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科洛夫斯基,格列奇科(瓦西里·索科洛夫斯基)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13 19:04:58
索科洛夫斯基的《军事战略》
(《军事战略》勇士出版社,1980年版)索科洛夫斯基元帅对未来战争形势的分析:“就武器而言,未来世界大战首先是火箭核战争,而这种战争的基础是所有军种,首先是战略火箭军和导弹核潜艇,广泛使用火箭核武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强调战略进攻,否定战略防御,主张先发制人,首先用战略核武器实施毁灭性核突击,力争在战争初期实现主要战略目标;改变以陆军为基础的各军兵种协同作战原则,认为实施大规模火箭核突击是现代条件下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强调各军兵种都要争取火箭核武器的优势,贬低常规力量和武器的作用。在索科洛夫斯基军事理论形成的这一阶段,苏联开始从事全球扩张活动,谋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称霸世界。
瓦西里丹尼洛维奇索科洛夫斯基的军事经历
克莱勃斯与崔可夫是怎么回事?
第八军司令部。崔可夫元帅还没坐下,政治部值班员就表情严肃地走过来:“司令,紧急呼叫。”崔可夫走进电话间,拿起了话筒。第四近卫步兵团司令中将格拉祖诺夫的声音传了过来。电话里,他激动得几乎不允许别人插话,报告道:“指挥员通知,有紧急情况!”“快说!””一名德国中校举着白旗来到了近卫步兵第35师102团的面前。他还带了一封信给苏联最高统帅部。这个人要求马上把他送到总部,以便传递这份文件。现在他被留在师司令部,带着德国最高统帅部的国书。他还要求指定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越过前线的地点和时间。”“我明白了,”崔可夫回答道。“请告诉他,我们准备接待军事特使。让他带着军事特使穿过他来的路线。”“我马上通知分部。”格拉祖诺夫说。崔可夫补充说:“停止在这一带射击,准备接待军事特使,请师里派中校到我前线指挥部,我马上就到。”崔可夫立即意识到德国投降的日子就在眼前。但他做了各种安排,防止德国人耍各种花招。他礼貌地向政治部和来宾道歉,并做了必要的安排,驱车前往前线指挥部。根据崔可夫司令的指示,集团军参谋长别尔亚夫斯基建立了可靠的通信,并指示集团军情报处的几名参谋和翻译立即赶往崔可夫。深夜,崔可夫和他的副官静静地等待着德国军事特使的到来。经过漫长的等待,两位作家和诗人来到了这个谈判室,他们准备抓住这一历史性的一幕。5月1日的早晨已经悄然而至。3点55分,门终于开了。德国陆军参谋长克雷布斯走了进来。他仍然穿着整洁的普通服装。这个人中等身材,体格中等。朱可夫元帅在柏林城门口的白俄罗斯第一军司令部下达了作战命令。健壮,剃光了头发,脸上有几处伤疤,脖子上挂着一个铁十字架。和他们一起的还有第56坦克军的参谋长,总参谋部的一名上校参谋和一名翻译。克莱博斯过去常常行一个法西斯式的举手仪式,然后将他的军牌交给崔可夫。崔可夫静静地等待着军事特使的进一步表现。崔可夫还没来得及说话,那人先做了一个声明,他带着一种不甘受辱的神情说:“我想告诉你一件非常机密的事情。你将是我第一个通知的外国人。4月30日,希特勒已经自杀,自愿离开了我们。”崔可夫心中一惊,他真的不知道发生了这种事。但是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不管事情有多大,他都要冷静。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崔可夫将军(左二)在司令部和他的将军们一起制定作战计划。这时,希特勒的陆军参谋长等待着崔可夫激动的神色,而崔可夫不慌不忙地说:“这件事我们已经知道了。”回答这句话时,崔可夫脸上没有任何奇怪的表情。而这个回答,却让克莱博斯感到惊讶和尴尬。他没有想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并没有引起眼前这位将军的多大兴趣。“事情发生在今天15点。”克莱博斯说。崔可夫看了看手表。“还不到五点。”克娄巴特拉又一次尴尬了,曾经威严的将军在胜利者面前显得有些语无伦次。然后他纠正自己:“哦,是昨天,4月30日,15点。”然后克雷布斯宣读了戈培尔给苏联最高统帅部的信,信中说戈培尔有全权与苏联领导人接触。此外,还有两份关于国书和希特勒遗嘱的复印件,上面附有新帝国政府和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的名单。他试图搪塞可能要求他回答的问题。以上内容对苏军来说确实是重要消息,但他们最关心的是德军的彻底投降。
