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5件最顶级国宝,最贵的手镯100亿(农村价值上万的古董)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9 01:49:47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20大国宝,你见过几个?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20件国宝,你见过几件?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今天,我将告诉你世界各地博物馆的珍贵藏品。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那么这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哪些呢?说不定出来的时候会吓到你!(20)泗阳方尊后母武定泗阳方尊,商代晚期青铜礼器和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儿仑山坡上。被誉为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杰出的作品。原名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藏北京国家博物馆(19) 《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被誉为“中国第一名作”。是国宝级文物,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18)“大禹治水”和“大禹治水”的玉山料产于中国新疆和田,为致密坚硬的蓝宝石。该文物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大、运程最长、花时最长、造价最高、雕刻最精美、造型最大、神韵最大的玉雕工艺品。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7),鎏金玛瑙兽首杯是迄今所见唯一一件精美的唐代玉雕,也是唐代最精美的玉雕。此杯由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玛瑙制成,鎏金兽首的工艺处理别出心裁。金光闪闪,克服了兽首材质颜色过深的不足,使兽首造型之美更加突出。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6),曾侯乙编钟。曾侯乙敲钟。编钟是一种巨大的乐器,由六十五个青铜编钟组成,音域为五个半八度和十二个半音。其精湛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表现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15),“玛塔闫飞”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苍劲俊朗,独具魅力。马昂首嘶鸣,躯干强壮四肢细长,腿蹄敏捷,三脚向前飞,一脚向前飞。现藏甘肃省博物馆(14)越王勾践剑为细长剑,中间有脊,两从刃锋利,前曲凹。在宽大的格子上,杨文鸟的篆体铸有“王月九剑,自行剑”。茎上有两个凸箍,同心圆的圆形首饰,精致的脚轮,被称为“天下第一剑”。现藏湖北省博物馆(13),中山王的玉衣中有2498件玉器,金线重1100克,窦婉的玉衣中有2160件玉器,金线重700克。其制作所需的人力物力是惊人的。现藏河北省博物馆(12),鎏金舞马杯银壶高18.5厘米,平腹,莲瓣纹壶盖,拱梁。一根细链条把锅盖和横梁连接起来。锅底与圈足一周交界处有“同心结”的图案,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里的墨书“十三个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压印出舞马的图形。马的屁股很肥,长长的鬃毛垂下来,脖子上有个花结,还有优雅的丝带。只见它口衔酒杯,望真,添真香0001前腿撑地,后腿蹲地,马尾辫向上摆动,仿佛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姿娱乐饮酒者。马身、横梁、壶盖及“同心结”条纹均镀金,使银壶富丽堂皇,光亮悦目。该壶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堪称国宝。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1)春秋莲鹤方壶
树干铸在山顶中间,干而直,根部裸露。现藏四川三星堆博物馆(9)振国金银器:太阳神鸟金饰。作为中国传承的象征,太阳鸟的金饰象征着中华民族追求光明、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太阳的金色观赏观赏观赏观赏观赏鸟随着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象征着中华民族和观赏鸟一样,实现了千年飞天的梦想。现藏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8)镇国青铜器:王武伐周手记。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的芦苇中,内壁铭文明确记载了“王武商收购”之战发生在某年甲子日早晨,“年”星刚好过境。这件青铜器确定了王武切割的确切日期,即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它为商周分期提供了重要的日期依据,无疑是国宝。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七)《镇国石壁壁画:秦朝的石鼓文》《大秦帝国的“东方红”》。关于石鼓文的确切日期,学者们已经讨论了几千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同意。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这是秦景公的作品。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石鼓馆(6)镇国文献《兵法》西汉竹简,为孙武、孙膑之名。《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由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所著,有“兵圣”之誉。唯一留下来的书是《孙子兵法》,不仅成为中国历代兵法学者的必读之书,更早在海外出版的译本有十余种,因此在世界上也有深远的影响。现藏山东博物馆(5)镇国书法《平复帖》,见证汉字演变。现存的《平复帖》是孤本,没有其他作品可以对比,所以无法确定是不是陆机所作,但也不是很重要。从吴周时期王临摹先人王羲之和的《三三三六零零十-三万》可以看出,楷书在东晋已经初具雏形,进而可以确认三三六零零零十-三万具有隶书特征,是西晋的真迹。它不仅是隶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本,也是汉字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重要证据。现藏故宫博物院(四)镇国之画:五牛图。韩果卷《万岁通天帖》是唐代传世的为数不多的真迹纸帛画,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纸本国画。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堪称“国之瑰宝”。《平复帖》画在一张狭长的桑纸上。五头牛姿态各异,造型小巧。整个画面除了一丛荆棘,没有任何背景,突出了牛们倔强温顺的性格。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镇州
