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常委资料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11 15:47:59
中国八大常委是干什么的
管理国家,
中共八大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中国1073万党员。59个国家的共产党、劳动党、工人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应邀与会。中共七大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在中国建立了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肯定会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新形势下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正式会议之前,党从多方面为会议的顺利召开做了准备。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原则,从思想上、理论上为八大的召开作了重要准备。同年8月30日至9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八次预备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的讲话,指出八大的目的和宗旨是总结七大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号召全党继承优良传统,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官僚主义。会上,毛泽东送了《开幕词》,刘少奇送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邓小平送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送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会上,朱德、陈云、董作了重要讲话。大会充分肯定了七大以来党中央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大会指出,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要求建设先进的工业国家和落后的农业国家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要求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实质,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的时候,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经验的基础上,大会继续坚持反保守反进取的经济建设方针,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党的八大关于主要矛盾本质的提法,在理论上是不完全准确的,因为它没有充分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它同生产力的发展是相适应的;同时,它还远远不够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与生产力的发展是矛盾的。但是,上述提法的重点在于突出了中国生产力仍然落后的基本国情,强调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过去的以人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同时,根据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八大决定中央委员会增设副主席、常委,中央书记处增设总书记、候补书记,加强中央监察委员会组织,设书记、副书记。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政策和思想富有创造性。当然,由于实践时间短,理论上、思想上不可能成熟,很多新的理念、政策也不可能牢固确立,达成深度共识。很多新的想法没有付诸实践,或者没有完全付诸实践,很快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但八大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毕竟取得了初步成果,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中国七个常委职务分别是什么?
中国常委的7个职位分别是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兼总书记、总理、全国人大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中央文明委主任、中央纪委书记、第一副总理。常设委员会是一个常设机构。常务委员会由代表大会选举的若干名常务委员或委员组成。中国的人大常委会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其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只能由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扩大常委信息的定义:1。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代表大会日常工作的委员会属于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2.审议某一时期某一特定阶段发生的问题的委员会,尤指立法机构的常务委员会。3.常务委员会由代表大会选举的几名成员组成。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常委
八大常委中八爷是谁哪一位?
旗、书记、副书记、常务副旗手、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政法委书记。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