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最大的猫科动物,史前十大猫科动物(开普狮打得过东北虎吗)

摘要: 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猫科动物是什么? 大型猫科动物包括狮子和老虎。东北虎是老虎中体型最大的,比非洲狮略...

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猫科动物是什么?

大型猫科动物包括狮子和老虎。东北虎是老虎中体型最大的,比非洲狮略大。据记载,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是前苏联中亚共和国猎杀的东北虎。它是雄性,体长5米(不包括尾巴),体重760公斤,是普通东北虎或非洲狮的两倍。孟加拉虎的第二种猫科动物包括不同大小的小型到大型食肉动物。全世界约有38种,分布于除南极洲、大洋洲、马达加斯加等海洋岛屿以外的世界各地,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食肉动物的优势类群,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猫科动物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小型猫科动物、大型猫科动物、猎豹和云豹。一般我们家养的家猫都属于小型猫科动物的类型。大型猫科动物有狮子、老虎、豹子、雪豹等等。属于后两类的猫是猎豹和云豹。小型猫科动物可分为二十八种不同的种类,列举了15种:(1)黑角猫:全身覆盖黑色皮毛。(2)龟色白猫:背上的毛色是黑色和棕色混合,腹部是一大片白色的皮毛。(3)栗色阿比西尼亚猫:身上有浅土黄色的毛,嘴的边缘有少许白色的毛,眼睛呈淡墨绿色。(4)虎斑猫:灰、灰、黑、黑色皮毛,有老虎般的黑色斑纹。(5)阿比西尼亚猫:它的毛是黄色的,从脖子到嘴巴的毛是白色的。(6)缅因欢熊猫:有灰、灰、黑、黑毛,尾巴长而多毛。(7)沙猫:皮毛奇特,像沙漠的颜色,生长在沙漠里。(8)黑足猫:体型非常娇小,身上有豹子般的花纹,但性情非常凶猛。(9)平头猫:非常罕见,善于躲藏,深棕色皮毛,带一点白色皮毛,生活在河岸附近。(10)美国钓鱼猫:又名若非如瓦猫,生活在高海拔山区,擅长游泳和爬树,有漂亮的棕色皮毛和黑色斑纹。(11)波斯猫:长着毛茸茸的白毛,非常漂亮。它来自古代波斯帝国,是现代很多人的宠物。(12)博门猫:白眼睛是蓝色的,毛是白色的,尾巴、耳朵、脸是黄褐色的。它是古缅甸的圣猫。(13)长毛红猫:圆圆的大眼睛古铜色,身体圆胖,皮毛橘黄色,绒毛松散。(14)俄罗斯蓝猫:瞳孔蓝绿色,耳朵很细很软,毛发柔软浓密,呈深棕色,有点接近黑色和灰色。(15)土耳其范湖猫:有长长的白毛,浅棕色的尾巴和耳朵,长长的毛尾巴,喜欢在水里玩耍。

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猫科动物是什么?

最大猫科动物

动物的概念:动物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大类。一般无机物不能合成有机物,只有有机物(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可以作为食物,所以具有与植物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进行摄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繁殖等生命活动。动物的分类动物学根据动物的外形、身体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生理习性、生活的地理环境等,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动物归入同一类。动物界可以分为两类。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脊索动物和无脊索动物。无脊索动物有羽,有羽,有足,有足,鸟类有鳞,有鳞,有翅,有翼。1.飞行原生虫2。不会飞的鳍、鳍、乳腺、昆虫、软体动物、鱼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甲壳动物。软骨1。是1。脚胎生1。尾巴2。硬骨头2。英尺2。非胎生2。无尾蜘蛛3。无护脊索动物的脊椎动物特征:具有由椎骨组成的脊椎(脊索动物仅处于胚胎阶段)。脊柱保护脊髓。脊椎和其他骨骼形成了脊椎动物独特的内骨骼系统。有明显的头部,背侧神经管前端分化为脑和其他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等。大脑和感觉器官集中在头部,可以增强动物对外界的感觉。身体覆盖着表皮和真皮。皮肤有腺体,大多数脊椎动物的皮肤有保护结构,如鳞片、羽毛、体毛等。有完整的消化系统。口中有舌,大部分有齿,也有肝胰。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血管。排泄系统包括两个肾和一个膀胱。它可以通过激素调节身体机能、生长和生殖。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33,360种鱼类、爬行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33,360种原生动物、软体动物、蠕虫和昆虫。甲壳类动物等。因此,无脊椎动物占世界所有动物的90%以上。鱼类特色:水生动物(只生活在水中)。皮肤布满鳞片,属于变温动物。变温动物,有鳍(在水中游泳),用腮呼吸。体外受精。主要卵生,部分胎生,卵生。鱼有很多种。主要分为两类:软骨案例:鲨鱼特征:皮肤坚韧,鳞片微小,无鱼鳔,尾鳍不对称。有五对鳃,没有鳃盖。硬骨头案例:有袋类鱼特征:骨头是硬骨头,皮肤里有很多粘液腺。被骨鳞覆盖,具有鱼鳔和爬行动物:的特征。陆地动物的皮肤覆盖着鳞片或毛皮,有防水的外皮,会失去水分。它是一种变温动物(其体温因外界温度或热源而改变),主要分布在地球较温暖的地区,体内受精,产卵或产卵,在陆地上产卵,卵被包裹在防水的外壳中。爬行动物分类testbyfindwo有poda case :乌龟特征:硬壳。上下颚没有牙齿,但有角质鞘。蛋可分为陆生、水生或海洋生物。安婆达案3360,眼镜蛇特征:无四肢,无肩带,无胸骨。没有活动的眼脸和外耳道。舌头末端是分叉的。可以吞下比自己身体直径大的猎物。蛇的器官特化生长,左肺退化。蛇定期蜕皮以促进它们的生长。鸟类特征:覆盖着羽毛。

