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八大是一次解放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判断题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11 12:16:00
党的八大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中国1073万党员。59个国家的共产党、劳动党、工人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应邀与会。会上,毛泽东送了《开幕词》,刘少奇送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邓小平送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送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会上,朱德、陈云、董作了重要讲话。党的七大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在中国建立了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肯定会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新形势下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来源:百度百科-中共八大
党的+八大哪年开始?哪年结束?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开始,于9月27日结束。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有正式代表1026名,候补代表107名,代表全国1073万党员。59个国家的共产党、劳动党、工人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应邀与会。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政治协商会议大厅举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肯定会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目的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资料: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由大会选举产生,委员97人,候补委员73人。同时,根据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八大决定中央委员会增设副主席、常委,中央书记处增设总书记、候补书记,加强中央监察委员会组织,设书记、副书记。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政策和思想富有创造性。当然,由于实践时间短,理论上、思想上不可能成熟,很多新的理念、政策也不可能牢固确立,达成深度共识。很多新的想法没有付诸实践,或者没有完全付诸实践,很快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但是,八大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毕竟取得了初步成果,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长远意义。来源:百度百科-中共八大。
有关中共八大的时间、内容、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背景历史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更加迫切。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仅要让人民过上小康的物质生活,还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硬道理,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据《关于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党的十八大决定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这次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会议内容强调,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六大以来的实践, 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全面审视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 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科学制定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重大政策,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
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一大到十八大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一、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出席代表12人,代表党员50多人。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二、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三、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 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四、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党的四大作出的各项正确决策,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五、五大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党的五大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特别是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都未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回答,因此,难以承担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挽救大革命的重任。而真正结束中央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是在3个月后的八七会议上完成的。六、六大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党的六大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七、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功绩是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八、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九、九大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九大自始至终被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倾狂热气氛所笼罩。它加强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更加合法化。实践证明,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十、十大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一些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打击,被排斥在九届中央委员会之外的老干部,如邓小平、王稼祥、乌兰夫、李井泉、谭震林、廖承志等被选为中央委员。虽然江青集团的骨干分子更多地进入新的中央委员会,但一批众望所归的老同志入选,毕竟反映了党内健康力量的增强。十一、十一大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宣告“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十二、十二大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十三、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寻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大会还首次采用差额选举的方式选出了由175名中央委员和110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出了由200人组成的中顾委和69人组成的中纪委。十四、十四大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第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和战略部署。第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第三,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五、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和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十六、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七、十七大 2007年10月15至21日在北京召开。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十八、十八大 2012年11月8~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主要议程:1、听取和审议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2、审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3、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四、选举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五、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扩展资料按照《关于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党的十八大决定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