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病毒,cmd让电脑代码满屏飞(最古老的病毒)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15 17:56:13
电脑病毒是什么?
随着电脑的普及,几乎所有的电脑用户都已经知道了“电脑病毒”这个术语。我们刚接触电脑病毒的时候,总觉得它很神秘,很可怕,但是了解之后,病毒其实很好解决。1988年美国的“蠕虫病毒”事件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在国内,最早引起人们关注的病毒有黑色星期五、米氏病毒、球病毒等等,出现在80年代后期。后来出现了Word宏病毒和CIH病毒,使人们对病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计算机病毒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实际上,病毒是一些人利用计算机软硬件固有的漏洞而产生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程序。因为它与生物医学中的“病毒”具有相同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特征,所以这个术语来源于生物医学中“病毒”的概念。广义来说,所有能导致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根据这个定义,逻辑炸弹和蠕虫可以被称为计算机病毒。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译或插入计算机程序中,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美国学者F-Cohen于1983年演示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病毒程序,并于1989年提出了计算机病毒的狭义定义:病毒程序通过修改(操作)感染其他程序,即修改其他程序,使其包含确切版本或可能进化的版本、变种或其他病毒复制。病毒产生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程3354、传播3354、引诱3354、触发3354、运行3354进行攻击。不外乎以下原因:一个玩笑,一个恶作剧;个体的复仇心理;用于版权保护;特殊用途等。
什么是电脑病毒
或编译并插入计算机程序中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称为计算机病毒。它具有破坏性、可复制性和传染性。计算机病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有明确的定义。病毒是指“由编译器插入计算机程序中,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在一般教科书和通用资料中,定义为:是被感染的计算机发出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的缺陷,破坏计算机数据,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计算机病毒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大卫杰罗德的科幻小说中,当时H.A.R.L.I.E .就是其中之一。最早的科学定义出现在198:年弗雷德科恩的博士论文《计算机病毒实验》,“一种可以将自身(或被进化)注入其他程序的计算机程序”,启动区病毒,宏。计算机病毒有以下特点:寄生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中。这个程序执行的时候病毒会有破坏性,但是在这个程序启动之前不容易被发现。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不仅具有破坏性,而且具有传染性。病毒一旦复制或变异,其速度让人防不胜防。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在生物学中,病毒通过感染从一个有机体传播到另一个有机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大量繁殖,被感染的生物会出现症状甚至死亡。同样,计算机病毒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从被感染的计算机传播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被感染的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使计算机网络瘫痪。与生物病毒不同,计算机病毒是一段人工编译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这个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可以执行,就会搜索其他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己的代码插入其中,从而达到自我复制的目的。只要一台电脑被感染,如果不及时处理,病毒就会在这台电脑上迅速传播,大量的文件(通常是可执行文件)都会被感染。被感染的文件成为了新的感染源,然后病毒会通过与其他机器交换数据或者通过网络联系的方式继续感染。正常的计算机程序一般不会把自己的代码强行连接到其他程序上。但是,该病毒可以强制自己的代码感染所有符合其感染条件的未感染程序。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感染其他计算机,如软盘和计算机网络。当您在一台机器上发现病毒时,这台机器上经常使用的软盘已经感染了病毒,并且连接到这台机器的其他计算机也可能感染了病毒。传染与否是判断一个程序是不是计算机病毒最重要的条件。病毒程序可以通过修改磁盘扇区信息或文件内容并将其自身嵌入其中来感染和传播病毒。嵌入式程序称为主机程序;潜伏有些病毒就像定时炸弹。这是事先设计好的,什么时候让他们进攻。比如黑色星期五病毒,在预定时间之前根本检测不出来。当条件满足时,它会突然爆炸,破坏系统。设计良好的计算机病毒程序通常不会在进入系统后立即攻击。它可以隐藏在法律文件中几周或几个月甚至几年来感染其他系统而不被发现。潜伏期越好,它在系统中存在的时间越长,病毒的感染范围就越大。
