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朝代,中国朝代详细列表(中国历史时间轴完整版)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13 06:35:29
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表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朝代顺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吴栋)、西晋、东晋、五湖十六国、南朝(刘崧、小琪、梁肖、陈楠)、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南魏)具体表格如下:表1:表2:表3:表4:引申资料曲:三皇五帝始,姚舜禹传;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为两段;以及春秋战国,统一秦汉;分为三部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南北朝并存,隋唐五代传承;历经宋、元、明、清,帝制王朝在此终结。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每个朝代的建立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国名,也就是朝代的名称。是什么决定了一个朝代的名字?大致有五个原因:来源于部落、部落联盟的名称,来源于最初的卦名和创始人的头衔;起源于创始人原政权统治的地区;起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夏:相传虞曾用名,因为人们习惯称他的政权为“夏”。另据史家老师考证,于西迁大夏(晋南汾月地区)后,其子被称为“夏”。颜少康在伦城(今河南商丘禹城以西)复兴夏朝,恢复了夏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商:相传商族祖契曾助禹治水,被商(今河南商丘南)封为国,后称“商”为其部落(或部族)。唐灭时,以“商”为国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又称殷或殷商。周:周人到了古公的父亲,就迁到了(今陕西岐山)。灭殷后,以“周”为朝名。周初,建都高玉(今陕西省Xi西南),后王萍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高之东,故有“西周”、“东周”之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给我中国历史朝代的演变过程??
1.夏朝(2070- 1600年前)。于霞死后,其子齐称王,由“屈服”变为“家族”。夏杰,虽然既聪明又勇敢,但生性残忍,沉溺于肉欲。武力征服部落,喜出望外,盛气凌人,剥削人民的肥肉和奶油,加剧了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最终,商汤成功伐夏,夏亡。2.商朝(公元前1600- 1046年)。不上朝,攻黄土高原和东夷地区。这些加剧了诸侯的背叛,削弱了商人的力量。岐山地区的周部落休养生息。最后,商周无奈自焚,商贾灭亡。3.周朝(1046-770年前)。一周分为东、西两周。西周这个时候它可以追溯到周宣王时期。在周宣王,土地改革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土地的控制,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遭到大贵族的攻击。然后千亩之战被击败,王玄的南部师被摧毁。到了周幽王,违反了长子继承制,废除了太子,另立一个,引起了太子们的不满。再加上赞美,上演了一场群臣的篝火大戏,群臣怒了。然后,被废黜的太子加入其祖父沈侯,狗戎侵濠井,诸侯未能救,西周灭亡。东洲。东周东移后,大量土地分封给诸侯,控制诸侯的权力完全消失,周朝皇帝沦为傀儡,导致春秋战国。4.秦朝(前221-前206年)。秦末,太子胡亥勾结宦官、宰相夺取皇位,迫使太子辅佐肃自杀。他登基后重用赵高,朝廷内部矛盾激化。外界的担忧。新疆(岭南地区)的扩张使关中人力不足;北匈奴南侵,大部分精锐北停;光武爆发地方起义,陈胜。巨鹿之战,张寒率残部被项羽击败,刘邦试图入关,秦朝灭亡。5.汉朝(前202 -前220年)分东西汉,中间有妃子王莽篡位,不解释。西汉汉武帝把目光放在了领土上,连年征战国外,国力耗尽。霍光死后,我的妃子王莽逐渐掌权。六年,平帝被杀,忠顺子弟自立为帝,西汉被灭。主要是外戚的权力政变。东汉刘秀起,打败王莽,称帝,国号仍为汉。年底,后宫当家。窦太后垂帘听政,都史家族掠夺国库。然后邓太后铲除窦太后,重用宦官外戚,都是为了孤立皇权,使其沦为傀儡。二十年,曹丕称帝,汉朝灭亡。6.三国时期(220 -280年),司马懿夺权,接掌曹魏。此后,司马氏家族为魏立晋奠定了基础,司马燕篡位,魏国灭亡。蜀偏爱宦官黄浩,不勤政,不纳谏。因为荆州的孙吴杀了关羽,蜀吴联盟开始破裂。诸葛亮和姜维常年北上中原(六下祁山,九下中原),耗尽国库,减少军力。邓艾、钟会伐蜀。邓艾绕过蜀前军,奇袭益州(成都)。这个时候国家无军可战,阿斗失陷,蜀国灭亡。吴国政局动荡,国君孙皓荒淫残暴,士气涣散。此时司马燕隔河相望,邀民渡河,疏于服务,在河边扎营训练水师。2979年建业(南京)被攻破,吴被灭。7.晋朝(265 -316年),司马懿夺权,接掌曹魏。此后,司马氏家族为魏立晋奠定了基础,司马燕篡位,魏国灭亡。在西晋,有