,身体呈流线形,有角质的喙. 眼在头的两侧,颈部长而灵活可270度转. 前肢特化成翼,后肢有鳞状外皮,具四趾. 恒温动物(能通过自身的生理过程产生热量,即使外界温度很低,他们也能维持高而恒定的体温).平均体温比哺乳动物高出10度左右(平均42度). 卵生. 鸟的分类 会飞 例:燕子 特征: 有翼,有流线型的身体,新陈代谢旺盛,能在空中自由飞翔,须做较远距离的迁徙,以适应生存环境. 不会飞 例:企鹅 特征: 有流线型的躯体,前肢已经退化成游泳的鳍状肢,而且上面的羽毛几乎是鱼鳞状的.海中生活,有厚厚的脂肪能抵御严寒.冰面上滑行好手. 两栖类(Amphilia) 特征: 需在水中渡过其幼年时期. 具有适应陆生的骨骼结构,有四肢,皮肤湿润,有很多腺体. 身体无鳞片或体毛. 舌分叉,倒生,能向外伸展. 交配及受精在水中进行. 幼体以鳃呼吸,成体则用皮肤,口腔内壁及肺呼吸. 两栖动物的分类 无尾 例:蟾蜍 特征: 有适应陆上生活的骨骼系统,身体分头,躯干和四肢.前肢四趾,后肢五趾, 趾间有蹼.后肢适用于游泳及跳跃有肺,但主要呼吸器官为口腔内壁及皮肤. 有尾 例:蝾螈 特征: 有适应陆上生活的骨骼系统,为身体细长之有尾水陆两栖类. 无足 例:鱼螈 哺乳动物 特征: 体内有一条由许多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 身体有毛覆盖,有口腔咀嚼和消化,可提高能量及营养的摄取; 胎生(鸭嘴兽,针鼹除外),哺乳; 恒温.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也能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从而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扩大了分布范围; 脑颅扩大,大脑相当发达,在智力和对环境适应上超过其他动物; 内肢强壮灵敏,有快速的活动能力; 心脏左,右两室完全分开; 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颊齿. 哺乳类动物的分类 原兽类 特徵 卵生,卵有壳. (例:鸭咀兽) 后兽类 特徵 不具真正的胎盘,幼儿在育儿袋中发. (例:袋鼠) 真兽类 特徵 有胎盘,胎儿发育完善后才产出,占哺乳类的绝大部份.并分为十四类别. 食虫类(例:鼹鼠) 鳞甲类(例:穿山甲) 翼手类(例:蝙蝠) 兔形类(例:兔) 啮齿类(例:鼠,箭猪) 贫齿类(例:食蚁兽) 食肉类(例:狮,犬,熊猫) 鳍足类(例:海狮,海豹,海象) 海牛类(例:海牛) 鲸类 (例:海豚,鲸 长鼻类(例:象) 奇蹄类(例:斑马,犀牛) 偶蹄类(例:河马,牛,猪,鹿,骆驼) 灵长类(例:,猩猩,猴,人) 例:狮子 特徵: 属食肉目中的猫科动物.大型兽类,爪能伸缩,善于跳跃,犬齿发达,善于伏击其他动物. 例:大象 特征: 为现存最大之陆栖动物.耳宽大扁平,鼻特长,可助于取食,体毛退化,脚底有厚弹性组织垫,以承托身体重量.上门牙特别发达,长出体外.食物以植物为主. 例:食蚁兽 特征: 前肢其中二至三指特长,用以掘开蚁巢.无门齿,吻长呈管状,舌长呈黏性,能黏附白蚁,尾长而多毛.栖于草原沼泽地,善游泳,以白蚁及蚁为食. 例:蝙蝠 特征: 前肢特化,指骨特长,指骨与体侧及后肢之间生有薄而韧的翼膜,作飞行器官.后肢具爪,可以倒挂身体栖息.胸骨突起,锁骨发达,以利飞行.大部份蝙蝠喜食虫,且善于捕食飞行中的昆虫,少数吃果实. 例:海豚 特征: 海产哺乳类,亦有淡水品种.海豚属齿鲸类,身体呈流线性,颈部不能区分,颈椎骨有愈合现象.头尖而长,具有内质背鳍.前肢特化成阔桨状.不具后肢,尾长,具水平叉状尾鳍. 例:猿猴 特征: 拇指与其他指相对,适于攀缘及握物.锁骨发达,身有体毛(手掌除外),指具指甲,大脑及感觉器官发达.双眼向前,有骨质眼窝.行为接近人类. 原生动物 特征 : 单一细胞动物,身体的构造十分简单,会吃,会动,会繁殖和死亡.身体非常小,要用显微镜才观察得到的动物.栖息在淡水,海水或者共其他动物的体液内.例如变形虫.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外形多样化,是十分成功的生物类别,包括所有「贝壳类」动物,八爪鱼及墨鱼.大部份软体动物生活在海里,部份生活在咸淡水交界或淡水,亦有小部份是陆生的. 特征 : 身体柔软,不分节,左右对称,背部皮层向下伸延成外套膜,覆盖身体的大部份.软体动物中的贝壳类的贝壳便是由外套膜的上皮细胞分泌而成. 大多数软体动物有一至两个贝壳,例如蜗牛、蚬. 另一些则退化成内壳,藏于外套膜之下,例如墨鱼. 有些种类的外壳则完全消失,例如裸鳃类. 蠕虫 特征 : 身体柔软,分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对排泄器.例如蚯蚓和沙蚕. 柔软圆形的身体,寄生在动物或植物体内.例如蛔虫和蛲虫.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品动亦最繁多,约占全部动物品种的百分之八十五.对环境的适应力特强,生存地方包括海水、淡水、高山、空气、土壤,甚至是动物及植物的体内及体外. 主要特征: 身体两侧对称,身体分节,但部分体节融合成特别部位,如头部及胸部.