崔可夫直奔关键问题:“这些文件关系到要塞还是整个德意志?”"戈培尔授权我代表整个德国军队发言."“涉及投降吗?”克莱博斯试图避免投降:“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结束战争。为此,有必要使组建以邓尼茨为首的新政府成为可能,新政府将通过与苏联政府谈判解决问题。”“现在你们的国家元首自杀了,也就是承认了以他为首的政权的破产,你们的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又一次谈话后,崔可夫觉得还有一些重要问题需要确定,于是他打电话给朱可夫。并向朱可夫报告了新一届德国政府的成员名单。被俘的德军将领表情各异。“他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朱可夫问道。崔可夫很快明白了朱可夫的意图,于是他对克莱伯斯说:“我们只能就德国向反希特勒联盟投降进行谈判。在这个问题上,苏联、美国和英国的立场是一致的。”“为了满足你的要求,我代表德国请求暂时中止军事行动,以帮助我们在柏林建立新政府。”“你是来测试的,你很清楚这一点。”崔可夫接着说:“停战和协议的问题只能在你们完全投降的基础上解决。你的任何言辞和承诺都不能摧毁反希特勒联盟阵线。”黏土
勃斯说出了他的真实目的:“如果你们占领柏林并且把我们消灭了,那时候德国人就没有可能与你们合作……”崔可夫再次重复了德军彻底投降这个条件,然后向朱可夫报告:“看来克莱勃斯此行不是来谈判的,而是想同我们的政府搞和谈,从而争取时间。我们还要继续进攻,直到他们投降为止。”朱可夫在电话里继续强调了使德军彻底投降的主张。崔可夫实际成了苏军的谈判代表,按照朱可夫的旨意继续逼迫德军投降:“将军,我知道您打算告诉我们,你们将继续作战,但是我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您,这样只能增加无谓的牺牲。”几秒钟后,克莱勃斯还想进行反击:“我们将战斗到最后一人。”崔可夫哈哈大笑起来:“将军,我想像不出,你们还将拿什么兵力来进行战斗。我们正等待着你们的彻底投降。”克莱勃斯不敢违抗戈培尔的旨意,可是崔可夫又丝毫不让步。崔可夫对这种不诚实的谈判有些厌倦了。他一抬手腕,表已经指向了凌晨5点,决定不再跟这位军使兜圈子了。他便把最新的消息告诉了克莱勃斯:“您的军队已经在投降,成千上万的官兵做了俘虏,而此刻您还在坚持停战和进行和平谈判。”“在哪里?”克莱勃斯抽动了一下身子问道。“到处都有!”崔可夫果断地答复着。“他们没有命令是不会投降的。”“是我们的军队以勇猛的进攻逼迫他们投降。”1945年5月4日,德国冯·弗里德堡海军上将在汉堡附近向蒙哥马利元帅无条件投降。接着,崔可夫向军使通报了英美拒绝同希姆莱单独谈判的决定,并告诉克莱勃斯,让他们不要寄希望于英美,美苏英在德国无条件投降的问题上立场是一致的。朱可夫来电话了。崔可夫详细地汇报了谈判的情况。朱可夫指示要继续坚持自己的立场,绝对不能对德军抱有任何幻想。崔可夫此时正急切地等待着莫斯科的指示,他利用德国军使架设了一条通往帝国办公厅的专线,然后命令全体部队做好最后攻取蒂尔加滕花园区的准备。克莱勃斯十分狡猾,一直咬着要苏军同他们的所谓新政府进行停战谈判不放。维持一昼夜的谈判毫无进展。5月1日的清晨已经来临,天色大亮,谈判还没有最后的结果。这时,第28集团军军长雷诺夫中将用电话报告崔可夫,告诉他4时30分德军曾约定苏军一名军使去动物园东北角与德军军使再次会面。别尔谢涅夫少校被指定为苏军军使,在谈判地点,他义正词严地重申,德国人必须无条件地投降,否则他们将在24小时之内被全歼。然而德军守备力量早已发生了分裂,一批主降,一批死抗。事情趋于复杂。前来谈判的克莱勃斯一直咬定新政府的地位,崔可夫寸步不让。一阵夹着尘土的车声,朱可夫的副手索科洛夫斯基将军来了。他向第8集团军指挥部和德国军使喊道:“不投降就不会有新政府,这一点请转告你们的上司,我们等着你们投降。”他接着说:“我们不想消灭德国人民,但是我们不允许德国法西斯的存在;我们不打算打死德国社会党成员,但是应该解散这一组织。新政府应该在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索科洛夫斯基代表方面军谈了苏军的主张。克莱勃斯依然以自己不能决定德军的最后命运为由辩解着。索科洛夫斯基接着强调说:“你们投降后,可以宣布新政府成立。届时,我们将在柏林把一部新电台交给你们,你们可以同我们的盟国取得联系。