9.隋朝前期(581 -618年)进行大规模建设,修建繁华城市,开凿运河;后来,洛阳城建成,皇帝杨迪挥霍国库。军事上,三次远征高句丽,隋朝国力锐减,兵荒马乱,阶级矛盾激化。集团割据,李密、王、窦建德、等带兵。最后,唐高祖攻入了长安城。公元68年,称帝,又被隋朝所灭。10.唐朝时期(618 -907),武则天发动政变。虽然是一周,但是收录在唐朝。安史之乱:政府军事系统被破坏,士兵无地可耕,四处逃亡。公务员制度改革和招聘
兵制,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将权力交给节度使。安禄山与宰相杨国忠不和,联合契丹,突厥等民族攻入长安,夺取洛阳,玄宗出逃,军事力量完全丧失。地方割据。中央薄弱,地方割据,全国混战。为了削藩,中央力量耗损一空。穷兵窦武,加剧阶级矛盾,激化黄巢起义。朱温在镇压起义时崛起,控制政权。907年,篡国,唐灭。11、五代十国(907年-960年)923年,后梁北太原晋王李存勖灭,建立后唐,地方起义。936年后唐被契丹灭(石敬瑭勾结),建立后晋,外族入侵。947年后晋被契丹灭,建立辽,外族入侵。947刘知远建立后汉。951年郭威篡权,建立后周,政变夺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12、宋朝(960年-1279年)北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契丹,宋失去屏障,金人长驱直入。1125年金完颜家族南侵,宋军失败,割地议和。宋朝军事力量大大下降,主战大臣遭挤压。1126年,徽钦宗被掳。1127年,北宋灭。南宋。蒙古铁木真在北方完成大一统,积累了雄厚的军事实力。宋朝军事将领岳飞被杀,岳家军战斗力瓦解。由宁宗理宗开始,丞相都缺少治世之才,有的更是奸佞。1279年,崖山战败,陆秀夫背着八岁的赵昺投海,南宋灭。13、元朝(1206年-1368年)民族矛盾。疯狂扩张实行抢掠屠城;多民族的不平等(蒙古人最高等,由北往南逐渐降低,黄河长江流域的汉族最低等),引起其他民族不满,矛盾尖锐。统治上,因对中原(封建社会)认识不足,政治基础薄弱,失去汉族拥护。地方割据。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等纷纷起兵,天下大乱。后期,因蒙古南移,北方草原部落乘机发展,脱离蒙古。1368年,朱元璋北伐,常遇春徐达等能征善战,攻陷大都改为北平,元顺弟北逃,朱元璋南京称帝。14、明朝(1368年-1644年)经济上因为社会进步,资本主义等萌芽,经济发展明显,需要更多货币政策以防止通货膨胀或紧缩,当时没有这个能力,因此农商业手工业等波动较大,阻碍了生产力进步;连年东征(出兵朝鲜抗倭,鸣梁海战就在这时候),消耗了诸多军事力量;政治上,张居正改革失败,阶级矛盾严重;三大奇案引起政局不稳,百官变动,人才流失。魏忠贤时期,政治极为黑暗腐败,捕杀东林党,党羽斗争加剧,朝政动荡,国库日渐空虚。军事上,袁崇焕回京被杀,失去关宁防线;加上中原地区旱灾严重,无粮可食。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煤山自缢,明灭。15、清朝(1644年-1911年)闭关锁国,禁锢思想,科技进步缓慢;社会制度上,落后列强的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外敌太过强大(八国联军),列强帝国的不断入侵一方面消耗的清军事力量,另一方面不平等条约中割地赔款国库空虚,丧失民族气节,民众大失所望,得不到群众基础拥护。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阶级矛盾爆发。西方思想与传统思想冲击,资本主义救国热情空前高涨,为阶级矛盾。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溥仪退位,清灭。 扩展资料:中国自秦以来,一共出过九个大一统王朝,它们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另外,在分裂割据时期还出过五十几个小王朝,它们是: 1、三国鼎立时的魏、蜀、吴,共三个; 2、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前赵(汉赵)、北凉、夏、后赵、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辽西、代、成汉、前秦、后凉、仇池、后秦、前凉、冉魏、西凉、北燕、后蜀,共二十二个,不止十六个,东晋后灭于桓楚; 3、南朝的刘宋、萧齐、梁、后梁、南陈,共五个; 4、北朝的北魏(含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共三个; 5、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五个; 6、十国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北汉,共十个; 7、西夏、辽、金、西辽、北辽、吐蕃、大理,蒙古,共八个。当然还有很多短暂的地方政权,农民起义政权不被正史承认。