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画家及作品,中国100最著名画家(中国历代名画鉴赏目录)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9 03:59:31
有谁知道中国古代著名画家及代表作
顾恺之(348 409)出生于金陵无锡(今江苏无锡),本名常康,小名虎头。顾恺之博学多才,精于诗词书画。擅长人像、佛像、动物、山水等。人们称之为三绝:画绝、写绝、痴绝。谢安深以为然,以为从生命开始就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顾恺之与曹步兴、陆探微、张僧繇并称为“六朝四大家”。顾恺之的画意在传达这种精神,他提出的“荒诞的想象”和“以形写神”的论点,以及他提出的“六法”。为中国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詹子谦:(约550-604)隋代杰出的画家。渤海(今河北省河间县)人。经过北齐和北周,隋朝成为帐中的散大夫和总督。洛阳、长安、扬州等地的寺院都绘制了许多壁画。善于画故事、人物、山川、城楼;人物描写细致入微,然后人物面部色彩炫目,极其深刻。詹谦《游春图》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古老的山水卷轴画。《宣和画谱》称赞他:“写山河的距离特别有用,所以一日千里。”他的山水画比六朝以前“水不溶而洪水,人住山居”的幼稚画法成熟多了。据记载,他的《仙山楼阁图》画以青绿勾勒为主,风格十分细致。后人称他为“唐画之祖”。美国历史学家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和詹为唐代以前的四大杰出画家。颜:(601-673)唐代永州人。隋代画家严丕之子,严立德之弟。唐太宗时任刑部侍郎,咸庆初年,代兄为刑部尚书,将军章元年为右丞相。擅长书画,最精形。他曾画过《步辇图》等。并运用了广泛的题材,如宗教人物、车马、风景,尤其是肖像。代表作《历代帝王图》是古典绘画中的重要作品之一。画中的宫女眉毛弯弯曲曲,脸颊丰腴,神采奕奕。用墨但有骨;色彩奇特而有条理。画法多种多样,有粗有细,有松有紧,用笔比顾恺之的细腻传神。吴道子:唐代杰出的画家。字路。河南杨宅(今河南省蔚县)。生于唐高宗时代,绘画活动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约7世纪末8世纪初)。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我师从张旭和何,师从张僧繇。后被山东兖州的秋微召拜,被封为“内教博士”、“王宁尤”等称号。因为玄宗召他入宫,就改名叫道玄道子,并宣称没有圣旨不能作画。人物、鬼神、鸟兽、台湾馆均获一等奖。有多达300面墙壁为宗教壁画。后人视其为“画圣”,被民主派画家尊为“开山祖师”。其艺术风格是“笔力遒劲”、“施粉简淡”,线条苍劲有力,变化丰富。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古代游思邈的工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因此呈现出“高边深斜,滚滚飘飘”的形象,富有运动感和节奏感,被称为“五代当风”。还创造了“焦墨痕微染”的淡彩法,称为“吴庄新格”。他的作品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有很强的大众感。诗人杜甫看了他在洛阳轩辕庙所画的壁画《五圣图》,写道:“画家看前人,吴生独擅。罗动地轴,奇妙地动宫墙;五神龙,千官飞雁。冠满发,旗飘飘”。它的绘画风格被许多画家模仿
《宣和画谱》说管同,“游山在秋山寒林中劳作,与本村居野,深居简出,深居简出,在山川中垂钓,使见之人如在灞桥雪中,闻得三峡猿,城中再无反尘反俗。”画面之外的感受,也可以用画面来满足。这幅画里没有钱。根据印章可知,先后收藏于贾似道、袁内府、明内府、金铭王府、清安琪,后入清宫。《墨缘汇观》和《石渠宝笈续编》绘本的描写,可以算是管同画风的代表作品。李思训:(651-716,648-713)唐代杰出的画家。字健康。季承(今甘肃秦安)出生。唐宗室之子。以战功闻名。曾为武威将军,人称“李将军”。他的儿子李昭道被称为“小李将军”。其画风精致、优美、工整,独具风格,以金、绿、青的浓重色彩作为山水。在用笔方面,可以一波三折地描摹出山川山谷的变化。严谨的法度,高超的意境,浑厚的笔触,丰富的色彩,展现了山水画从小绿到大绿的发展成熟过程。而同时期兴起的水墨山水画为五代北宋山水画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都失传了。《宣和书谱》,还有《山届四皓》,《春山图》,《海天落照图》,《江山渔乐》等17个记录,现在只看到:000。张轩:唐代杰出的画家。京兆(今陕西Xi安)人。生平事迹不详。开元、天宝年间,作御画。他擅长画仕女和宫殿。《群山茂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动作自然,细节生动,勾线浑厚,色彩丰富。在人物造型方面,画中的女性眉毛丰满,脸颊漂亮,脸胖。
中国古代著名画家代表作
1.《江帆楼阁图》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之一。原卷《九成宫纨扇图》,东晋(宋墨)著名画家顾恺之所绘,绢本,彩色,长27.1cm,宽572.8cm,此画取材于曹植著名的《捣练图》,是顾恺之传世之作。全卷共分三个部分,以曲折细致的手法描绘了曹植与罗申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这部画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环境描写、笔墨表现,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的瑰宝之一。2.《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又称《洛神赋》、《送子天王图》)是唐代的武道。
