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主要内容及意义,简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11 08:09:51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充分肯定“文化大革命”,认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的伟大贡献。把党的全部历史说成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史,即所谓“毛主席的马列主义路线和党内左右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史”,虚构了以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肯定了加在刘少奇身上的各种罪名。对中国的社会形势和党的政治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斗、批、改”的新任务。这份报告对战争的可能性作了紧急而夸大的估计,过分强调了备战的必要性。政治报告和党章修正案草案获得通过。九大通过的新党章错误地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林彪“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进了总纲;歪曲了毛泽东思想;原党章中关于党员权利的部分被砍掉,取消了党员预备期,取消了中央书记处,取消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等机构。http://ke.com/link?URL=x 6 uetzi 58 mhfvrsupejgxv _ ffkofkbmkdmqim 05 iqouyjvuiiyjh 2 vk 0 dxp 2 z _ bquy 5 ihyftzrxlyzih 06 nqok
党的九大内容是什么?
党的第九大内容是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写进总纲。党的九大的指导方针,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是错误的,在党的历史上没有积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共有1512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代表了全党2200万党员。九大产生期间,由于党组织瘫痪,无法进行正常选举,多数由革命委员会与造反派负责人协商决定或由上级组织指定。资料:九大党章充满了极端“左”的色彩,很多内容都是严重错误的。受当时社会影响,九大党章修改了党的性质,表述很不科学。党章第九条规定,“中国共产党是由先进的无产阶级分子组成的,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同阶级敌人作斗争的充满活力的先锋组织”。其中,再次提及“无产阶级”无疑是认识上的倒退。九大党章突出了阶级斗争,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写进党章,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参考资料来源:共产党新闻网——全国代表大会重大决策及其影响参考资料来源:共产党新闻网3354第九届至第十一次党章:曲折前进。
党的一大至九大的召开时间及意义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党代会: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二次党代会: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在上海召开。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目前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把中国统一为一个真正民主的共和国。第二,它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第三次党代会: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1923年,在第三次党代会上,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形成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第四次党代会:1925年召开第四次党代会,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工农联盟。四大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强调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盟友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1927年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大会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次会议也有缺点,就是对于中间阶级的作用和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对于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仍然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七大: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1934年,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进行长征。1935年长征期间,遵义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至关重要的转折点。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国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抗战。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40年,百团大战由朱德司令员和彭副司令员指挥。1941年,在根据地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
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名《双十协定》。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八大:1948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党的九大: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主要议程是:1、林彪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2、修改党童;3、选举党的中央委员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希望大会“能够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团主席,林彪为主席团副主席,周恩来为主席团秘书长。林彪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修改中国共产党章程;选举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党员。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党员。
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大,六大,七大八大,九大,十大,十一大,十二大的内容
1、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起草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明确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大会初步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要求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2、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讨论和确定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问题。党的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3、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党的三大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统一战线问题的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促进了国民党的改组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开创了革命发展的新局面,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 4、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在组织上和群众工作上如何进行准备的问题。5、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召开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却没有承担起挽救革命的任务。但周恩来、任弼时等一批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有所认识、有所抵制的同志,被选进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为后来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供了组织上的准备。6、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总结了大革命前后的经验教训,提出反对“左”、右倾两种错误倾向;正确分析革命形势,确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方针和任务;通过了《政治议决案》等16个文件和经过修改的党章,成为民主革命时期历次代表大会中形成文件最多的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主要是为了系统地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的经验教训,批判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明确新时期革命的性质和任务而召开的。7、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大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8、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9、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方针和政策,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写进总纲。党的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在党的历史上没有任何积极作用。10、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继续肯定九大路线,肯定“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尽管大会在批判极左思潮上有一些积极成果,但大会总的指导方针是错误的,并没有完成它所担负的历史使命。11、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共有3项议程: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修改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选举中央委员会。这次大会,是在揭批江青集团进一步深入,各方面工作得以恢复和整顿,广大群众渴望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清理、拨乱反正的情况下召开的。12、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要议程是:审议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审议和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按照新党章的规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 扩展资料: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的章程;选举中央委员会;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参考资料:人民网_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重大决策及其影响
下一篇:九大代表一共多少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