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北京灭门案,北京男子杀害一家六口(北京连杀8女凶杀案)

摘要: 北京 灭门案 简单来说就是北京大兴区的一个普通家庭。杀人犯,内向。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母对他...

北京 灭门案

简单来说就是北京大兴区的一个普通家庭。杀人犯,内向。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母对他非常严格。娶了老婆后,老婆在家里很强势。我不喜欢我老公的内向和软弱。总是训斥他。在谋杀发生的那天,凶手喝醉了回家。我以为又要被家人骂了。于是心里爆发了长期的怨恨。先是打电脑打死了妹妹,然后是睡觉的老婆和父母。据凶手说,这家人死了,孩子就没人管了。所以他用刀杀了自己的儿子。然后逃到海南。

北京 灭门案

北京大兴灭门案回顾:心理扭曲,怒杀全家! 后来怎样?

案件背景案件发生在2009年11月23日,北京市大兴区。大兴区黄村镇人李磊,杀了一家六口,除了他自己。2009年11月28日在三亚被逮捕,2011年9月16日被执行死刑。是什么让李磊把屠刀砍向自己一家六口,全家都不放过。请让边肖带领你走进北京大兴的案件,找出案件背后的真相。人物李磊,男,北京市大兴区人,家中长子,父母都是农民。李磊从小到大,父母对他要求很严,除了打骂,没有心平气和的和李磊沟通讨论过。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父母已经习惯了这样对待他,他唯一的妹妹对他的态度也很不好,看不起这个哥哥。李雷做了很多工作,他的妻子王美玲也是在工作中认识并爱上了他。婚后,李磊在大兴区西红门附近经营一家餐馆。后来因为大兴区老家拆迁,拿到了600多万拆迁款,所以家里比较富裕。事发后,李磊晚上回家是有限制的。他的妻子对他很严格,必须在晚上10点前回来。如果他迟到一分钟,他将被他的妻子折磨。事发当天,李磊一家还出去吃了婚宴。在外面的时候,李磊的父母一点都不给这个结了婚的儿子一点面子,一直在批评李磊。李磊似乎早就习惯了这种批评,没有回应。当天晚上,李磊回家后,妻子并没有管他去了哪里,只是让李磊拿出资产帮她投资。也许是多年情感的积压。李磊爆发了,拿出之前买的刀,直接砍向妻子,妻子没出声就被砍死了。此时的李磊已经被仇恨所支配。看着妹妹的房间,他慢慢地走着。不久后,妹妹被他残忍杀害。在杀死妹妹的过程中,父母听到声音,急忙跑出屋外去看,却看到儿子拿着一把血淋淋的长刀向他们走来。不久,我的父母也被李雷杀害。李磊杀了完美人后冷静了下来。他觉得这件事已经做了,不能留任何余地,就杀了没上过两所小学的儿子。他默默地在客厅里坐了很久,他并不后悔。24日晚,李磊开始乘车离开北京,直到28日,李磊在三亚被抓获。庭审:2010年8月12日,北京市人民法院判处李磊死刑,李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2011年9月16日,李磊被执行死刑。犯罪原因与网络猜想。直到李雷被执行死刑,李雷也没有说出杀人的原因。他只想尽快离开这个世界。通过李磊所经历的,李磊杀人的主要动机是家庭矛盾和父母管教的缺失。他和父母感情不深。他小时候有爷爷奶奶陪着。父母只会骂他,从来不会鼓励这个男人。妻子结婚后,加入了他父母的阵营,他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站不下去了。也有很多帖子说他杀全家的真正原因是李磊的父亲捡骨灰,让他受不了这个家,所以把全家都宰了。说到底,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管教,但管教的方法不是一味的批评、批评和鼓励。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互相尊重,这样家庭才能幸福。

北京昌平灭门案

没那么简单。听说有家庭伦理问题。

北京大兴灭门案:一家六口遇害,凶手却是男主人,被捕面带微笑,结果怎样?

都说人的一生是由童年和后来的经历塑造的。如果童年不快乐,不完整,就很难有完整的人格。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幸运的人可以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却在用一生治愈童年。2009年11月23日,北京发生了一起著名的杀人案,一家六口惨遭杀害,最小的受害者不满2岁。然而,经过调查,谁也没想到,做出这一切非人行为的凶手,竟是这个家庭的男主人。令人费解的是,被抓后,他没有反抗,甚至还笑了。显然,杀人让他感到轻松。这也引起了全社会的质疑和恐惧。他为什么一副轻松的样子杀了自己的家人?1.被驳回的李磊命案凶手名叫李磊,1980年12月3日出生。作为一个农村家庭的独生子,长孙李磊自然是家庭的重要成员。可惜他出生后,父母关系每况愈下,经常爆发争吵。当李雷两岁的时候,他的父母离开了家,他被留给他的祖父母抚养。七岁之前,李磊作为留守儿童的童年还是幸福的。当他七岁的时候,一切都变了。他失散已久的父母突然回家来接他,离开了熟悉的爷爷奶奶。李磊一开始不适应。更糟糕的是,他的父母已经有了一个新妹妹。李雷从小被宠坏了,养成了许多坏习惯。在妹妹聪明的背景下,父母自然打骂她。父母都是脾气暴躁的人,手不重要。李雷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从表面上看,我妹妹只是在装聪明。偷偷的,姐姐经常告诉父母。有时候,李蕾明明没做错什么,却因为姐姐会挨打。李磊觉得自己当时在家里就像个外人,父母和姐姐才是一家人。这种煎熬持续了十年。17岁时,李磊高中毕业,具备了离家的条件。简单收拾行李后,他拿着身份证逃离了这个炼狱般的家。去了外地,李磊很幸运没有被人贩子拐走,反而。

