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地暖一个月大约多少钱,装地暖好还是中央空调好(明装暖气片管道走法图)

摘要: 地暖一个月的使用费用是多少?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影响地暖运行成本的主要因素:采暖面积地暖热源当地气/...

地暖一个月的使用费用是多少?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影响地暖运行成本的主要因素:采暖面积地暖热源当地气/电价室内外温差房屋保温使用习惯.现在很多文章在比较地暖运行费用时缺乏可比性,没有考虑到房间所在楼层、房屋朝向、墙体保温、玻璃窗大小、是否使用双层中空玻璃等不同情况。会导致房屋保温散热的差异;另外,每个家庭的使用习惯不同,要求的舒适温度相差2~5。有些家庭习惯早晚每半小时开窗自然通风两次,这些都是影响地暖运行成本的因素。无论是使用电地暖还是循环系统,只有房屋做好保温,才能大大节省供暖费用。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保温条件较差的区域,如阳光房、房屋天井等地方使用地暖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但并不代表使用电地暖就比水暖贵。另外,在很多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地暖需要24小时通电”的说法,但事实并非如此。以乐府的石墨烯电地暖为例。它的智能温控系统可以在环境达到设定温度时自动切断电流,系统停止工作。温度下降2-3后,会重启补充热能。因此,只需要6-8个小时而不是24个小时就能保持全天舒适的温度。同时,用石墨烯红外辐射加热会产生远红外线,远红外线与人体自身释放的波段和冬天温暖的阳光重合,符合人体的生理需求曲线。即使室内设定温度比其他取暖方式低2~5,人体也能感受到同样的温暖。此外,石墨烯发热材料99%以上的电热转换率,可大幅降低温差传热损失,热效率较其他发热材料大幅提升,可降低地暖系统运行成本20~30%。所以使用电地暖,尤其是石墨烯电地暖的成本并没有网上贴的“每月1,2 K,每月3,4 K”那么低。如何降低电地暖的运行成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做好房间的保温,建议使用双窗。窗帘实在没办法做厚一点。稍干时可采用加湿,采暖季尽量减少开窗次数。室内温度设置一般建议在18~22。有效利用温控器调节和设定温度,最好按户分房使用,固定时间点按需求按户控制供暖。

地暖一个月的使用费用是多少?

地暖一个月要用多少钱

差不多一天20到30元。

地暖一个月费用大概多少?用电还是天然气?

新买的房子没有集体供暖,开发商按照韩式安装了燃气地暖。经过一个月的操作,我总结了一下用气成本,供我这样的人参考。房屋建筑面积103平方米,三厅一卫,双阳台(其实北阳台是带储物的洗衣房),房屋实际使用面积91平方米。地暖分为四个回路,可以独立控制是否使用:一个是客厅带餐厅,一个是南主卧,一个是南次卧带洗衣房,一个是北三卧室带卫生间。以上是地暖电路分布。平时两个人住,只开了两条路,就是客厅,餐厅,主卧,总面积45平米。厨房和卫生间虽然没有开,但是因为地暖整个楼层都是热的,而且卫生间面积小(小于4平米)厨房也小(小于4平米,开放式),所以实际厨房温度在20度左右,卫生间温度在19度左右,整个人体的舒适温度区域占据了我们。11月11日开始地暖,今天正好一个月。中间有四个电路每周全开,燃气灶温度一直保持在最低温度,210普通燃气。每气2.4元一个月504元,包括做饭,洗澡,日常热水。我算过,冬天洗个澡大概要花0.25气6分钱。哈哈。室内温度测试,实际室温在22左右(这是离地1.2m的测试),但实际地面温度可以更高,30左右,没有具体测过。反正光脚踩在地上的温度和脚基本是一样的。由于房间保温性能较好,房间前后都是双层真空玻璃门窗,室外温度的变化对燃气的消耗基本相同,这一个月经历了-6到10,24小时燃气基本在6左右。开三套回路,24小时用气量7左右。四路全开24小时的话,气耗应该在8或9左右。还有,如果中途长时间(3天以上)不出门,就不要关煤气,否则燃气灶重新加热40 cm厚的混凝土需要15个煤气,将近4个小时。还有我家三楼,一共五层。楼上没人住,楼下地暖开着。总结:如果一个冬天按照135天(四个半月)计算,两个人只在家里开两个电路,总花费在1900元左右。开三路(比如父母来住的时候)总成本2400元左右,开四路总成本2900元左右。包括做饭,洗澡,日常热水。集体供暖费用30.480平米=2432元,不包括做饭、洗澡、日常热水。虽然自己烧燃气可以随意省几块钱,但是我觉得集体供暖比集体供暖好。不用每天关注煤气表,一次性交钱也不用担心。剩下的就是享受了,呵呵。

开地暖一个月要多少钱?最近刚铺好地暖,还没有开过,要等到今年冬天才知道,大概一个月需要多少钱?

以上海为例。一般来说,100平米的房子,每月的取暖费在1500左右。但如果房子保温性能好,用更好的保温板做保温层,比如绿羽白水晶板,能耗会低很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的使用习惯。如果是湿地暖,就不要频繁开关,整个冬天开着就好。最多白天上班时把温度降下来,回家时把温度调高。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