了一件最大的玉琮,高8.8厘米,孔径4.9厘米,外径17.6厘米,重6.5千克,是迄今发现的“玉琮之王”。玉琮嫩白略带浅黄色,矮方柱体,孔小壁厚,俯视如璧形。 红山文化 是由距今五、六千年前活动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辽河上游流域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迄今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在辽宁西部地区的几近千处。 位于辽宁省凌源县境内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特别是其中的“女神庙”、祭坛、“积石冢”等充分展示了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成就。专家们由此对中华文明起源史、中华古国史进行了新的思考:把中华文明起源史的研究,从4000年前提早到5000年前;把中华古国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 女神庙全长约22米,宽约2~9米,主体建筑长18.4米,系一半地穴式建筑遗存。庙为多室组成,主室为圆形,左右各有一圆形侧室。主室北部为一近方形室,南部似有三室相连,成一横长室,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布局严谨而又有所变化。这种建筑格局,作为中国建筑的传统延续了几千年,已可追溯到此。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有关夏代年代学的研究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这一项目在1995年秋开始筹备,199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经过多学科的200位专家5年来的集体努力,目前已经达到计划预定的目标。2000年9月15日,在科技部组织召开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验收会”上,断代工程顺利通过了由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验收组进行的验收。《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正式出版。 夏代年代学研究主要遵循两条途径,一是文献中对于夏年的记载,二是对夏文化探讨的主要对象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以及二里头文化进行测年,同时参照文献中有关天象记录的推算。 夏代基本年代框架的估定包括两点:一是夏商分界,二是夏代始年。关于夏代始年的推定,“工程”主要是依据文献中有关夏代积年记载的研究,并参考天文推算的结果及相关的测年数据。 关于夏文化的上限,学术界主要有二里头文化一期、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两种意见。新砦二期遗存的确认,已将二里头文化一期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紧密衔接起来。以公元前1600年为商代始年上推471年,则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071年,基本落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第二段(公元前2132~前2030年)范围之内。现暂以公元前2070年作为夏的始年。 2.古巴比伦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约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虽然巴比伦现巳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实在当之无愧。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苏美尔几乎和古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他们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胚上,然后把泥胚烘干,成为泥板。由于这种文字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公元前2007年,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摧毁了阿卡德人和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王朝。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幼发拉底河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的王朝。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就被称为“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居民都被称为巴比伦人。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是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这个国家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君主-汉穆拉比。汉穆拉比用武力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他个人集宗教、军事、 行政、司法和水利建设等各种大权于一身。为了更有效的统治自己的国家,他颁布了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法典共282条,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完备成文的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在汉穆拉比统治时期达到极盛,但是汉穆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喀西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 公元前612年,迦勒底人联合米底人推翻勒亚述帝国。迦勒底人建立的的帝国也是以巴比伦城为首都,历史上称为“新巴比伦王国”。这个王国在尼布甲尼撒统治时期打到鼎盛。尼布甲尼撒曾两次攻陷耶路撒冷,毁灭犹太王国,把大批犹太人当奴隶押往巴比伦。这就是圣经上所说的“巴比伦之囚”。尼布甲尼撒还下令重建巴比伦城,在城内建造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重建后的巴比伦城宏伟壮丽,直到100多年后,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来到巴比伦城时,仍称它为世界上最壮丽的城市。 新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538年被波斯帝国所灭。此后,古代两河流域再也没有出现过独立的完整的国家。 3.古代印度 印度河与恒河 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是指从公元前4000多年开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而结束,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为一个基于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国的经典范例。 在古埃及南北分治期间的疆域最大,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领域有现在的苏丹到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份阿尔及利亚以外,其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但由于邻近地区的民族不断壮大,使古埃及的版图不断缩少。及至埃及妖后自杀之后,原来神庙的官员把埃及语变成用希腊字母书成的科普特文明继续流传下去,直到近代的17世纪欧洲开始进侵非洲时,为传教士所焚毁。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王朝8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看埃及王朝) 古埃及历史 古埃及最早形成的国家叫做诺姆,也叫州,是一种城邦式的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传说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定都孟斐斯(今开罗西郊)。发展农业,开发水利。 古埃及真正的统一是在古王国时代。这是古埃及史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建筑业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第一个伟大时代。确立了以官僚体制为基础的、君主独裁的专制统治,并且出现了金字塔。 第六王朝以后,王权衰落,国家分裂,一直到十一王朝才重新统一。十二王朝时迁都底比斯(今埃及卢克索),开始使用青铜器。与叙利亚、克里特的交往扩大。十三王朝时政权又瓦解,喜克索人占领了埃及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长达100多年的“太阳神不在的统治”。第十七王朝的阿赫摩斯一世最后驱逐喜克索人,重新统一埃及,开始了第十八王朝。 第十八王朝国力强盛,对外频繁发动战争。十九王朝时与赫梯帝国发生了卡迭石战役,经过16年之久的战争,最后以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王哈图西利斯签订和约告终。此时的埃及成为了一个大帝国,统治范围北起叙利亚,南到尼罗河第四瀑布,横跨北非和西亚。 到第二十王朝以后,一系列的奴隶起义导致国力衰竭。最终在前525年被波斯帝国所灭。前332年又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统治,结束了延续3000年之久的法老时代。 古埃及的文化 罗塞塔石碑上同时记录了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和世俗体以及古希腊文,成为后人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丰富。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此外,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4.中国 黄河、长江流域 约公元前2027年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