因为他做事灵活,头脑也聪明,很快赚到了钱。他有了一份工作,认识了一大堆朋友,也是在这个时候结识了自己的妻子。二、短暂的和平生活李磊的妻子王美玲是一个性格跟他完全相反的女人,李磊因为长期受到殴打,沉默寡言,因为亲人的伤害导致心灵封闭,而王美玲则从小生活在一个开明的家庭,为人很自信开朗。在人群中,王美玲永远都是最中心的那个,李磊为此深深受她吸引。很快,他们就在一起,随后火速结婚,有了一个孩子。很快,李磊带着王美玲回家了。虽然阔别多年,家里的人对李磊那是相当陌生,也为他当初的不告而别很生气,但毕竟李磊事业有成,有妻有子,能帮衬家里。重逢过后,两家人搬到了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勤劳能干的李磊和王美玲开了几家店面,又再生了一个儿子,一家七口人,十分幸福美满。然而,这个表面上和谐的家庭暗地里蕴含着深深的危机。此时,距离李磊悲惨的童年已经过去了20年,但这些记忆仅仅只是被隐藏了起来,它们并没有消失。敏感的李磊仍然觉得自己在新的家庭中不被重视。妻子性格外向,和家里人打成一片,熟悉之后,每当家里产生矛盾,妻子都和家里人站在一边一起攻击他。明明他也很辛苦,明明他才是一家之主,但是,他在这个家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三、回到原点的灰暗灵魂导火索是因为拆迁而分到家里的600万块钱。李磊明明是一家之主,但钱到手了,父母说要来买新房子,妻子王美玲说用来做投资,孩子再说能不能给自己买新衣服新玩具,妹妹也说能不能给自己买新首饰。每个人都在计划这一笔本来属于李磊的钱要怎么给自己花,没有人没有一个人过问他的意见。李磊觉得,在这个家里自己生活得要窒息了。某一天,他从午夜和狐朋狗友喝酒喝到凌晨三点,回到家里之后,发现家里人都在安心睡觉,没有一个人关心他去哪。也许是酒意助长了不理智的行为,也许是长久压抑的矛盾在这一刻全部爆发,李磊拿起了一把菜刀,他砍死了妻子,砍死了从小到大一直挤兑自己的妹妹,砍死了对自己使用暴力的父母。最后他站在两个孩子的床前想了很久,觉得反正自己也要被抓,他们没有人照顾,就一起带走吧。最终,一家六口人惨死在李磊的刀下。这一起惨案震惊了所有北京市民,之后,警方出大警力在全国各地搜捕,找到李磊的时候,他正在一家酒馆里喝酒,脸上能看到的只有轻松和惬意。困扰了他将近20年的家庭,终于被他亲手毁灭。这个结果也许在他17岁离家那年开始就已经注定。法庭上面对指控李磊沉默着全部承认,在2011年9月16日,李磊被依法判处死刑。四、治愈与毁灭分出岔路两条家庭,似乎在李磊心中一直是一个冰冷的词汇。家人对他只有忽视,因为他格外沉默的性格,即使后来和妻子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他仍然习惯于封锁自己。也许同床共枕十几年的妻子也不一定了解他在想什么,而能够下手砍死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也足以证明,他和儿子的关系也并不好。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太过深远,也不知九泉之下的爷爷奶奶看到李磊如今的模样,内心会作何感想?塑造一个完整的人格所需要的教育实在太多,从小就不被爱的人,一定不会再长大之后去爱别人。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王美玲过分张扬的性格正好如一团火焰,闯入李磊沉默无声的世界,然而从这个时候开始,这团火已经注定会将不懂得抗拒的李磊燃烧殆尽。击败李磊的,不是那600万块钱的归属,而是从旧的家庭走到新的家庭仍然改变不了的、似乎将永远持续下去的——他人的忽视和孤独。出事之后,所有的朋友都不知道他逃往哪里,他没有选择去任何一个他熟悉的地方,只是漫无目的地满世界逃亡。警方审讯他的时候,他说,我觉得真不公平,家里所有的钱都是我赚的,但好像他们并没有把我当成一个人。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尊重与平等,都是太过重要的东西。假如在小的时候,父母并没有那么严厉的打骂他,而妹妹也没有动辄捉到他的小错,就去向父母告状;假如后来,李磊和妻子王美玲产生家庭矛盾的时候,但凡选择一次和解;假如两个孩子不是只把沉默寡言的李磊当成提款机,而是多和父亲交流一下感情,也许都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然而李磊实在太过于沉默,连杀人都没有为自己辩解。走到今天,他已经没有办法回头。人格的缺失,早已没有办法通过童年之后的日子来弥补,父母的击打,在他的童年种下了暴虐的因子。父母随意的离开告诉了他家庭的脆弱和冷漠,他对待自己的孩子就像父母对待小时候的他一样。性格只是命运的另外一个代名词。这次惨案,是被所有东西一点一滴塑造起来的。他自己也许在后来的时间里想过要抵抗,但是浮于表面,仅仅只是徒劳。潜意识里,李磊不相信父母,不相信亲人,不相信妻子,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人拥有被塑造和塑造自己的能力。纵然拥有悲惨的童年,也不能作为犯罪的借口。只是在挽救自己的复杂努力和选择毁灭的痛快之中,李磊选择了一条通往死亡的捷径。一家六口灭门的惨案,无论对于受害者还是对于凶手来说,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悲剧已然发生,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从小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有多么的大,可以说一个生命的诞生往往伴随着父母身上更大的责任的出现。但现实是有些情况是无法选择的,就像东野圭吾著作《时生》里的一句话“悲观也没用。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所以调整心态,努力生活才是我们应该去选择,并为之付出一生的事情啊。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