潜伏性的第一种表现是指病毒程序如果没有专门的检测程序是无法被检测出来的,所以病毒可以在磁盘或磁带中悄无声息的隐藏几天,甚至几年。一旦时机成熟,它们就会到处滋生蔓延。
,继续为害。潜伏性的第二种表现是指,计算机病毒的内部往往有一种触发机制,不满足触发条件时,计算机病毒除了传染外不做什么破坏。触发条件一旦得到满足,有的在屏幕上显示信息、图形或特殊标识,有的则执行破坏系统的操作,如格式化磁盘、删除磁盘文件、对数据文件做加密、封锁键盘以及使系统死锁等;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破坏性 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通常表现为:增、删、改、移。可触发性 病毒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称为可触发性。为了隐蔽自己,病毒必须潜伏,少做动作。如果完全不动,一直潜伏的话,病毒既不能感染也不能进行破坏,便失去了杀伤力。病毒既要隐蔽又要维持杀伤力,它必须具有可触发性。病毒的触发机制就是用来控制感染和破坏动作的频率的。病毒具有预定的触发条件,这些条件可能是时间、日期、文件类型或某些特定数据等。病毒运行时,触发机制检查预定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满足,启动感染或破坏动作,使病毒进行感染或攻击;如果不满足,使病毒继续潜伏。病毒往往会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弱点进行传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是防病毒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完美的系统是不存在的,过于强调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将使系统多数时间用于病毒检查,系统失去了可用性、实用性和易用性,另一方面,信息保密的要求让人们在泄密和抓住病毒之间无法选择。病毒与反病毒将作为一种技术对抗长期存在,两种技术都将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得到长期的发展。转自 百度百科
著名电脑病毒名称有哪些
“爱虫”病毒、CIH病毒、Happy 99螟虫、木马病毒、黑客病毒、脚本病毒、宏病毒、后门病毒。1、“爱虫”病毒。该病毒通过Microsoft Outlook电子邮件系统传播的,邮件的主题为“I LOVE YOU”并包含一个附件。一旦在Microsoft Outlook里打开这个邮件,系统就会自动复制并向地址簿中的所有邮件地址发送这个病毒。“爱虫”病毒为一种蠕虫病毒,可以改写本地及网络硬盘上的某些文件,染毒以后邮件系统会变慢,并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系统崩溃。2、CIH病毒。一个纯粹的Windows 95/98病毒,通过软件之间的相互拷贝、盗版光盘的使用和Internet的传播而大面积传染。CIH病毒发作时将用杂乱数据覆盖硬盘前1024K字节,破坏主板BIOS芯片,使机器无法启动,彻底摧毁电脑系统。3、Happy 99螟虫。一种自动通过Email传播的病毒,如果单击了它,就会出现一幅五彩缤纷的图像,许多人以为是贺年卡之类的软件。它将自身安装到Windows下并修改注册表,下次启动时自动加载。自此病毒安装成功之后,发出的所有邮件都会有一个附件——Happy 99.exe,如果收信人单击了此文件,那么电脑就会中毒。4、木马病毒、黑客病毒。木马病毒其前缀是:Trojan,黑客病毒前缀名为Hack。木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系统并隐藏,然后向外界泄露用户的信息,而黑客病毒则有一个可视的界面,能对用户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木马、黑客病毒往往是成对出现的,即木马病毒负责侵入用户的电脑,而黑客病毒则会通过该木马病毒来进行控制。现在这两种类型都越来越趋向于整合了。5、脚本病毒。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cript。脚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使用脚本语言编写,通过网页进行的传播的病毒。脚本病毒还会有如下前缀:VBS、JS(表明是何种脚本编写的),如欢乐时光(VBS.Happytime)、十四日(Js.Fortnight.c.s)等。扩展资料电脑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在生物界,病毒通过传染从一个生物体扩散到另一个生物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它可得到大量繁殖,并使被感染的生物体表现出病症甚至死亡。同样,电脑病毒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在某些情况下造成被感染的计算机工作失常甚至瘫痪。只要一台计算机染毒,如不及时处理,那么病毒会在这台电脑上迅速扩散,电脑病毒可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如软盘、硬盘、移动硬盘、计算机网络去传染其他的计算机。在一台机器上发现了病毒时,往往曾在这台计算机上用过的软盘已感染上了病毒,而与这台机器相联网的其他计算机也许也被该病毒染上了。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判别一个程序是否为电脑病毒的最重要条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脑病毒防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病毒
上一篇:杀人犯,姚常凤(聂树斌)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