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海啸,2004年印尼海啸事件(中国地震带)

摘要: 海啸是什么?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波浪,通常由海底地震引起,震源在海底以下50公里内,震级为里氏6.5级以上...

海啸是什么?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波浪,通常由海底地震引起,震源在海底以下50公里内,震级为里氏6.5级以上。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 ~ 800公里,几个小时内就能穿越海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能传播数千公里,能量损耗小;在浩瀚的海洋中,波高不到一米,但到了沿海浅水区,波长变短,波高急剧增大,达到几十米,形成能量巨大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和波浪特征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和冰墙每隔几分钟或几十分钟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土地,夺走生命和财产,破坏力极大。全球海啸区域与地震带大致一致。局部海啸:大部分海啸是局部海啸或局部海啸。由于当地海啸距离地震海啸发源地和受灾的沿海地区比较近,海啸波到达海岸的时间也比较短,只有几分钟,有时几十分钟。在这种情况下,海啸预警时间较短或根本没有预警时间,往往会造成极其严重的灾害。

海啸是什么?

什么叫海啸?

什么是海啸?

关于海啸

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怎么回事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水下滑坡、崩塌等引发的波长达数百公里的巨大海浪。它在沿海地区的表现是海水突然上涨,形成“水墙”。伴随着巨大的隆隆巨响,它瞬间侵入沿海陆地,吞没肥沃的土地和城镇村庄,然后海水突然退去,或先退,有时反复,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在海啸波到来之前,当地的海啸往往伴随着强烈的地震或地震灾害。中国也是一个风暴潮灾害多发的国家。历代都把风暴潮和地震海啸的异常潮位混淆为海啸、海溢或大潮等。近20年来,我国学术界决定将风暴和地震引起的潮位异常分别称为风暴潮和海啸。此外,有时,天文、风暴、地震等引起的潮位异常引起的沿海地区洪涝灾害统称为“潮汐灾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谓的潮汐灾害习惯上是指风暴潮灾害。海洋中部海啸源头附近的水面最初上升只有1到2米。这种海浪在深海中迁移时,波长可达几十到几百公里,周期可达200分钟,最常见的是知八分,传播速度近1000公里/小时。因此,海啸不会在深海造成灾难,甚至很难探测到这种波动。然而,当海啸波进入大陆架时,其深度急剧变浅,能量集中,导致其振幅增加。如果大陆架非常狭窄,从海面到海底几乎同速度的海啸波携带巨大能量到岸边或港湾,波高突然增大。此时可能会出现振幅20-30米的巨浪,并导致波峰回滚。这个巨浪冲到那里,那里一片废墟,正是在这些地方,海啸成了对生命的最大威胁,成了可怕的自然现象。1960年5月,智利中南部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巨大海啸,造成数万人死亡和失踪,沿海所有码头瘫痪,200万人无家可归。这是世界上最大、最严重的海啸灾难。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