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以前,党员必读书目(十一书内容)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11 16:20:49
为什么党在六大以前没有提出指导思想
早在一个大时期,就已经确认是马列主义。
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反对教条主义,树立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作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整风运动,开展了马列主义教育。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毛泽东分别于一九四一年五月和一九四二年二月作了三三六万、三三六万和三三三万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整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风,反对党。同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33,360,010-30,000。从此,全党整风运动开始了。该运动的宗旨是“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未来的错误,治病救人”。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改造我们的学习》,对大革命失败后党内的重大历史问题作了系统总结。通过整风运动,提高了党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全党实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延安整风运动从1942年2月开始,到1945年春结束,历时三年多。分两个阶段进行:参加整风学习的干部大致分为三部分:一是中央和军政府的系统;二、西北局与陕甘宁边区系统;三是中央党校系统。第一阶段,从1942年2月到1943年7月,历时约一年半。第一项整改研究属于试点性质。大约有四五千名干部参加了这次整风学习。第二阶段是1943年7、8月至1945年4月。两年来,延安地区和陕甘宁边区的全体党员干部普遍参加了整风运动。参加这次整改学习的干部有12000多人,包括全党高中级领导干部。其中有六七千人集中在中央党校,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此时,中央党校已经空前扩大,全校分为六个学员部。出席党的七大的代表基本都集中在中央党校一部。为了加强对全党整风运动的领导,党中央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总校委员会。总学术委员会下有分学术委员会。这时,毛泽东是中央党校校长,彭真是常务副校长。当时,延安中央党校成为全党整风运动的重点单位。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标志着整风运动的开始。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反对党八股》。延安整风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大大提高了干部的思想水平,实现了党的空前团结。资料扩充整风三风阶段:1942年4月至1943年10月。1942年4月3日,中共宣传部发布了《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整风运动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骤。从那时起,整风运动
毛泽东指出,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宣传工具和表现形式,所以必须反对党八股,使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没有藏身之地,使实事求是的生动活泼的创造精神得到发扬,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1943年3月中旬至10月为总结学习阶段,各单位总结自己的工作和整风学习。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延安整风运动
毛主席写的书有哪些?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改造我们的学习》,《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矛盾论》等。1.《实践论》 《论持久战》毛泽东写于1937年8月,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演讲。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严重的教条主义。论述了两种世界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方面,各方面矛盾的团结和斗争,对立在矛盾中的地位和结论。指出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一般性和个性的关系;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来界定的;同一性中有斗争,特殊性中有普遍性,个性中有共性。本文批判了方法论上的“左”和“右”的错误观点。2.《毛泽东选集》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在1937年7月写的,目的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错误,特别是教条主义。重点是要揭露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本文论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指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认识真理的方法
道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想。3、《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纲领性文献,抗日战争的实践,充分证明《论持久战》中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实际情况的。4、《毛泽东选集》《毛泽东选集》是195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毛泽东。该书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展现,亦是对20世纪的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建国后出版的两个版本均由人民出版社负责。该书在建国前即有大量出版,1944年于邯郸创建的晋察冀日报社出版首版《毛泽东选集》。建国后共出版了五卷,编入的是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著作。1991年7月1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出版发行。5、《毛泽东文集》《毛泽东文集》是199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本书主要是一部综合性的多卷本毛泽东著作集。
中国三胡是谁
“三胡”指的是胡乔木、胡绳、胡华。 胡乔木出生于1912年,1930年入清华大学、1933年入浙江大学,均肄业。“九一八”之后参与领导学生爱国运动,主编《海霞》,193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1937年到延安,主编《中国青年》,1941年任毛泽东秘书。编辑《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参加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8年任新华社总编辑、社长,中宣部副部长。建国后撰写《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参加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编辑《毛泽东选集》1-4卷,审定《邓小平文选》。 胡绳出生于1918年,1934年入北京大学,1937年后,历任生活书店、《读书月报》、《大众生活》编辑。抗战时任中共南方局文委委员,《新华日报》社编委。1946年后,任中共上海市工委文委委员,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1949年后,任人民出版社社长,政务院出版总署党组书记,中央宣传部秘书长。1955年后,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1975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副秘书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胡华出生于1921年,1937年肄业于浙江高等师范,1938年入陕北公学,1946年任华北联合大学史地系副主任,1947年开设《中国外交史》课程。1949年后,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主任、中国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中国现代史组副组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学编委。编写出版过《中国近代革命史讲话初稿第一、二、三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历史概要》等。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