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七大的历史功绩,党的十八以后的重大成就(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11 11:44:46
中共七大的历史功绩
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会议。在这次大会上,中国共产党在核心层面的领导权威、思想权威和组织权威得到了全面确立和整合。通过这次大会,中国共产党在核心层面的领导权威、思想权威和组织权威得到了普遍认可。在这个基础上,中国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具体如下: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以、朱德、任为领导人的。七大最大的贡献是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全党的指导思想。七大的另一个贡献是,在刘少奇主持下修改的党章中,再次正式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3354——民主集中制。
党的七大的历史性贡献是什么?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共有755名代表出席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中包括547名正式代表和208名候补代表,代表了121万党员。分为中央直(含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华中、大后方八个团。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决定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方针。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次代表大会作为“团结的代表大会和胜利的代表大会”载入史册。为党领导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全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另一个重大历史贡献,就是把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原则,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刘少奇在七大上深入论述了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科学的总结,揭示了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本质特征,使全党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经过20多年的艰苦探索,从理论上总结了中国革命实践的一系列独创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次代表大会作为“团结的代表大会和胜利的代表大会”载入史册。为党领导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全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另一个重大历史贡献,就是把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刘少奇在七大上深入论述了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科学的总结,揭示了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本质特征,使全党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经过20多年的艰苦探索,从理论上总结了中国革命实践的一系列独创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
简述中共七大的历史功绩
第一,这次代表大会表现了党的空前团结,就是全党自觉地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紧密地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形成了统一的坚强的战斗堡垒。这种团结是建立在马列主义的正确路线上的。在这次大会上,从团结的目标出发,广泛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因此,这次代表大会不仅是党内团结的典范,也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典范。第二,这次大会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这就是:“让我们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大会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斗争。这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政治任务,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同时使人们明确了奋斗目标,成为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纲领。这次大会是为胜利和实现做准备。
胜利的大会。 第三,这次大会制定了新的党章。新党章的最大历史特点,是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新党章的制定,一方面显示了党内生活和党与群众的关系的巨大进步; 另一方面对保证党的政治任务的实现起了重大的作用。第四,这次大会在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方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这表明,我党经过二十四年的斗争,已经掌握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学会了领导革命的艺术,是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的党。总之,这次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这次大会对于打败日本侵略者,创建新中国,具有决定的意义。
党的八大历史功绩包括
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实质的提法,在理论上有不完全准确的地方,因为这个提法没有全面地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同时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但是上述提法的着眼点,在于把中国生产力发展还很落后这一基本国情突出出来,强调在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这个着眼点,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章程》 和 《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至1962年)的建议》。 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97人,候补中央委员73人。同时,根据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八大决定中央委员会增设副主席和常委,中央书记处增设总书记和候补书记,并加强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机构,设书记、副书记。 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当然,由于实践的时间还很短,理论上和思想上还不可能很成熟,许多新的观念和方针还不可能牢固地确立并取得深刻的共识。许多新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没有充分付诸实施,很快又发生反复。但是,八大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毕竟取得了初步成果,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