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中国有多少个省,三十四个省顺口溜(中国各个省的省会)

摘要: 中国一共有多少个省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

中国一共有多少个省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334个地级行政区划(包括285个地级市、15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1个综合实验区)。253个县级行政区划(包括:857个市辖区、370个县级市、1455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47279个乡级行政区划(包括:2个街道办事处、8473个街道、25147个镇、12479个林区)(省级以下行政区划统计不含港澳台)扩展数据我国行政区划的原则是我国宪法和法律严格规定了行政区划变更的法定程序:一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和更名,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报国务院批准;自治区、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改变隶属关系,报国务院批准;自治区、自治县行政区域的布线变更,县、市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应当报国务院批准。三是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县、市、市辖区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四是乡、民族乡、镇行政区域界线的设立、撤销、更名和变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中国一共有多少个省

中国有多少个省市区,详细!

截至2019年8月,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其省会城市如下:省简称为:北京(北京)、天津(天津)、黑龙江(黑)、吉林(冀)、辽宁(辽)、河北(冀)、河南(河南)、山东(鲁)、山西(金)、陕西(陕西)和内蒙古(内蒙古)上海(上海)、浙江(浙江)、福建(闽)、湖南(湖南)、江西(江西)、四川(四川、四川)、重庆(重庆)、贵州(贵州、贵州)、云南(云南)、广东(广东)、广西(广西)、海南(广西)扩展信息北、西、蒙古、新西藏;西南有曲桂,华中华南有两湖;福建、浙江、江苏、台湾、海南这些东南沿海省份一定不能忘记;华东两江两山,安徽东部浙江,江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内陆辽阔,宁夏虽胸小;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山城重庆;澳门特别行政区,1997年,1999年。三十四个行政区,牢牢记在心里。中国省份名称的由来。山东——路因位于太行山东麓而得名。唐朝大部分属于河南路;JD.COM路设置于宋代,分为北京东路和北京西路。更有名山和东路、西路是山东名的开头;元山东设置东西路;明山东省成立,后改为山东行署;山东省的名称自清朝以来就没有改变过。2.山西——金因地处太行山西部而闻名。唐朝大部分属于河东道;设置松鹤东路;金粉河东北、南路;设山西河东路,为山西名之始;明山西省成立,后改山西行署;山西省改后,省名没变。3.河南——因地处黄河以南而得名。西汉有河南郡,是河南名的开始。唐朝大部分属于杜集路和河南路;宋代设置京畿路、西北路;换乘金南路;袁设河南江北省、河南江北道;明河南省,后改为河南政务司;河南省的名称从清朝开始就没变过。4.河北——河北因地处黄河以北而得名。唐朝大部分属于河北路,是河北名字的开始。宋代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路、西路;金河北东路分为大明府路;赵蓓路设立园艺师;明朝设立北平省,后废除行省,各级政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政府,称为北直隶;清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为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5.湖南——湖南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唐代属江南西路、贵州中路,后为湖南观察者,为湖南名之始。叫松湖南路;设置园岭北湖南路;明湖广省,后改为湖广行署;青海-湖广省位于湖南省,名称至今未变。6.湖北——湖北因位于洞庭湖以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路、淮南路、山南东路;泾河北路,简称湖北路,是湖北名字的开头;元代在江南设置北路;明湖广省,后改为湖广行署;青海-湖广省划归湖北省,至今名称未变。7.广东——广东简称广南东路而得名。属于唐岭南路;在宋代,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由旧广州管辖而建,这是它成名的开始。设立元海北广东路;明,广东省,后改为广东政务司;自那以后,广东省的名称一直没有改变

属于唐代东北民族地区;辽属东京道;金属上京路;袁辽阳省;它隶属于明努尔的戆徒分部;吉林将军是在清朝建立的,吉林省是在清朝后期改变的。省名至今未改。1.安徽——安徽因安庆、徽州而得名。唐朝下属江南西路、淮南路;宋代江南东路、淮南西路;属于沅江东健康路、淮西江北路;明朝和直隶州的政府都是直属中央的,叫直隶,后来改为南直隶;清朝以后,江南省改为安徽省,这是安徽名称的开始。还是民国时期;建国初期,有皖北、皖南两个行政公署。后来安徽省合并恢复。省名至今未改。12.姜

