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给大学生的启示(遵义会议心得体会1000字)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10 22:32:41
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主要内容:遵义会议作出的四项决定:(1)选举毛泽东同志为常委;(2)委托罗敷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会审议,送支部讨论;(3)常委会进一步分工;(4)取消“三人团”,军事最高领导人朱德、仍为军事指挥长,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委托的指挥军事的最后决断的负责人。(5)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会议的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移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资料:启示:遵义会议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地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我们党的全部历史表明,党的理论和路线的正确与否,事关全局,决定一切。形成正确的理论和路线,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和掌握中国国情,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把二者正确统一起来。中国党过去的失败“都是指导上的失败”,“不是工作上的失败”。这是“过去历史上我们遭受最大苦难的地方”。这些话深刻而发人深省。这里所说的“指导失误”,是指党在理论上和路线上的失误。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的一次会议。于是,中国革命开始摆脱并不真正了解中国情况的共产国际的干预和束缚,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来源:百度百科-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摘要
1.聚焦优势产业
2.焦点结构调整
3.关注新的主题
4.关注利益关联
5注重产销对接
6注重典型示范
7关注深度贫困
8关注短板弱点
2021年7月1日录答
f . context(" wywContentAnswerPayChatList-3726773775 ",[{"content":null," ctype":1," type " : null," ctype":1," type":2},{"content":null," ctype":1," type":2},{"content "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为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开创新局面提供最重要的保证。
2.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3.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革命。
4.开始建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安顺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明确的八项重点工作是什么?
1.聚焦优势产业
2.焦点结构调整
3.关注新的主题
4.关注利益关联
5注重产销对接
6注重典型示范
7关注深度贫困
8关注短板弱点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使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革命战争由危机走向危机,由失败走向胜利,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成功发展的进程。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独立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第一次重要会议。从建党到大革命失败,直到遵义会议,党还处在初级阶段,还不善于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还缺乏对中国革命规律的深刻认识。因此,在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上,它经常照搬外国的经验。因为我们党是共产国际的分支,所以在决定中国革命斗争的重大问题时,经常听取共产国际和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代表的意见。从建党到遵义会议的十四年间,党召开的所有重要会议都是由共产国际指示或由其代表出席的。反对世界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斗争起过推动、帮助的作用,有些指示也是正确的;但由于共产国际对各国的实际情况缺乏具体的深入的了解,因而有些指示是不正确的;而在斯大林领导共产国际期间,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因而它给中国革命斗争带来了不良影响和重大损失。
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
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对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中共中央在1945年的历史问题决议中有明确的论断:它“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在1981年的历史问题决议中又指出:“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任何重要历史事件都必须把它放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来考察,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这次会议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一个根本问题:究竟一切按共产国际和“左”倾教条主义的指挥行事,还是独立自主地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会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直入云南,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同红四方面军会合,又摆脱新发生的内部危机,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扩展资料: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到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在这种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人民要论:遵义会议 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