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中国的三大军阀,中国的4大军阀分别是(国民党军阀实力排名)

摘要: 中国有几大军阀 安徽、枫溪、直系、广西、云南、广东、晋绥、贵州等。1.安徽军阀,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它是...

中国有几大军阀

安徽、枫溪、直系、广西、云南、广东、晋绥、贵州等。1.安徽军阀,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它是以安徽人段的名字命名的。主要人物有许淑铮、金、段、傅、倪嗣冲等。安徽军阀的武力统一政策激起了全国的公愤,也遭到了直系将领的反对。安徽军阀的权力斗争日益加剧。1920年7月,皖直战争爆发,皖系被皖直军和冯军军打败。段的皖系重要领导人被通缉,安福系议会被解散,北京政府被直接控制。安徽军阀逐渐被消灭。1924年11月,段被国军、冯系及其余直系推举为“暂代掌权者”,但他已不再以皖系首领的身份掌权,而只是军阀争权的缓冲人物。2.奉系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的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出生于奉天,故称奉系。1907年,清政府将东北地区重建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称为“东三省”。驻扎在奉天的新军是第二混成旅。1909年,奉天军改为中、前、左、右、后五路,均归巡防营署管辖,中、前两路由张任团长。中路和中路的后巡营被改编为第二十七师,师张。1927年6月18日,张在京就任元帅,代表北洋政府行使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6月4日,张乘坐的专列从北京返回奉天行驶至皇姑屯附近京奉与南满铁路交汇处桥口时,被日本关东军事先埋设的炸弹炸毁。张受了重伤,死于53岁。3.直系军阀是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派系之一。直系军阀的头目大多来自直隶,与很多政治理念产生共鸣。因此,他们被称为“直系军阀”。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以直隶(今河北)人冯为首的派系,政治上亲英、反美,代表旧地主。主要代表人物有冯、曹锟、吴、齐、孙等。冯死后,曹锟和吴相继继位。主要人物有春丽、王占元、肖耀南、陈光远、蔡、孙等。主要分布在江苏、江西、湖北三省。冯是袁世凯信任的将军。4.广西宗族宗族宗族宗族宗族是指辛亥革命后,以广西为统治基础,以广西军政人物为主要代表的军政集团。按代表人物可分为以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和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新桂系”。1911年辛亥革命后,原清政府广西巡抚卢荣廷宣布广西独立,投身革命。事实上,他逐渐排斥同盟会成员,逐渐走向军政集团的统治。其影响史学界通常称之为老桂氏。5.云南军阀是西南军阀派系之一。辛亥革命后,唐及其部下统治云南,并不断派兵占领贵州、四川等省。他们被称为“云南军阀”。在以唐为首的云南军阀初期,主要统治云南、贵州两省,后向四川扩张。1927年2月6日,云南部内部发生政变,云南四卫倒向唐朝,龙云成为云南军阀首领。6.粤系军阀,民国初年军阀之一,以陈炯明、张发奎、李、陈等为代表。7.晋绥军阀是民国时期以山西为主要活动场所的军阀的总称,活动时间长达38年。19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山西省支持共和国,宣布脱离清朝独立。这是它出现的时期。袁之后

贵州是一个贫弱省份,经济基础薄弱,所以有两个突出特点:依赖性和掠夺性。所谓依附,是指贵州军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不得不依附于云南军阀等列强。所谓掠夺性,是指贵州军阀在对外开发过程中,往往将矛头指向四川、湖南等相对富庶的地区。来源:百度百科——民国军阀

中国有几大军阀

三大军阀分别有谁?

张是的诸侯,冯是的直系军阀,段是的皖系军阀。【张】张(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玉亭,汉族,奉天(今辽宁省海城市)海城县贾张寺乡马家放村西小瓦屯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是个老疙瘩。他喜欢被称为“张大帅”。张从小出生在贫农家庭,参加过甲午中日战争,后加入绿林,势力渐大,清政府无力镇压,于是绥靖。张协助清廷剿灭杜等土匪,进而消除蒙古之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升迁。他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抚使等职。被称为“东北之王”,并成为北洋兵役部的首领。在东三省设立整军处。与孙中山、段、结盟。第二次直接战争胜利后,张入京,成为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由于前线战事不利,张被迫返回东北。1928年6月4日,张被日本关东军用火车埋下的炸药炸成重伤,史称皇姑屯事件。当天被送回沈阳官邸后死亡。【吴】吴(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鲁豫鄂两省官方访问使节,十四省反盗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的他加入北洋,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将军和智囊。吴善于用兵,军事谋略丰富,军事才能在当代中国军事人才中首屈一指。军人所指所向披靡,更为世人所瞩目。军旅生涯初期,曾一战安乡,后战安徽,三战定湖北,四战克敌制胜,被誉为“常胜将军”。他的人格和品德更高。他既强调五伦八德,又沉湎于佛老之道。还有《循分新书》,“郑”

