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山,普洱茶十大山头排名榜(云南普洱茶十大排名)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15 02:13:47
古六大茶山是指哪六座山?
六大古茶山分别是悠乐、戈登、益邦、茫芝、漫转、易武。益邦是最著名的贡茶。自清朝雍正年间,益邦曼松茶被选为贡茶。每年都要进贡。曼松茶品质高,口感丰富,香气好,丰满度极佳。有贡茶之称,益邦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当时成为普洱茶的集散地。那时候的义乌还没有亿邦繁华。清朝末年,动荡不安,土匪横行,义邦地处偏僻,茶人不敢进山卖茶,义邦逐渐衰落,茶叶集散地逐渐移至义武,这是义邦衰落的开始。清代中期是格登茶山的兴盛时期,茶园总面积达6000多亩,茶叶产量达100多吨。可见格登茶山曾经繁华一时。咸丰年间,茫芝茶山的民族争斗蔓延到了格登茶山。战争使格登茶山的人口大大减少,格登老寨的大部分居民都搬走了。茫芷茶山至少在元代就有一片茶园。茫芝茶山脚下的曼赛村、苏堤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几千年前,少数民族在茫芝茶山生活和种植茶叶,历史非常悠久。明末大陆商人进入茫芝茶山卖茶。清康熙初年,茫芷茶山的牛滚塘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悠乐古茶山种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清朝雍正年间(1729年),普洱府在基诺山设置了管理古“六茶山”的悠乐同治,并派500名士兵驻防。清朝末年,古茶园面积约一万亩,历经沧桑,至今大多被毁。古茶园荒芜面积达到70%以上,全乡现有古茶园仅占地2900多亩。延伸资料:古六茶山的特点是:土壤养分积累快,分解利用快,有机腐殖质含量高,土壤有机质4.5%以上:土壤渗透性好,含水量中上,有机质含量高;此外,在湿热作用下,土层因浅而深,侵蚀少。能为茶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养分充足,根深叶茂。古六茶山的大叶茶,芽叶厚、毛大、嫩度强,是制作普洱茶的好原料。但小叶茶叶扁、软、色绿、毛长、嫩度强、透明度高,极其适合做绿茶和普洱茶。六大古茶山的茶叶以小叶种为主,芽头小,条索短细,汤色黄绿,叶色黄绿,味苦淡,苦中带甜,苦中带涩,汤质饱满。回甜快而长,香气明显。因为比山野长,环境好,山野韵好,杯底香。上颚甘微甜,微苦,舌中后部苦中带甜。来源:百度百科-古六茶山
云南的六大茶山都哪六个?
六大茶山泛指云南茶或普洱茶的六大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据史料记载,关于六大古茶山,众说纷纭。早在1957年11月至12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就组织专业茶叶调查队对六大古茶山进行了认真的实地调查。现在澜沧江也有六个茶山,分别是戈登、益邦、芒枝、曼布里克、曼撒(伊吾)、悠乐(基诺族)。长江外六大茶山:南诺、南桥、梦松、景迈、布朗、八达之说。清朝光绪年间绘制的《思茅厅界图》地图显示,古代“六大茶山”都在澜沧江两岸。悠乐茶山现在在景洪市,其他五个茶山在勐腊县。其中,曼萨是在戈登义乌乡,芒直,曼布里克
1.南诺:南诺茶山位于勐海县东北部,屹立在流沙河东岸。在傣语中,南诺是竹笋酱的意思。2.南桥:南桥茶山现在也被称为勐遮古茶山。勐遮是勐海县最大的平坝。1570年隆庆明朝第四年,第12版设立时,第一版为《梦哲》、《静真》、《梦翁》。1927年,这里建了一个县,当时叫五福县。三年后改称南桥县,南桥古茶山因此得名。1958年11月,南谯县(后改称勐遮县)与勐海县合并,改为勐遮区。3.勐宋:勐宋茶山位于勐海县东部,东与景洪市接壤,南与勐海的格朗河乡接壤,西南与勐海镇接壤,北与勐阿镇接壤。勐宋是傣语地名,意为山与山之间的平坝。4.景迈茶山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城东南70公里的惠民乡。5.棕色:棕色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80公里,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布朗山是布朗族的主要居住区,总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布朗族是古濮人的后裔,据说是制茶的祖先。6.八达:八达茶山位于勐海城西58公里处。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