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汉代的皇帝,周朝皇帝列表(汉朝皇帝成就排名)

摘要: 汉朝所有皇帝。 汉朝所有皇帝介绍如下表:汉朝(前202-8年,前23 -220年)是秦以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和...

汉朝所有皇帝。

汉朝所有皇帝介绍如下表:汉朝(前202-8年,前23 -220年)是秦以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和东汉,共有29位皇帝,享寿407年。因为皇族姓刘,所以也叫刘汉,是中国最强大的时代之一。秦末,天下大乱。推翻秦朝后,刘邦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战胜利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文帝、景帝推行国家休养政策,首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成功“汉武盛世”;汉高祖宣帝时期,国力达到顶峰,史称“孝复兴”。公元8年,王莽废了西汉末年的皇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新朝,西汉灭亡。扩展资料:西汉简介: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统一王朝,有12个皇帝,享国210年。历史上称为前汉,与东汉合称汉朝。秦末,天下大乱。楚汉之战后,刘邦打败了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定都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称西汉。在很多制度上,西汉继承了秦制度。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商业空前繁荣,史称文化风光之治。简介:东汉(25-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一个统一王朝。传至第八代,有14个皇帝,享国195年,亦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辛莽末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汉朝宗室后裔刘秀乘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汉魏洛阳城遗址),开始光武复兴。东汉时期,三公的权力被大大削弱,尚书台的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和张寒统治时期,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张明统治时期。汉高祖张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后,外戚被消灭。亲政之后,东汉国力达到顶峰,被称为永元盛世。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代

汉朝所有皇帝。

汉朝有几个皇帝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武帝刘邦,终于成子,共12帝。(1)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年)(2)刘英、(前211-前188年)(3)、(前241-前180年)(4)恒(前202-前157年)(5)景帝刘祁萱帝(前91-前49年)(9)刘实、 (75-33年前)(10)刘骜(52-7年前)(11)刘欣(26-1年前)(12)刘戡(9-5年前)东汉(1)光武帝(6-57年前)(2)刘庄(28-75年前)(3)张达(58-88年前)(4)和赵(79-105年前)(5)商刘地龙(105-)刘祖安(105年前) 皇帝刘虹(156-189年)(12)狄咸刘勰(181-234年)楚汉之争后,刘邦正式称帝,因为他曾经是项羽。 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后来的史家不承认新朝和宣汉的正统性,所以一般都把它们并入汉史。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拥有洛阳

汉朝共有29位皇帝,依次是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辉、汉高祖刘韶、汉高祖邵力卡、汉高祖刘恒、汉高祖刘启、汉武帝、汉高祖、汉高祖、汉高祖刘和汉高祖和汉宣帝。刘石、刘骜、刘鑫、刘戡、刘英、刘秀、刘庄、刘强、刘钊、刘龙、刘虎。刘一、刘保、刘冰、刘缵、刘智、刘虹、刘边、刘勰。1.刘(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生于凤仪(今江苏徐州凤县街)。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军事统帅,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创者之一,为汉民族的发展和中国的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出身农家,思想开放,不务正业。秦之初,授沛县泗水亭长官,释放俘虏,死于茫荡山。陈胜起义后,三千子弟聚集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投奔名将项梁,任义县县令,封为武安侯,掌管义县兵马。驻扎在坝上的军队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灭秦。废秦苛法,立三规收买人心。鸿门宴后,封他为汉王,统治巴蜀和汉中地区。楚汉战争前期,屡败屡战。能善用人,讲究虚心纳谏,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积极整合力量对抗项羽,最终杀死西楚霸王项羽,赢得楚汉之战,统一天下。即位于定陶泔水之阳,后定都长安,建立西汉。相继消灭韩信,

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 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建章立制,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兵员归家,豁免徭役,重农抑商, 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秩序。安抚人民生活,奠定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外和亲匈奴,开放边境关市,积极缓和汉匈关系。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2、刘弗陵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即汉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少子,赵婕妤(钩弋夫人)所生。汉昭帝即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袭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就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治国理念等问题召集贤良文学讨论,会后罢除榷酒(酒类专卖)。元凤元年(前80年),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专任霍光,进一步改革武帝时制度,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因内外措施得当,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得以扭转,“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元平元年(前74年),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3、刘秀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东汉王朝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九世孙。西汉建平元年,生于陈留郡济阳宫。适逢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作为汉室宗亲,随兄刘演起兵于南阳郡,号“舂陵军”。更始三年(25年),公开决裂更始政权,即位于河北鄗县南千秋亭,尊奉汉元帝为皇考,光复汉室,定都于洛阳。经过长达12年统一战争,灭亡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结束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平定动乱之后,励精图治。政治上,改革官制,整饬官风吏治,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中元二年(57年),驾崩于洛阳南宫前殿,享年六十二,葬于原陵,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4、刘庄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本名刘阳,南阳蔡阳(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57—75年在位),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初封东海公,后进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43年),册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57年),正式即位。即位之后,一切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对内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干政,防范贵戚功臣势力。对外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命窦固带兵征伐,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设置西域都护,将佛教引进中国。在位期间,招抚流民,救济贫农,兴修水利,使得吏治清明,境内安定,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刘庄及其子汉章帝刘炟在位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永平十八年(75年),驾崩于洛阳东宫前殿逝世,时年四十八,在位十八年。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5、刘协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河南洛阳人。东汉王朝末代皇帝(189~220年在位),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幼为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汉少帝即位,封为渤海王。经历宦官之乱,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189年),在司空董卓拥立下,即位为帝。董卓伏诛后,受到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挟持。在杨奉和董承护送下,逃出长安,辗转东行。建安元年(196年),依附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昌。不甘沦为傀儡皇帝,策动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结果没有成功。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丞相曹操去世后,在魏王曹丕逼迫下,退位禅让,降为山阳郡公,保留天子礼仪,以二女嫁于曹丕。青龙二年(234年),去世,时年五十四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弗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协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