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  吴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愈显其晚节弥坚。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气节。【孙传芳】  孙传芳(1885-1935),字馨远,山东泰安人,直系军阀首领。幼年孤苦,寄人篱下,投军后经过不懈努力,在1904年出国赴日本留学。  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9年回国后历任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23年率部入闽,平定福建叛乱,任福建军务督理。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出兵援助齐燮元,夹击皖系卢永祥,占据浙江;1925年10月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势力,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任五省联军总司令,号称“东南王”,成为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军阀。1926年9月北伐军进入江西,孙传芳亲赴九江督战,阻挡北伐军东进,失利后潜赴天津向张作霖求援,任安国军副司令。1927年2月继续组织兵力阻止北伐,8月率部渡江反攻,与蒋、桂军在南京龙潭一带激战五天五夜后不幸失败,主力军消耗殆尽一蹶不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隐居天津。冈村宁次利用同窗关系多次登门造访,拉拢他出任伪职,而孙传芳作为中国人的良心尚未泯灭,内心不愿意当汉奸,因而严词拒绝。孙传芳历经大起大落,遂看破红尘皈依佛门。1935年11月13日,军统局借刀杀人,利用施剑翘为父报仇的心态,诱使施剑翘将孙传芳刺杀身亡。  纵观孙传芳的一生,只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一个悲剧性人物。好战成性,是其一大特点;聪颖过人,是其另一特点。而关键在于北洋军阀的时代烙印,使他思想陈旧,拒绝接纳新思想和新事物,逆历史潮流而动,终于折戟沉沙,为大浪淘尽。此正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四大军阀与三大军阀的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四大军阀的人不包括三大军阀的人?

四大军阀:是指蒋系蒋介石、冯系冯玉祥、阎系阎锡山、桂系白淙禧李宗仁。时间是在民国时期。三大军阀:是指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孙传芳的皖系军阀、吴佩孚的直系军阀。时间是在北洋时期。因四大军阀的人和三大军阀的人不属于同一时期,政治条件也不同,一般来说新四大军阀都是从黄埔军校等毕业出来的,而三大军阀均为清末的北洋系。扩展资料新四大军阀:蒋介石(1928年后最大的军阀);冯玉祥(西北军);阎锡山(晋绥军);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纮桂系“三巨头”)。 国共合作分裂前,国民政府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整个长江流域。在中国的南方,国民政府内部军事力量主要集中在两个集团手中:蒋介石集团、桂系集团。北方的国民革命军也是一个独立于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力量的集团。此外还有善于投机的阎锡山的晋系集团,这时也依附于国民政府了,而晋系在打败奉系的同时,势力也获得了巨大发展,成为国民政府内第四个大的军事集团。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军阀

中国民国大军阀有几个?

大点的军阀有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等。1、段祺瑞段祺瑞(1865—1936),字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 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号称“六不总理”,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2、冯国璋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冯国璋任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司令。其为人亦首亦尾,但聪明好学、勤奋刻苦。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又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他均未上任。并联合五将军发出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的通电。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后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民国七年(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去副总统,于民国八年(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民国八年(1919年)10月,冯国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终年60岁。3、张作霖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 。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 。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位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4、吴佩孚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吴佩孚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在其军事生涯前期,曾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有“常胜将军”之名。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讲求五伦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吴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愈显其晚节弥坚。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气节(1939年12月4日被日本军医杀害)。他还是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5、孙传芳孙传芳(1885年4月17日—1935年11月13日),字馨远,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下乔庄村(祖籍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岔河村)。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后人,直系军阀首领,与张作霖、吴佩孚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恪威上将”,人送外号“笑面虎”,号称“东南王”,是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大军阀。孙传芳幼年孤苦,寄人篱下,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国赴日本留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后历任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军阀势力,同年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任五省联军总司令。期间拥兵数十万,积极进行军事改革,重用知识分子,裁减赋税,善待农人,江南五省人民生活安定。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组织兵力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主力军消耗殆尽一蹶不振。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隐居天津佛堂,果断拒绝冈村宁次邀请其做华北伪政府主席的无理要求,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具有一定的民族气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13日,孙传芳被施剑翘刺杀身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国军阀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