我们还可以为你们提供汽车和通信联络。”克莱勃斯明知等待着他的下场,他不再坚持自己的主张了。第8集团军与德军帝国办公厅的电话架通了。克莱勃斯还在崔可夫指挥所里。他向办公厅通了话。办公厅请求苏军让克莱勃斯回去。苏军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克莱勃斯在电话里重读了一遍苏军提出来的投降条款:1.柏林投降。2.所有投降者都交出武器。3.保证官兵生命安全。4.治疗德军伤员。5.为用电台与盟军谈判提供方便。第三帝国领导人不同意投降。邓尼茨仍然试图加速东西方的分裂。在他看来,没有比这种方法更能拯救德国了。签字仪式后艾森豪威尔与其他将领在一起。所以,在东线,他们的士兵与苏联红军进行着殊死的战斗。而在西线,一看到盟军就立即投降。德国的居民也纷纷逃向西部。他相信,由于希特勒的死,西方肯定会把德国看成一个反对共产主义的堡垒。邓尼茨知道,艾森豪威尔不会只接受在西线的全面投降。因此,他试图通过向盟军远征军最高司令部投降,而在东线继续作战来达到同样的目的。蒙哥马利同样得到了这种暗示。他正面的德军告诉他,他们不但想让第21集团军下面的德军投降,还想让德国东北部与苏军作战的德军向英军投降。艾森豪威尔觉察到德军的阴谋。他命令蒙哥马利拒绝后一条建议。同时,艾森豪威尔让蒙哥马利告诉德军,如果出现较为全面的投降,他将和在场的苏联代表一起,安排较为正式的受降仪式。遭到拒绝的邓尼茨,继续抱有希望。他想,西方盟国不会拒绝德国这个虽然暂时失败,但一段时间后仍然会强大起来的伙伴。5月4日,邓尼茨派汉斯·冯·弗里德堡海军上将,带着指示到盟军最高司令部,安排在西线的德军残余部队的投降事宜。艾森豪威尔再次要求在东线、西线全面投降。他还邀请苏联驻盟军最高司令部的联络官苏斯洛马洛夫将军一起参加谈判。艾森豪威尔让助手告诉弗里德堡,他拒绝在无条件投降之前会见任何德国官员。弗里德堡则回答说,自己没有权力签字。在盟军的压力下,弗里德堡只得打电话给邓尼茨,请示批准在投降书上签字。邓尼茨没有批准弗里德堡的请示,相反,他做了最后一次努力来分裂盟国。他派德军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上将到兰斯安排在西线投降。约德尔告诉盟军,德军愿意,而且非常迫切地希望尽快向西方投降,而不向红军投降。约德尔还告诉盟军:“邓尼茨将命令所有在西线的残余部队停火,不管盟军最高统帅部如何对待投降协议。”艾森豪威尔让助手警告约德尔,除非在投降书上签字,否则,“将中断一切谈判,并封锁西线,用武力阻止德军和平民向西方移动。”约德尔只得将艾森豪威尔的警告告诉邓尼茨,邓尼茨气急败坏地说:“这纯粹是勒索!”邓尼茨气愤地将约德尔的电报摔到了地上,但是无奈中的邓尼茨,还是给约德尔拍去一封电报:“……海军元帅邓尼茨已经授予约德尔全权按照所提出的条件签字。”
《军事战略》为什么是最震惊世界的书?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出版了军事家索科洛夫斯基的《军事战略》一书。这本书问世,就如同爆炸了一枚核弹一样,立即震惊了世界。这部书之所以为世人瞩目,原因有三:一是其内容,它讲的是怎样使用核武器来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而这是关系全人类命运的大事,自然引起了普遍关注;二是苏联是个保密很严的国家,军界要员突然公开谈论苏军将如何打核战争的观点,当然引起各国的兴趣;三是这部书的作者不是科幻小说家,而是15位苏军将领,主编则是颇具盛名的苏联元帅索科洛夫斯基,可见它反映的是官方观点。因此,它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本书共分八章,涉及军事的各个领域。第一章绪论,阐明苏联战略学同资产阶级战略学的本质区别,以及战略同政治、经济和精神因素等的相互关系;第二章论述帝国主义国家的战略及对未来战争的准备;第三章论述苏联内战时期、和平建设时期和苏德战争时期战略学的发展变化;第四章论述现代战争的性质、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现代武器对战争性质的影响及未来世界大战的特点;第五章论述军队建设,火箭核武器决定军队建设的方向;第六章论述作战方法,未来的战略行动分为四种类型:火箭核突击;陆战场的军事行动;保卫国家后方和军队免遭核突击;海战场的军事行动;第七章论述国家对反侵略战争的准备,包括军队的准备、经济的准备、居民的准备和民防等;第八章论述军队的领导问题。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