有些节肢动物,例如蜘蛛类,头部及胸部进一步融合成头胸部.身体的附肢,例如足部、触角、口器等都分节. 体壁坚硬,主要由几丁质组成, 可提供保护,亦作为外骨骼之用.由于体壁坚硬,妨碍生长,节肢动物需要在生长期蜕皮多次. 感官系统甚为发达,眼有单眼和复眼两种.复眼用作视物,而单眼用作感光.另外,还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及平衡器官,好些昆虫还有特别的发声器. 节肢动物的呼吸系统颇为多样化,可以利用体表, 鳃(水生的)及气管(陆生的)呼吸.蜘蛛等则利用书肺进行呼吸. 节肢动物的分类: 甲壳类 例:虾,蟹. 蜘蛛类 例:蜘蛛,蝎子. 昆虫类 例:蝴蝶 多足类 例:蜈蚣 感想: 在找寻动物的种类和照片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神,但我觉得都是值得的.因为我看了很多动物和昆虫的书和纲页,觉得很有趣味和学识到很多动物. 我又知道了动物学家是利用动物不同的特徵和生活习惯来分类的.陆生动物最大的有已经绝种的暴龙,现在最大的是大象,最小的是要用显微镜才看得到的变形虫.我又知道了两栖动物原来是幼时生长于水里,长大后才生活在陆地上.有些动物原来我以前把它们分为同类,现在才知道原 是第二类的动物. 我还发觉到原来我们吃的东西都是生物,所有动物都是吃生物的.大部份的动物都是对我们人类有用的,但很多动物因为我们捕捉和杀害,濒临绝种,特别是哺乳类动物. 为了可以平衡大自然的生态,我们不要随意砍伐树木,要爱护大自然.不要残害动物,因为所有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动物.动物分类Subkingdom Parazoa - 侧生动物亚界 Subkingdom gnotozoa - 原生动物亚界 Protozoa - 原生动物门 Orthonectida - 直泳虫门 Rhombozoa - 菱形虫门 Subkingdom Metazoa - 后生动物亚界 Porifera - 多孔动物门(海绵) Placozoa - 扁盘动物门Radiata - 辐射对称动物Cnidaria - 刺胞动物门 Ctenophora - 栉水母动物门 Bilateria - 两侧对称动物 Protostomia - 原口动物超门 Priapulida - 鳃曳动物门 Entoprocta - 内肛动物门 Acoelomorpha -无腔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 - 扁形动物门(扁虫) Nemertina - 纽形动物门(纽虫) Pseudocoelomata - 拟体腔动物 Nematoda - 线虫动物门(蛔虫) Nematomorpha - 线形动物门 Rotifera - 轮形动物门(轮虫) Acanthocephala - 棘头动物门 Kinorhyncha - 动吻动物门 Coelomata - 真体腔动物 Gastrotricha - 腹毛动物门 Gnathostomulida - 颚胃动物门 Micrognathozoa - 微颚动物门 Loricifera - 铠甲动物门 Cycliophora - 环口动物门 Mollusca - 软体动物门(软体动物) Sipuncula - 星虫动物门(星虫) Echiurida - 螠虫动物门 Pogonophora - 须腕动物门 Pentastomida - 舌形动物门 Annelida - 环节动物门(节虫) Tardigrada - 缓步动物门(水熊虫) Onychophora - 有爪动物门 Arthropoda - 节肢动物门(昆虫等) Lophophorata - 触手动物 Phoronida - 帚虫动物门 Ectoprocta - 外肛动物门(苔藓虫) Brachiopoda - 腕足动物门 Deuterostomia - 后口动物超门 Echinodermata - 棘皮动物门 Chaetognatha - 毛颚动物门(箭虫) Hemichordata - 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等) 动物界的历史,就是动物起源、分化和进化的漫长历程。是一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早的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进化为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逐渐出现了海绵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纽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由没有脊椎的棘皮动物往前进化出现了脊椎动物,最早的脊椎动物是圆口纲,圆口纲在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上下颌、从水生到陆生。