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创作纸本墨笔画,一说宋人摹本。该作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全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描绘一位王者气度的天神端坐中间,两旁是手执筋板的文臣、捧着砚台的仙女,以及仗剑围蛇的武将力士面对一条由二神降伏的巨龙。第二段画的是一个踞坐在石头之上的四臂披发尊神,身后烈焰腾腾。神像形貌诡异,颇具气势,左右两边是手捧瓶炉法器的天女神人。第三段即《释迎牟尼降生图》,内容是印度净饭王的儿子出生的故事。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释迎牟尼降生时,他的父亲抱着他到寺庙朝谒见自在天神的情景。 此图写异域故事,而画中的人、鬼神、兽等却完全加以中国化、道教化,当是佛教与中国本土变化至唐日趋融合之势所致。此图意象繁富,以释迦降生为中心,天地诸界情状历历在目,技艺高超,想象奇特,令人神驰目眩。 3、《天女献花图》《天女献花图》是刘松年在宋代所创作的国画,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此图中天女手捧花蓝,边舞边散,对面菩萨神情安逸,微笑观看,周围几位罗汉则已被天女的舞姿所吸引,面露欣赏之色。图中除了菩萨头戴宝冠,身披璎珞,保持了传统的造型特点以外,其余形象都似由凡尘中人脱胎而来,具有写实生动的效果。4、《游春图》《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 图中展现了水天相接的情形,上有青山叠翠,湖水融融,也有士人策马山径或驻足湖边,还有美丽的仕女泛舟水上,熏风和煦,水面上微波粼粼,岸上桃杏绽开,绿草如茵。画家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遥摄全景,人物布局得当,开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该画是展子虔传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5、《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画家
中国古代著名画家有哪些?
1.吴道子吴道子(约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明皇受篆图》,《十指钟馗图》等。2.倪瓒倪瓒(1301-1374年),初名倪珽,字泰宇,号云林子、幻霞子,江苏无锡人。元末明初画家、诗人,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倪瓒擅画山水和墨竹,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3.顾恺之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王维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5.张择端张择端,字正道,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画家。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等。
中国古代著名画家的名字·朝代·作品
阎立本 阎立本(?-673)唐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立本继承家学,显庆中任将作大臣;曾任主爵郎中、工部尚书、右相和中书令,时有"右相驰誉丹青"之誉。工书法,擅画人物、车马、台阁。 其父阎毗,其兄立德,既有画名,又以擅长工艺、建筑工程著称。阎立本绘画师承隋代的杨契丹、郑法士、董伯仁、展子虔与其父,并上溯张僧繇而"变古象今",代表了初唐中原地区的风格。 阎立本善画台阁、车马、肖像,尤长于重大题材的历史人物画和风格画。据史料记载,其画迹见之于《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宣和画谱》中的有六七十件,其代表作有《凌烟阁功臣图》、《秦府十八学士图》、《历代帝王图》、《萧翼赚兰亭图》、《异国来朝图》、《职贡图》和《步辇图》等。其中留传至今较为可靠的有《步辇图》、《职贡图》、《历代帝王图》和《萧翼赚兰亭图》。 左图:上《步辇图》绢本设色,现藏故宫博物院,描写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联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此图无款,卷后有宋.章直(伯益)篆书题记一段,另有米芾等人的观款。据专家鉴定,此为北宋摹本。作者以细劲的线条塑造人物形象,具有早期肖像画的特征,线条流畅,色彩艳丽而沉着,较成功地描绘了人物的神态与神情。其中人物的发式与服饰都具有初唐时的特点。 《历代帝王图》,绢本设色,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作品描绘的是自汉昭帝至隋炀帝十三帝王之像。画家既注意各帝王的形象,又注意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画中人物皆以铁线描勾画,线条匀细挺拔,布设以朱、黑、白三色对比搭配,晕染柔和,体现出南北朝人物画的脉络体系。 传为阎立本人物画的作品还有《职贡图》和《萧翼赚兰亭图》。《职贡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系宋代摹本。描绘的是当时"万国来朝、百蛮朝贡"的情景,人物"尽该毫末,备得人情"。 《萧翼赚兰亭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派遣监察御史萧翼到会稽骗取辨才和尚宝藏之王羲之书《兰亭序》真迹的故事。存世有二本,一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一藏辽宁省博物馆。据专家考证,一为北宋摹本,一为南宋摹本。辽博藏本卷后有明代画家文徵明长跋,定为真迹。 此卷不论从内容或形式看,都较成功地了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此图从画风分析,也较符合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中所说的"博陵之笔缜细"和米芾《画史》中陈述的"皆着色而细"的记载。据此,这幅作品虽定为宋人摹本,但以此来衡量阎立本的艺术成就,以及鉴赏中唐以后的人物画风格,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名画家网撰文)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