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深潜,世界载人深潜新纪录(中国载人潜水器有几个)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12 23:37:41
蛟龙最深潜多少米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中国自主设计研发的第一款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业务化载人潜水器。北京时间2017年6月27日11时47分,中国“蛟龙”号创下——的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68米。这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迄今为止的最大深度。蛟龙在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潜水20次。不仅下潜次数最多,还12次下潜到6500米以上的深度。充分验证了蛟龙系统设计的先进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深渊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第一手样本和数据,有效推动了我国深渊前沿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蛟龙号下潜深度是多少?意义是什么
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20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中国自主设计研发的第一款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业务化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使用,对我国深海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继美国、法国、俄罗斯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世界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类载人潜水器大约有90个,其中1000米以上深度的只有12个,更深的潜水器数量就更少了。目前拥有6000米以上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国家有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除中国外,其他四个国家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都是日本深潜器的6527米,所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海试成功到达7020米海底,创造了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2009年至2012年,“蛟龙”号先后取得10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海试成功。下潜至7000米,显示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综合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已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和制高点之一。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中国“蛟龙”号再次创下——的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6月3日,“蛟龙”号科考以来,连续书写了5项“中国深度”新纪录:6月15日,6671米;6月19日,6965米;6月22日,6963米;6月24日7020米;6月27日,7062米。下潜到7000米,标志着我国已具备载人到世界99%以上海洋深度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已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和制高点之一,标志着我国海底载人科考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3年6月17日16时30分左右,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南海某冷泉区海底返回母船甲板,3名潜水员出舱,标志着“蛟龙”号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任务圆满完成。2013年起,“蛟龙”正式进入试验应用阶段。2017年,当地时间6月13日,蛟龙号顺利完成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最后一次下潜,标志着试验性应用航次所有下潜任务圆满完成。截至2018年11月,蛟龙已成功下潜158次。2月2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国家深海基地试验池进行了大修和技术升级后的首次试潜。这标志着“蛟龙”号大修和技术升级的全系统检查、维修、系统升级、总装联调等陆上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式进入新阶段。潜水任务1。南海2010年5月31日至7月18日,蛟龙号在南海3000米深海完成了17次下潜任务,其中7次穿越2000米深度,4次突破3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它在水下工作了9小时03分钟,这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和日本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一次成功的下潜任务后,潜艇使用机械手在中国南海海底插上了一面中国国旗。2.东太平洋2011年7月1日上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随向阳红09试验母船从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赴东太平洋进行为期47天的5000米深潜试验任务。2011年7月21日凌晨3点,中国载人深潜5000米海试,蛟龙号成功下潜。大约5点钟,蛟龙号潜水器到达大约4027米,打破了3759米的记录
北京时间2011年7月26日6时12分,我们首次下潜至5038.5米,圆满完成了5000米级海试的主要任务。这个下潜深度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70%以上的海底。参加本次下潜的三艘潜艇分别是叶聪、北京时间2011年7月28日9时07分,潜水器成功下潜至5188米水深,再次创造新的下潜深度,验证了潜水器在深环境下的技术功能和性能指标。北京时间2011年7月30日凌晨4时26分至13时02分,蛟龙号在完成第四次下潜并在海底放置标志物后,成功返回“向阳红09”母船。潜水持续了近9个小时,取得了圆满成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5182米深度着陆,成功安装了中国大洋协会的标志和一条雕刻的中国龙,随后完成了海水和底栖生物的提取和锰结核取样。2011年8月18日,“向阳红09”船搭载蛟龙顺利返航,抵达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3.马里亚纳海沟2012年6月3日上午,“向阳红09”试验母船将搭载蛟龙号进行载人潜水。
器从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执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来自中国18家单位的96名参试队员将挑战中国载人深潜历史的新纪录。“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徐芑南说,2012年6月中下旬,“蛟龙”号将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附近密克罗尼西亚海域进行7000米级载人深海潜水试验,试验将面临最大设计水深,高水压、低温等挑战。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下潜深度是多少?意义是什么?
