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画的特点,中国山水画的三大特点(古代绘画分三大类)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10 11:21:00
简述中国画的特点
一、中国画立意第一,中国画立意——。很多绘画理论家首先强调这一点,无论是画山水、人物还是花鸟。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六法》中有一段相关的说法:“夫象之象,必在形,象必满其人品。骨形似,皆依意,属笔也。”认为只有意向先行,画中才会有奇异的状态,奇异的意义。宋代以画梅花闻名的华光和尚,写下了《画梅指迷》,其中有一段题为《画梅花全方》。开头说“画梅花有妙方,立意为先”。清代放勋《山静居画论》也强调了意境与绘画的关系:“作画,必先以意境定位,意为奇,意为高,意为远,意为深,意为古。”认为平庸之作画是平庸,低俗之作画也是庸俗。因为缺少了画家最有价值的“立意”,所以作品平庸。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也有类似的观点。他曾说,“一个画家应该描绘最重要的两件事:——个人和他们的思想和意图。”这与中国晋代画家顾恺之提出的“工巧细思”的观点非常吻合。“意”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丰富观察和创作经验的充分积累;还有一点就是艺术家的自身修养,这样在创作之前,画什么,怎么画,才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成熟的想法。宋代画家文和能画竹子的“胸中之竹”,即在他没有画竹子之前,他的脑海中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当他胸中之竹和笔跳出来的时候,他就可以落笔了。在张彦远提出“立意”之前,南朝齐谢赫就说过“创意”和“立意”。创意画,不落俗套,用心良苦,以景为境。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一个画家,我们不仅要注重练笔和个人的表达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加强对意义的练习。二、以线造型,以形传神——中国画的造型法则是,中国画以线保形,通过线来画出轮廓、肌理、体量。德国诗人歌德说,艺术用光来表达的技巧,生动地说明了西方绘画是用光作为造型手段之一的。而中国画以线条造型为主,使得中西绘画在造型手段上有明显的区分。但是,这并不是说西方绘画完全排斥线条的使用,而是说光线可以作为绘画的主要语言。法国罗丹曾强调“一条规定的线贯穿大宇宙”,意即造型艺术如何脱离宇宙,而不作为绘画的主要手段来对待。而中国画,无论是山川的线条,还是衣服的线条,都积累了丰富的线条,巧妙地刻画了各种形象。“以形写神”是金代画家顾恺之的核心观点,确立了中国艺术“神高于形”的艺术观,它与近代欧洲的审美观有很大的不同,后者是纯粹抽象的,即画人不局限于形,还要升华到神,画人的精神面貌,不仅止于形的模拟,也不拘泥于自然的真实。这个理论建立了一个艺术家应该为之奋斗的崇高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历代出现了许多“传神”的优秀作品,这一理论也成为指导绘画的重要标准。三、多点透视,数白,党黑3354中国画的构图法则,中国画既采用焦点透视法,又采用散点透视法,既严格遵守真实画面空间和布白,又打破现实,根据构图需要安排空间和布白,使物体出现在画面中。根据屏幕上真实物体的艺术需要,可以将其拉长或缩短,以改变其形象和位置。低于视地平线的牡丹花也能站得比视地平线高,
四。——中国画的品类、色相、色彩规律着色中国画的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的限制,注重物体本身固有的色彩,较少关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当你画一个物体时,你会赋予它基本的颜色,以达到色与物、色与线、色与墨、色与色的和谐。5.场面和谐,韵味生动。——中国画的意境中国画要求笔墨相结合,情与景相结合。现实中无限丰富的场景,赋予画家强烈的形象感染力。有了这种感觉,画家就调动起自己的激情去描绘这些场景,于是作品再现为场景的再现,使场景融为一体。至于气韵生动,即画家所创造的艺术精神,区别于一般的素描绘画,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清新活泼的,具有诗情画意的,使观者神往的。如果不表现出如此生动丰富的内涵,就无法给人这些感受,也就无法达到中国画那种令人神往的意境。不及物动词诗、书、画、印刷、纸和笔3354中国绘画的独特形式中国绘画以题字篆刻著称。不仅文人画,而且其优秀的诗、书、画,也就是普通的画,都常常题写篆文,体现出浓郁的传统艺术气息。从而丰富了中国画的完美表现。诗、画、书、印融为一体,奠定了中国国画的基本特征。题词和诗句可以提高或补充接受者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丰富构图的变化,起到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点缀和平衡构图的各种作用。中国画工具和材料的表现也决定了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用绢和纸作画,尤其是生宣纸的出现,充分发挥了笔趣和墨韵。纸张的渗透性和毛笔的尖锥使笔尖变化无穷,产生奇妙的效果,同时形成各种技法和画法、绘图、笔法。追求笔墨在宣纸上的自然复杂变化和意想不到的趣味。中国画形式的拓展。一幅名为“中堂”的巨幅字画,适合挂在中堂客厅的中墙上。2、条幅条幅可以是横的也可以是直的,横的和匾额差不多。无论书法还是国画,都可以设计成一个横幅,也可以设计成四个甚至更多的横幅。常见的条幅有春夏秋冬。画四季花鸟或山水,四幅为一组。3.素描是指体积较小的字画。它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直的。装裱后适合挂薄墙或者房间,非常精致。4.画框把字画装在木框或金属框里,上面压上玻璃或胶片,就成了压镜。5.这幅画卷是中国画独有的。将字画装裱成条幅,下面以圆木为轴,字画放在轴外收藏。6.扇面:折扇或团扇的扇面上的铭文可以用来装裱,可以当压镜用。由于圆形或扇面造型美观,有人在作画前将画面剪成扇面形状,然后装裱,风格独特。7.书页将字画装订成册。8.长卷把画框成长卷,就成了长卷。大部分是横着看,画面是连续的。9.战斗的一方将会很小
