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蒋介石的十大王牌军(解放战争国民党王牌部队)

摘要: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有多少兵力 进攻皇家陆军第一军——: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1师,原名蒋介石北伐时的亲统帅。...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有多少兵力

进攻皇家陆军第一军——: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1师,原名蒋介石北伐时的亲统帅。陆军人员充足,全部装备美制机械,以善攻著称。“广西狼兵”第7军——:号称“钢铁军团”,是李宗仁、白崇禧在广西的看家力量。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著称,战斗力强,战术灵活,作战勇猛,被誉为“广西狼兵”。精锐种子军——第18军:成立较早,实力最强,名将最多。是国民党军队的老牌劲旅。陆军先后产生了5位一级上将、4位参谋长、2位任海军总司令、1位空军总司令、1位地勤总司令和20多位国民党军军长,被称为“种子军”。25军,——,正在保卫双料:一个杂牌打出来的皇家军队。能攻能战,将领勇猛。是内战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装备快速纵队,火力强大凶猛。铁机军——第5军:抗战时期唯一的机械化军队,嫡系中的王牌。指挥员几乎都是黄埔毕业生。部队素质高,火力强,但指挥官自主性差。鬼子乱世军第8军——:抗日战争远征军主力之一,半美式装备,火力凶猛,战斗力强。在内战中,解放军有“消灭七十三,拖死八军”的口号。新生力量军——新1军: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之一,官兵高学历,将领彪悍,故称“天下第一军”,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等都是一代实力派将领。但是军队中的派系纷争不断。虎贲皇军——第74军:以傲、恨、猛著称。其战斗意志、战斗力、纪律性在国民党军队中首屈一指。能打攻守兼备的攻坚战,被誉为“五大主力”之首。——,第35军:经过多次战斗,攻守兼备,尤以“善守城池”著称。它在抗日战争中多次打击日伪,曾是著名的常。猛野战军——第52军:既抗日又反共;会攻击,会逃跑;既是“倚海利剑”,又是“千里驹”;会吹牛。敢打硬仗,是战争中打出的王牌,被誉为“国军第六主力”。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有多少兵力

国民党十大主力及武器装备详情.

1.进攻皇家军队——第2军第2军前身是国民革命军第1师,是蒋介石北伐时的亲统帅。蒋、陈克非等。先后担任军队指挥官。这支军队人员充足,全部装备了美国机器。国军多以守胜攻,2军以善攻著称。2.‘广西狼兵’——被称为‘钢铁军团’的第7军,是李宗仁、白崇禧在广西的镇守力量。它不仅是桂军的王牌,也是国家军队的精英。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和夜战著称,战斗力强,战术灵活,作战勇猛,被誉为‘广西狼兵’。3.精英种子军——第18军,第18军,成立较早,力量最大,名将最多。这是一个老式的国家军队的发电站。在军阀混战中成名,在‘围剿’红军中成长,在抗日烽火中建功,在淮海战场上败北。陆军产生了5位一级上将、4位总参谋长、2位任海军总司令、1位空军总司令、1位地勤总司令和20多位军长,在各军产生的人才中居首位,被称为‘种子军’。4.攻防双军-25军25军是从杂牌打出来的皇家军队。可攻可守,将领勇猛。是国家内战的主力,装备快速纵队,火力强大凶猛。5.装甲机械军——第5军第5军是抗战时期唯一的机械化军队。是小集团里的王牌,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它的指挥官几乎都是黄埔毕业生。部队素质高,火力强,但指挥官自主性差。6.鬼子乱世军——第8军是抗日战争中远征军的主力之一。这是半美式设备。陆军部有一个榴弹炮营,师部有一个山炮营,团部有一个抗战炮兵连和迫击炮排。每个战斗单位都配备了火焰辐射器,火力远超,战斗力强大。这支部队是内战时期国军的机动部队,解放军有“打73,拖死八军”的口号。建国后少数残余逃出国,多年来在西南边境祸害不断。7.新军——新军一、新军一是国民党军队的五大主力之一,官兵水平高,将领强,有‘天下第一军’的美誉,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都是第一代的得力将领。然而,服务派系之间存在激烈的争议。8.虎贲卫士——74军74军以骄傲、冷酷、凶残著称。其战斗意志、战斗力、纪律性在国军中首屈一指。能打硬仗,攻击能力强,攻防兼备。陆军是国军一级主力,号称五大主力之首。9.一支劣迹斑斑的强大军队——35军35军,身经百战,攻防兼备。尤其以“善守城”著称,在抗日战争中多次打击日伪军。那是著名的抗日名将常。其军事实力介于中央军和地方军之间。10野战军——52军,52军,既抗日又反共;会攻,也会逃,既有‘倚海剑’,又有‘驹’;能吹牛,敢打硬仗,是战争中打出的王牌,被誉为‘国军第六主力’。从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的《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一书中排名,该书是畅销书作家陈的最新力作,记述了国民革命军第2军、第7军、第18军、第5军、第25军、第35军、第8军、第74军、第1新军、第52军的战役和兴衰。