蛟龙号下潜深度 北京时间6月27日5点29分,“蛟龙”号开始了第五次的下潜试验。 5点18分,蛟龙号顺利布放入水,5点29分,蛟龙号开始下潜,以每分钟41米的速度往海底前行。今天蛟龙号的目的地还是7000米至7100的深度。8点39分蛟龙号完成第一组抛载,几分钟之后在7009米水深成功坐底。 北京时间9点50分左右,蛟龙号下潜深度再创历史,达到7059米并重新坐底。11点47分左右到7062.68米。是目前同类潜水器到达的最大深度。 蛟龙”号今天在7062米海底取得了3个水样,2个沉积物样品和1个生物样品,完成了标志物布放,进行了潜水器定高、测深侧扫和重心调节试验。还利用诱饵吸引了很多生物过来,抓拍了大量照片和视频。完成了全流程验证计划。 12点左右蛟龙号开始上浮。下午四点多返回母船。 蛟龙号下潜意义 我国是第五个成功研制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类载人潜水器约90艘,其中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的仅有12艘,更深的潜水器数量更少,目前拥有6000米以上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除中国外,其他4国的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均未超过6500米,经常下潜深度也不过5000米。 “蛟龙”号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证明它可以在全球99.8%的海底实现较长时间的海底航行、海底照相和摄像、沉积物和矿物取样、生物和微生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海底地形地貌测量等作业,是我国深海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表示,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逐步完成海上试验,将转向业务化运行,实现其业务化共享使用等问题将逐步提上日程,将在未来3至5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通过试验性应用航次,一方面尽快满足国内科技界对“蛟龙”号的急切需求,尽快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逐步形成“蛟龙”号的业务化运行能力,探索出一套面向全国开放的应用机制。 西方媒体普遍认为“蛟龙号”“具有强大的军事潜能”,可用于核潜艇外壳改进,水下通讯升级和破坏他国对中国的水下监听系统。 英国路透社分析说,“蛟龙号”虽然表面上看是国家海洋局的项目,但实际上中国一直在积极发展强大海底实力,军方很可能也会密切关注深潜技术的发展。 美国《华尔街日报》说,“蛟龙号”另有所图,这台潜水器可用于截获或剪断海底线缆,回收海床上的外国武器,或维修、救援海军潜艇。 中国专家也表示,虽然“蛟龙号”主要用于科研试验,但在通信遥控、电子、机械等方面的技术突破都可用于军事,尤其是用于深海潜艇的研制。 “蛟龙”号的抗压材料也可被用于潜艇研究。目前世界上潜水深度最深的潜水艇最大潜水深度是俄罗斯的SⅡ级攻击核潜艇:750米(钛制艇体),美国海狼级攻击核潜艇:650米。中国的093潜艇目前只能下潜到300米;094潜艇估计在450米。 “蛟龙”号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定位能力,可保障潜水器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其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能力,将有助绘制高精度的海床地图,并可在深海拦截敌方的机密通信,从而大大提高潜艇的大洋行动力。 当前,中国无论在东海还是南海都面临严峻的海权争端。不仅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周边国家一再在海洋问题上兴风作浪,美国、印度等也在积极插手,试图乱中取利。 “蛟龙”号的海试活动既有助提升中国对海底资源的勘探开发水平,同时又可以帮助海军力量的建设。海底军事技术的提高,将使解放军的海洋立体作战体系更加完备,从而更好地维护海权。
欧盟称赞“蛟龙”号深潜极具意义是怎么回事?
据报道,近日欧盟委员会在环境、海事和渔业方面的发言人恩里科·布里维奥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蛟龙’号的深潜探索不仅有助于解答和生命起源相关的最基础问题,对各类应用研究也极具意义。”报道称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方,有“海洋中的珠穆朗玛”之称。事实上,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放进马里亚纳海沟,也还会沉在海平面以下2000余米。到目前为止,仅有3人抵达过其万米深渊。但是从2012年开始,“蛟龙”号3次来到玛利亚海沟,先后完成20次下潜,其中12次潜深超过6500米,是世界上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次数最多的载人潜水器。布里维奥对此表示“毋庸置疑,‘蛟龙’号具备的技术能力对探索马里亚纳海沟以及研究海洋生态系统极具意义。如果在那里能发现沉船或者其他能体现人类活动的历史遗迹,对考古领域而言也将意义重大。增进对海洋的了解,对发展蓝色经济以及改善海洋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