两栖动物是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虽然两栖动物已经能够登上陆地,但它们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水域环境的束缚,还必须在水中产卵繁殖并且度过童年时代。从原始的两栖动物继续进化,出现了爬行类。爬行动物可以在陆地上产卵、孵化,完全脱离了对水的依赖性,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爬行类及其以前的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它们的身体会变得冰冷僵硬,这个时候它们不得不停止活动进入休眠状态。分类阶元、命名模本方法和鉴定 分类系统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7个主要级别:种、属、科、目、纲、门、界。种(物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随着研究的进展,分类层次不断增加,单元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单元,如总纲(超纲)、亚纲、次纲、总目(超目)、亚目、次目、总科(超科)、亚科等等。此外,还可增设新的单元,如股、群、族、组等等,其中最常设的是族,介于亚科和属之间。通常种下分类,动物只设亚种单元。 动物 ●最小的蜘蛛是去年在巴拿马的热带森林里发现的,它体长0.8毫米。 ●世界上最小的鸟儿是“微型”蜂鸟,它体重2克,从嘴尖到尾尖长5厘米。 ●在泰国设有“猴子学校”,训练猴子采摘椰子。一只训练有素的猪尾蛮猴一天之内可以摘到1,400个椰子。 前不久,猴子学校的“毕业生”们举行了比赛,获胜者在半分钟里摘下了9个椰子。 ●直到不久以前,伊特拉斯坎 都被认为是最小的哺乳动物:成年 体重2克,体长约为5厘米(若连尾则更长一些)。 几年以前,在泰国的热带丛林里发现了“最小哺乳动物”这一称号的新的争夺者——小飞鼠。它体重约为2克,体长3厘米,头长11毫米,翼展5.5厘米,以小昆虫为食。 ●今年春天,世界上最老的“狗寿星”在奥地利的布里斯班去世,终年32岁,相当于人活了224岁。 ●产奶量最大的哺乳动物显然是鲸了。一条蓝鲸在哺乳期里每天可产奶430升,相当于最好的奶牛产奶量的5倍。 ●津巴布韦的三只非洲象创造了这种动物远距离游泳的纪录。它们连续游了不下于30小时,行程超过35公里。 ●在所有动物中,名称最古怪的要算生活在夏威夷的卡乌阿伊岛上某些洞穴里的一种盲蜘蛛了。这就是无眼大眼蛛。原来,根据各方面的特征它都属于大眼蛛科,只是由于它乔居洞穴,造成双目失明,空留下“大眼”之称。猎豹 Acinonyx jubatus 英文名:cheetah 一只成年猎豹能在几秒之内达到每小时100公里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 鸵鸟,动物园里有 如果是飞行的鸟,是信天翁。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 动物拾零 有外声囊的青蛙是雄的。 打蛇打"三寸"是因为那里正好是心脏。 蛇每隔两三个月蜕一层皮是为了长身体。 海龟流泪是在排泄盐份。 驼鸟孵卵,由雄鸟承担。 大雁飞行排成人字或一字,是为了长途飞行而借用前面大雁的翅膀煽动时的气流。 鹤一只脚站立是在轮换著休息。 夏天狗的舌头伸出来流"汗"是在散热。 马韁套在马的口角上,牛韁挽在牛的鼻子上,是因为这些地方痛觉点分布最多。 蝙蝠不是鸟类,是哺乳动物。 狼在晚上嚎叫是在求偶或集群。 鲸喷水是在呼吸。 麝香是雄麝发情用来招引雌麝的腺体。濒临灭绝的动物: 1.草原陆龟 爪陆龟是生活在内陆草原地区的龟类。背甲长12~16厘米,宽10~14厘米。头部与四肢均具黄色;头小,顶部有对称的大鳞;喙缘锯齿状。盾片中央棕黑色,边缘黄色,并有同心环纹。四肢均有四爪,指、趾间无蹼。前臂与胫部有坚硬大鳞,股后有一丛锥形大鳞。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大鲵 大鲵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长可超过1米。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3.蜂猴 蜂猴体型较小而行动迟缓,是较低等的猴类,体长32-35厘米。两只小耳朵隐藏于毛茸茸的圆脑袋中;眼圆而大。四肢短粗而等长,第二个脚趾还保留着钩爪,尾短而隐于毛丛中。体背棕灰色或橙黄色,正中有一棕褐色脊纹自顶部延伸至尾基部,腹面棕色,眼、耳均有黑褐色环斑。 参考--stuweb.zjhzyg.net/08/_private/0814/081404/_private/new_page_6.htm 在我国还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中华鲟等. 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 一切自然物种及其群落都与所在地域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只要条件不变,就能长期生存,即使发生扩散或缩减,其历程也是缓慢和渐变的。