国军五大主力资料

黄维,第18军军长(t

五师团,击毙旅团长中村正雄)(第六军军长廖耀湘兵败辽西)(第五军军长邱清泉在徐蚌会战中增援黄维黄百韬2个兵团,被奸与陈官庄,老首长杜聿明被俘),相比之下第五军的历史在5大主力中最为辉煌新一军(一直号称天下第一军),也参加入缅作战,而且战果辉煌,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在滇西打的很漂亮,不仅收到老蒋授勋,更是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王乔治的授勋。其实新一军的从第五军里分出来的,孙立人,郑洞国原先都是第五军下的师长。接下来给你复制:百度和维基百科的资料的:百度:自己点链接吧:http://ke..com/view/2202055.html维基,你也许上不了,我复制一下:国军五大主力指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革命军内作战力最为坚强,装备最为精良的五支部队,分别为: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第七十四师、第十一师。五大主力的称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提出,各军基本上全为美式装备部队。新一军、新六军新一军、新六军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创建之部队。新一军前身为新编三十八师。该师即由宋子文的财政部税警总团改编而来。之后在1937年的上海战役中伤亡惨重,在松沪会战后仍具战力的部队遭团长黄杰带走另成立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师。孙立人复职后于1938年年底以伤愈旧部与新募人员重组,后因军委会压力,重建的税警总团遭军委会改编为新编三十八师自财政部转移至军事委员会指挥。1941年底新三十八师编入远征军随六十六军进入缅甸作战。后因战局不利撤往印度,并补充美式装备及训练,1942年成军于印度,首任军长郑洞国,下辖新编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及新编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成军之后新一军于1944年印缅战场反攻作战创下极大战果,博得“天下第一军”的美誉。新六军于1944年成军于缅北,以原隶属新一军的新编二十二师与随后空运至印度的五十师扩编而成,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任新六军军长,自称为“主力之主力”。第五军第五军原为陆军装甲兵团,团长杜聿明,成立于1937年,曾参加淞沪会战以及南京保卫战。1938年利用苏联援助装备扩编为第200师,1939年编为第五军,下辖200师,荣誉第一师,新编22师。第五军的组成中200师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师,而荣誉一师编成人员大多为多次作战存活的老兵,部队高阶军官则多为留学归国之高材生,在补给、兵员素质上比一般部队来的优秀;编成后的第五军首战为1939年11月昆仑关战役,虽然创下了歼灭日军数千的战果,但也遭到了重创,伤亡总计高达了1万5千人(以国民革命军编制军级单位满编为3万人左右)。在此场战役后第五军后撤整补到1942年编入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协助英军抵抗日军进攻,但是因主官冲突,英军弃守不顾因而损失甚大,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殉国,装甲部队损失惨重;而新编22师则撤入印度,后来重编纳入新一军编制。1943年在云南休整补充,并改换美械,邱清泉被任为军长。并于1944年滇西反攻时担任反攻重任。整编七十四师整编七十四师从七十四军整编而成,实际兵力为三万多人。七十四军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五十八师(师长俞济时)、五十七师组成,由于组成部队都是五开头的师团,日军称之为“三五部队”,军长最初由身为蒋中正亲信,并在一二八淞沪会战带伤奋战的俞济时中将兼任,后由王耀武接任。七四军在成立后几乎参加了自松沪会战后所有位于华中华南的各大会战,并多次创下重创日军的重大战功,故被日军所憎。