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面夺权到党的九大,国民党五大主力覆灭(纂党夺权的纂怎么读)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11 10:07:21
中共一大到十五大内容
——党代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 921年7月,它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推动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从此中国面貌焕然一新。第二次党代会——制定了民主革命的伟大纲领。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它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把党在民主革命中要达到的目标和在未来社会主义革命中要达到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它不仅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而且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进一步创造条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认识的深化,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号决定了国共合作的重大决策。第三次党代会决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通过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广泛发动群众,发展革命力量,加速民主革命进程。这不仅有利于国民党的转变,也有利于共产党的发展。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后,全国各地的革命力量汇聚起来,形成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领导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认真总结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革命经验,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和工农联盟中的领导地位。第五次党代会——错过了挽救革命的机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仅半个月就召开了第五次党代会。全党最焦虑、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挽救革命于危机之中。这次代表大会虽然提出了争取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实行土地革命等一些正确的原则,但对于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革命的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如何建设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力量等问题,却没有提出有效的具体措施,错过了挽救革命的时机。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基本上正确地回答了一系列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中国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一是关于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明确指出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就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来说,显然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任务不是千方百计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团结一致,赢得了代表大会。这
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今后党的根本任务。八大的政治报告决议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基于上述认识,党明确提出,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从解放生产力转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历史证明,这个重点是正确的。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初步成果,成为1978年以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三三三五四,是以严重的“左”倾错误为主的。九大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始于1966年5月的全国“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人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严重“左”倾错误占主导地位的大会。九大政治报告的基本思想,就是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这一理论是“左”倾错误观点发展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总概括,是“文化大革命”的总指导思想。这次大会通过的党章,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写进了总纲,又把林彪“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进了总纲,违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九大使林彪集团的主要成员和江青一伙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占有重要地位,为林彪篡党夺权的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历史证明,党的九大从政治到理论到组织都是错误的。中共十大三三三五四延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以后,全国各方面工作都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召开的。这次大会的任务,应该是总结“文化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拨乱反正,回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但是,毛泽东没有意识到“文化大革命”中整个形势的严重“左”倾错误。因此,这次代表大会只能遵循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左”的错误,而没有完成使党的工作有所好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未能完成其历史使命。十一大是在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一年后召开的。大会的政治报告对揭批“四人帮”,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报告错误地肯定“文化大革命”期间召开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认为其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是“正确的”。报告以大量的篇幅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表示继续沿着“文化大革命”的轨道前进。这就必然给全党纠正“左”倾错误设置障碍。十一大未能完成拨乱反正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二大——制定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纲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国民经济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党的十二大总结了拨乱反正的经验,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正确纲领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制定了新的完善的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总任务,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次大会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篇章,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 党的十三大——确立初级阶段理论和再绘宏图。十三大认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丰富生动的实践经验,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党的十四大——遵循小平南方谈话加快改革和发展。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进行考察和参观,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这就是著名的“南方谈话”。这篇谈话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为十四大的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十四大遵循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本精神,作出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次大会自始至终充满改革开放精神和求实奋进的气氛,是一次民主的大会,团结的大会。 党的十五大——高举理论旗帜为跨世纪奠基。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盛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十五大的第一大贡献就是把邓小平理论写进报告和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十五大明确回答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向前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我国的跨世纪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党的十六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十六大是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大会认真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明确而具体地规划了21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大的突出贡献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顺利实现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新老交替。大会结束以后,胡锦涛总书记率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赴西柏坡学习考察,进一步向全党发出了“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号召,表明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不辜负党和人民努力拼搏、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信心和决心。http://jgdj.qianjiang.cn/www/news/web_show_2018.shtmlhttp://www.17hoho.com/shitishijuan/kaoyan/344/20070624126039.html
跪求关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有关问题!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我从这网站上找的。
金庸所写的政治寓言的《笑傲江湖》中,影射了哪个时代
《笑傲江湖》的写作从1967年开始。当时的中国,“文化大革命”正在高潮。“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开始,1966年、1967年、1968年这三年是高潮期。或者根据一部分学者的看法,这三年是“真正的文革”。中共九大以后,其实已经和前面很不一样,进入了一个比较平稳的时期。文革不仅在中国大陆进行,也波及到香港。持右派立场的《明报》受到左派的围攻,而金庸本人一直就关心着天下大事,关注着中国的政治风云,所以他把当时对“文革”的思考,自觉不自觉地就融入了自己的小说创作。其实与此同时,金庸每天写的社评,本来就在一刻不停地评论着中国的现实,特别是他对“文革”中政治局势的判断每每都是出人意表,结果也被证明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此书是在“文革”时期写的,但它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影射文学”,而是受“文革”启发,以生动的艺术画面浓缩了一部中国政治斗争史。扩展资料: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4年,受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 。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 。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笑傲江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庸
文化大革命内容,讲的什么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