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排列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炎黄→尧唐→虞→夏→有穷→寒→夏→商(殷)→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楚→汉【西汉】→新→汉【玄汉、东汉、蜀汉(曹魏、孙吴)】→三国【魏(蜀汉、东吴)、蜀汉(魏朝、东吴)、东吴(蜀汉、魏朝)】→晋【西晋(东吴)、东晋(北魏)】→南北朝【南朝【刘宋(北魏)、南齐(北魏)、梁(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陈(北齐、北周、隋)】、北朝【北魏(刘宋、南齐、梁)、东魏(西魏、梁)、西魏(东魏、梁、北齐)、北齐(西魏、梁、北周)、北周(北齐、陈)】】→隋(陈)→唐→武周→唐→五代【后梁(辽)、后唐(辽)、后晋(辽)、后汉(辽)、后周(辽)】→宋【北宋、(辽、西夏、金)、南宋(西夏、金、大蒙古国、元)】→元(南宋)→明(后金、清)→清(明、大顺)扩展资料:中国朝代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朝”与“朝代”的区别在于”朝”是当时就有的观念;“朝代” 理论也都不是近代学者发明的,也是古代官方为了区分某政权的历史时期所定的既有划分法则。最明显的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个“朝代”很明显不是只一个“朝”,而是由多个不同政权,如晋朝、五胡十六国 、南北朝等“子朝代”组成,而南北朝又分南朝与北朝,南朝的宋、齐、梁、陈则各别都是以“朝”为划分标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朝代
中国朝代历史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约前2029年禹建立夏朝;约前1950年夏王少康消灭有穷国,中兴夏朝;约前1559年商汤于鸣条之战打败夏桀,夏朝灭亡。2、商朝(约前1559年-约前1046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约前1320年商王于盘庚时把都城自奄迁殷,甲骨文和金文得到发展。前1147年商王武乙继位,与巫术作斗争,实行礼制改良。前1046年周武王于牧野之战击败商王帝辛的军队,商朝灭亡。3、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姬发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前771年西夷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周幽王,周平王继位。前770年周平王向东迁都至雒邑,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4、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因秦朝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区分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5、西汉(前202年—8年12月)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前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6、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7、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8、晋朝(266年—402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后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5帝,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9、十六国时期(公元301年——公元460年 )在众多游牧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十六个国家撰写了《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这一时期国家数目远多于16。10、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11、隋朝(581年-618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12、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13、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14、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作赵宋,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15、元朝(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16、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17、清朝(1616年—1912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总计296年。从改国号为大清开始,总计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