在1939年国民革命军会议后,七四军改为攻击军编制,享有优先补给以及优质兵源补充之优势,高层的授意加上军长王耀武本身经商生财有道同时知人善任,七四军享有当时国军中数一数二的后勤抚恤与优秀军官,因此兵员凝聚性强战斗力高昂,故74军虽多次在各大会战中以惨重代价挫败日军,但仍能补齐维持优秀战力,故享有“抗日铁军”的称号。当时有一个说法:“有10个74师就可以统一全中国!”抗战结束后,由美国协助空运南京受降,并担任南京守备,因此被称为“御林军”。整编十一师整编第十一师系从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八军整编而成,为陈诚系(即所谓“土木系”)。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抗日作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中正所倚重之嫡系部队。中原大战后陈诚为第十八军军长,下辖第十一师,之后数次扩编,抗战前下辖十一、十四、六十七三个师。抗战期间曾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常德会战。抗战期间十八军以“廉洁治军”、不吃“空额”闻名。1946年第十八军按照整军会议整编为整编第十一师。在国共主力决战前夕,整编第十一师先是恢复为第十八军,后再扩编为第十二兵团。政府发布由黄维任第十二兵团中将司令,胡琏为第十二兵团副司令。胡琏在政府任命发布后,因病休养暂不到职。[编辑] 抗战后至内战被歼抗战胜利后,国军主力大部份在西南地区,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十二军由美军海军运往东北,杜聿明出任东北保安司令。在1945年11月下达了进攻山海关命令,以第五十二军为主力共5个师,猛攻拿下山海关。并以新一军、新六军与林彪指挥的第三纵队在关外大打,孙立人策动第二次四平战役重新占领四平,林彪溃退至松花江,6月马歇尔来华调停,蒋中正宣布停战;邱清泉接第五军,成为华东战场之干城,第七十四军守卫南京;第十八军驻华中;第八军驻两广;第三十五军从绥远移驻平津;第二十五军驻苏北,第七军驻大别山,与中共华东野战军缠斗许久。1946年8月原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因与杜聿明不合,调台湾凤山训练新兵,当时东北局势仍有可为。孙立人于台湾凤山练兵的陆军训练司令部即为现今台湾陆军第八军团的前身。而后新六军、新一军则在1948年先后在东北辽沈战役中被包围歼灭,新六军军长廖耀湘被俘。整编七十四师在1947年5月主动进攻山东共军,原本寄望共军在围歼整编第七十四师时外侧国军可执行反包围歼灭华东野战军,但因为国军将领间不和因素导致友军作战不力使得整编第七十四师于孟良崮战役被围歼,师长张灵甫战死。自此国军在内战中不断处于下风。第五军、整编第十一师则在1948年九月起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被包围歼灭。当时中共华东野战军围攻黄百韬第七兵团,邱清泉、李弥分别率领第二、第十三兵团增援垂成,随后第二、第十三兵团被困于陈官庄,邱清泉战败自裁殉国。国军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杜聿明被俘。黄维率领国军第十二兵团于双堆集被中共中原野战军包围,政府命令胡琏由国军空军飞抵前线,跳伞至第十二兵团司令部到任。后来第十二兵团司令部被击溃,黄维被俘。胡琏率领第十二兵团残部以战车突围。第十二兵团合并其他部队残存兵力后转进至金门,为金门防卫司令部,后来演变为现今台湾陆军金门防卫指挥部。参考资料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抗日战争历次失败战役的真相及其原因》,孙大骆,海南出版社,ISBN7-80609-560-5/k·56,1997年7月第一版《国民党十大王牌军》,陈冠任,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10月01日国军五大主力 编号 军长 覆亡原因 新一军新六军 孙立人、潘裕昆廖耀湘 辽沈战役被歼灭 第五军 杜聿明、邱清泉 淮海战役于陈官庄被歼灭 整编七十四师 张灵甫 孟良崮战役被歼灭 整编十一师 胡琏、杨伯涛 淮海战役于双堆集被歼灭

杨开慧的作者简介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