人类活动的加剧,却打破了这千古不变的平衡,导致物种灭绝: 1)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 人类能在短期内把山头削平、令河流改道,百年内使全球森林减少50%,这种毁灭性的干预导致的环境突变,导致许多物种失去相依为命、赖以为生的家——生境,沦落到灭绝的境地,而且这种事态仍在持续着。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67%的物种遭受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的威胁。 世界上61个热带国家中,已有49个国家的半壁江山失去野生环境,森林被砍伐、湿地被排干、草原被翻垦、珊瑚遭毁坏……亚洲尤为严重。孟加拉的94%、香港的97%、斯里兰卡的83%、印度的80%的野生生境已不复存在。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如果森林没有了,林栖的猴子与许多动物当然无“家”可归,“生态”一词原本就是来源于希腊文ECO即“家”、“住所”之意。 灭绝物种中,迁徙能力差的两栖爬行类及无处迁徙的岛屿种类更为明显,马达加斯加上的物种有85%为特有种,狐猴类就有60多种,1500年前人类登岛后,90%的原始森林消失,狐猴类动物仅剩下28种(包括神密的、体大如描的指猴)。大陆生境的片断化、岛屿化是近百年来日趋严重的事件,这不仅限制了动物的扩散、采食、繁殖,还增加了对生存的威胁,当某动物从甲地向乙地迁移时,被发现、被消灭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目前我国计划为大熊猫建的绿色走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2)过度开发 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是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许多野生动物因被做为“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的开发利用对象而遭灭顶之灾。象的牙、犀的角、虎的皮、熊的胆、鸟的羽、海龟的蛋、海豹的油、藏羚羊的绒……更多更多的是野生动物的肉,无不成为人类待价而沽的商品,大肆捕杀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鲸,就是为了食用鲸油和生产宠物食品;惨忍地捕鲨,这种已进化4亿年之久的软骨鱼类被割鳍后抛弃,只是为品尝鱼翅这道所谓的美食。人类正在为了满足自己的边际利益(时尚、炫耀、取乐、口腹之欲),而去剥夺野生动物的生命。对野生物种的商业性获取,往往结果是“商业性灭绝”。目前,全球每年的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都在100亿美元以上,与军火、毒品并驾齐驱,销蚀着人类的良心,加重着世界的罪孽。北美旅鸽曾有几十亿只,是随处可见的鸟类,大群飞来时多得遮云蔽日,殖民者开发美州100多年,就将这种鸟捕尽杀绝了。当1914年9月最后一只旅鸽死去,许多美国人感到震惊,眼瞧着这种曾多得不可胜教的动物竟在人类的开发利用下灭绝,他们为旅鸽树起纪念碑,碑文充满自责与忏悔:“旅鸽,做为一个物种因人类的贪婪和自私,灭绝了。” 3)盲目引种 人类盲目引种对濒危、稀有脊椎动物的威胁程度达19%,对岛屿物种则是致命的。公元400年,波利尼西亚人进入夏威夷,并引入鼠、犬、猪,使该地半数的鸟类(44种)灭绝了。1778年,欧洲人又带来了猫、马、牛、山羊,新种类的鼠及鸟病,加上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又使17种本地特有鸟灭绝了。人们引进猫鼬是为了对付以前错误引入的鼠类,不料,却将岛上不会飞的秧鸡吃绝了。15世纪欧洲人相继来到毛里求斯,1507年葡萄牙人,1598年荷兰人把这里做为航海的中转站,同时随意引入了猴和猪,使8种爬行动物,19种本地鸟先后灭绝了,特别是渡渡鸟。在新西兰斯蒂芬岛,有一种该岛特有的异鹩,由于灯塔看守人带来1只猫,这位捕食者竟将岛上的全部异鹩消灭了,1894年,斯蒂芬异鹩灭绝,是1只动物灭绝了1个物种。 4)环境污染 1962年,美国的雷切尔·卡逊著的《寂静的春天》引起了全球对农药危害性的关注;人类为了经济目的,急功近利地向自然界施放有毒物质的行为不胜枚举:化工产品、汽车尾气、工业废水、有毒金属、原油泻漏、固体垃圾、去污剂、制冷剂、防腐剂、水体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甚至海洋中军事及船舶的噪音污染都在干扰着鲸类的通讯行为和取食能力。 科学家发现,对环境质量高度敏感的两栖爬行动物正大范围的消逝。温度的增高、紫外光的强化,栖息地的分割、化学物质横溢,已使蝉噪蛙鸣成为儿时的记忆。与其它因素不同,污染对物种的影响是微妙的、积累的、慢性的致生物于死地的“软刀子”,危害程度与生境丧失不相上下。