苏——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13、福建——闽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14、甘肃——甘、陇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15、江西——赣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16、云南——滇、云以在云岭之南得名。汉即设云南县,为云南得名的开始。唐为六诏,后为南诏;宋为大理国;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省名至今未变。17、贵州——黔、贵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18、四川——川、蜀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19、青海——青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属吐蕃;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的开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20、陕西——陕、秦以陕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重镇延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21、浙江——浙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22、海南——琼以海南岛得名。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明属广东省;清仍之,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民国仍之,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仍属省;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仍属省,1988年为海南省,省名至今未变。23、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24、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25、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26、重庆——渝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27、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28、内蒙古自治区以漠南蒙古得名。唐为突厥地;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达靼鞑及瓦剌;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建国前中共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29、西藏自治区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建国后仍之,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30、宁夏回族自治区以西夏安宁得名。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31、新疆维吾尔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唐宋为西域;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其时贵州新辟疆土亦称新疆);清未设新疆省,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后改新疆维吾儿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32、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意为出口香料的港口;芳香的海港。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是发展日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香港总面积达 1098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一海之隔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235个离岛)组成,其中郊区多集中在新界。,“香港”原指石排湾、香港仔一带,后推而广之,扩大为香港全岛乃至九龙、新界之总称。33、澳门特别行政区据词典解释,澳是指海边弯弯曲曲可以停船的地方。珠江口一带这类海湾甚多,澳门是众澳中地理环境比较好的一个澳。澳门之“门”又作何解释呢?原来澳门南面有四个岛,即仔、路环、大横琴、小横琴。四岛分离对峙,海水纵横分割而成十字,古人将此水域称为“十字门”。于是将“门”与“澳”糅合起来而成“澳门”。另有一种解释认为,澳门北有莲峰山,南有妈阁山,两山对峙如“门”,上下海域为“澳”,合二为一称“澳门”。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得到公认。澳门还有一个名字叫“莲岛”。此名既优雅大方,又通俗形象,作为别称可谓恰到好处。34、台湾以台湾府得名。唐宋均为化外地;元在澎湖设巡检司,兼管台湾渔民;明为荷兰所占,明末郑成功收复,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郑氏,设台湾府及台厦道,是为台湾得名的开始,并正式称台湾岛,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清末设台湾省,后为日占,仍称台湾;民国收复,恢复台湾省,省名至今未变。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省会的变迁原因:1、因政权的更替而变化,这是造成省会变迁最直接的因素。新政权往往与原政权有着不同发展思维战略,对原政权的遗留问题往往会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同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因此省会的迁移绝大多数都在政权更替之后的1912年、1950-1954年这样的年份。2、安全要求的需要。如广西因边防原因在桂林南宁间迁移省会。3、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要求便利的交通和居中的地理位置尤其是位于铁路交汇点的新兴城市如哈尔滨、郑州等。4、像南京这样因首都的得与失的因素而造成的省会的失与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省份简称

全国一共有多少个省?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和习惯上,各省级行政区都有简称。省级人民政府驻地称省会(首府),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首都。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乡镇是中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自治地方,它们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国家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此外,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国家可根据需要对行政区划作必要的调整和变更。名称四大来源一、因自然地理(山河湖川等)得名:14个: 河北、河南、湖南、湖北、浙江、江西、陕西、山东、山西、黑龙江、青海、辽宁、云南、海南二、以境内城市或地名得名10个: 贵州、吉林、台湾、福建、甘肃、安徽、北京、江苏、上海、重庆三、因国家战略或边疆传统命名:7个:四川、广东、广西、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四、因物产、贸易港口等得名3个:香港、澳门、天津

中国有多少个省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