品装裱成一方尺左右的字画,成为斗方。可压镜,可平裱。10、屏风有单幅或折幅,坐立于地作屏风之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画
简述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中国艺术家认为艺术是生命的反映,从主观上要反映出画家的意,从客观上要表现物象的神,这便是中国的“传神论”和“写意论”,如顾恺之的“传神论”,南齐谢赫的“气韵生动”张彦远的“意存笔先生,画尽意在”等等。古人讲“缘物寄情”表现风景,花鸟,不是简单的再现,而重要的是描写人的感情。中国的花鸟画与外国的花鸟画不同,外国的好象是标本死的没有生命,没有人的感情。 中国人画画到一定境界之时思想飞翔,达到了精神上的自由状态,传统已经看遍了,自然也都看遍了,画画的时候什么都不用看,白纸对青天,胸中丘壑,笔底烟霞。 中国艺术家喜欢户外观赏“目识心记”做到“烂熟于心”然后“一挥而就”主张“以形写神”,“不似之似”“得意忘象”“意过于形”“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在造型方式上,中国画强调线条,强调装饰味道。中国画家力主“书画相通”讲究“以书入画”注重线条的粗细,刚柔,断续,轻重等变化。 在色彩运用上,中国画主张随类赋彩,不要求描写具体,物象的绝对真实,也不注意物象在时间中光线的变化,有意加大了色彩与客观现实的距离。有时以墨代色,出现了只用水墨的“水墨画”。在构图安排上,中国艺术要求“造境”主张“意主形从”天人合一,物我两化,物我两忘,神与物游,物为我用。可以用尺幅之纸表现万里江河,也可以画万仞高山,可以画全景,也可以画边角小景,可以画全树,也可画折枝,随意取舍,极其自由。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讲究艺术的空间,讲究“无画处皆成图画”。
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
相对西洋画来说,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洋画呢?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 中国画与西洋画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还表现在其艺术手法、艺术分科、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中国画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工笔就是用画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而写意呢?相对“工笔”而言,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它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要熟练,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到。兼工带写的形式则是把工笔和写意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 从艺术的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而中国画中的畜兽、鞍马、昆虫、蔬果等画可分别归入此三类。
中国画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中国画的主要特点有:①、追求神似,注重意境;②、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③、与诗、书、印密切配合。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依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评论:1、讲究“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2、讲究笔墨神韵,笔法要求:平、圆、留、重、变。墨法要求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3、讲究“骨法用笔”,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环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4、讲究空白的布置和物体的“气势”。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扩展资料:中国画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装璜之。人物画从晚周至汉魏、六朝渐趋成熟。山水、花卉、鸟兽画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科。五代、两宋流派竞出,水墨画随之盛行,山水画蔚成大科。文人画在宋代已有发展,而至元代大兴,画风趋向写意;明清和近代续有发展,日益侧重达意畅神。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作画之工具材料为我国特制的笔、墨、纸、砚和绢素。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画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