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是什么?

狞猫、云豹、雪豹、美洲狮等都不是最大的哦。

大型猫科动物有哪些?

最大的猫科,虎。虎现存五个亚种,从大到小分别是西伯利亚虎(我们平时所说的东北虎,体型十分巨大,大者可达300公斤,有记载最大的野生西伯利亚虎达384公斤),孟加拉虎(现存数量最多,很凶猛的虎种,一些凶猛的雄虎敢于攻击大象,传奇虎王查吉尔就是例子),印支虎(印支虎比起孟加拉虎来更小而且毛色更暗一些,条纹既短又狭窄。),华南虎(中国的特产虎,又名中国虎,不过由于人类的猎杀,野生华南虎已灭绝)和苏门答腊虎(最小的虎,大小只有西伯利亚虎的一半)。老虎集力量速度武器于一身,拥有猫科中最大的体型,体重,力量,犬齿和利爪等,是当之无愧的猫科之王,兽中之王。第二大的猫科是狮子,西方人崇拜的动物,有两种,非洲狮和亚洲狮。美洲虎,第三大的猫科,长得和豹很像,因此它还叫美洲豹,很多人都分不清它们。其次就是美洲狮和豹了。注意,美洲狮不是狮美洲虎不是虎。虎狮美洲虎和豹统称猫科豹属动物。要说远古猫科,还有拟狮,洞狮,刃齿虎等。还有传说中的远东巨虎。。。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