之工艺品:真珠舍利宝幢。这件北宋真珠舍利宝幢,一是因为它有具体的出土时间。这件宝幢制造于北宋年间,时代很早,在同类木刻作品中是少数保存这么完好的。二是工艺极为精湛,使用了镂雕的技术,分作三层,刻画了各种飘逸生动的仙人形象。塔顶嵌了一颗水晶珠,作为顶部的装饰,全身上下用了大小相等的四万颗色彩斑斓的珍珠,玲珑剔透,装饰极为珍贵。还运用了玉石雕刻、金银丝编制、金银皮雕刻、檀香木雕等十多种特种工艺。整座宝幢造型优美、工艺之精巧举世罕见,代表了整个北宋时期苏州工艺的集锦。现收藏于苏州博物馆(2)镇国之陶瓷:定窑孩儿枕,观音赐子。瓷枕的烧制最早出现于隋代,唐以后日渐增多,为古代寝具,古书记载“瓷枕能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定窑瓷器以白瓷为主,大都为实用的瓶、罐、碗等,孩儿枕是难得一见的器型。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这件定窑孩儿枕,釉色牙黄,工艺精巧,先使用模具烧制成型,再加以精细的雕工,活泼可爱的孩童侧卧于榻上,双臂紧抱置于头下,两脚叠压稍稍抬起,神态栩栩如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件定窑孩儿枕不仅是宋代风俗的见证,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陶瓷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镇国之玉器:渎山大玉海,酒瓮里的改朝换代。元代的渎山大玉海,是至今为止现存最早的大型玉器,鲜有出其右者,且在历史上流传有序,元明清三代都有历史记叙,承载的历史记忆非常丰富。大玉海从广寒殿到团城,也间接反映了北京的历史变迁,综合考虑,可以作为镇国玉器之首。收藏地:北京市北海公园团城承光殿前玉瓮亭。
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顶级国宝,它们还会再出现吗?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是惟一从未中断的古文明,古巴比伦灭于公元前729年亚述帝国,古埃及灭于公元前343年波斯帝国,古印度公元前2000年灭于雅利安蛮族,中国文明公元前2800年发源于黄河岸边,至今未断。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有数不尽的国宝在历史的河流中消失不见,今天在这里试述几个。一、大禹铸九鼎《史记·封禅书》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九鼎是华夏至尊神器,相传出于大禹之手,大禹将天下划为九州,并铸造九鼎刻九州名山大川奇异之物,是天命所归、至高无上的象征,商汤逐夏桀,周武伐商纣,九鼎代代相传,楚王问鼎意在中原,显然在春秋时期。九鼎仍完好无缺,据传公元前256年,秦军攻入洛阳,延续了近800年的周王朝灭亡,秦将九鼎西迁咸阳,然而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九鼎却不知所踪,《秦始皇本纪》记载: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关于捞鼎还有个故事,内容大概:众人捞到鼎后,两根绳子系在鼎的两个耳朵,两排人用力拉绳,铜鼎刚刚被拉出水面,突然一条蛟龙跃出水面,一口咬断绳子,铜鼎又落入水中,从此再也没有九鼎的下落。因为历史过于久远,九鼎到底是九个还是一个,也因为找不到九鼎的下落,成了千古之谜!二、随侯珠《淮南子》记载:随侯之珠,卞和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随侯珠与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有一个“随珠和璧”的成语来形容珍宝中的极品,关于随珠的传说是春秋时期随国的国君出行,在途中遇到一条大蛇被打断成两节,随侯心生恻隐,命随行者用药帮大蛇救治。一年后,大蛇口衔宝珠来报答随侯,关于随侯珠“夜有光明,如月之照”的描写,随侯珠很可能就是夜明珠。公元前706年,楚国打败随国,随珠到了楚国手里,楚国手上就拥有了“春秋二宝”的随珠和璧,秦灭楚后,这两件宝物又到了秦始皇手里。秦始皇死后,随珠也消失不见,故有人猜测随珠因为有照明的功效,被秦始皇带入墓中,以代膏烛!三、和氏璧春秋二宝之一的和氏璧,是“天下所共传之宝”,关于和氏璧的故事广为人知,基本上大家都晓得,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命李斯书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让玉工刻在和氏璧上,成为了皇帝的玉玺。刘邦灭秦后,和氏璧成了汉室的“传国玉玺”,是封建皇朝的至尊之物,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楚国向赵国和婚时,曾将和氏璧送到赵国,秦昭襄王提出用15座城相交换,后来引出了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但是最终和氏璧还是被秦国所有,只是什么时候到了秦国手上史上没有记载,此后和氏璧在中国的地位无与伦比,历时1600多年,经历了100多位帝王之手,到五代时,天下大乱,“传国玉玺”和氏璧就此不知所踪!四、北京人头盖骨早在1918年,在北京的西南郊五十公里处的周口店,发现了哺乳动物的化石(世称龙骨),随后在1921年,人们在这龙骨山找到了举世闻名的北京人遗址,1923年,又发现两枚古人类的牙齿化石,1929年,发掘工作得到了新进展,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这就是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轰动了国内外,北京人的发现,是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为研究人类的起源以及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瑰宝,1941年,北京人头盖骨被移交给即将撤回美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12月5日,该部队乘火车前往秦皇岛,随后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俘虏了美军在北京、天津等几个地方的士兵,中国的瑰宝北京人头盖骨就此下落不明!以上四种珍宝,在中国历史及文化方面,都有其特别的意义,是当之无愧的国宝,价值无法估算,至今不知所踪,希望几件国宝能够重见天日,让世人可以得见顶级国宝风彩!
国家博物馆里有什么著名文物?
1、人面鱼纹陶盆此彩陶盆呈红色,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前额右半部涂黑,左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似闭目状。鼻梁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2、大盂鼎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先后为当地乡绅郭氏、县令周广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荫等所有,1951年潘氏后人潘达于女士将其捐赠予上海博物馆,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而另一尊同为盂所铸之鼎,形制略小,习称“小盂鼎”,器上铭文涉及西周与鬼方之间的战事,但此器在辗转收藏的过程中已不见踪迹,仅于著录中保存铭文拓本。3、三星塔拉玉龙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新石器时代很多遗址中都发现有类似龙形的遗存,或为蚌塑,或为彩绘,或为雕塑。关于龙的原型,研究者们提出过各种假说,如蛇、鳄鱼、蜥蜴、鱼、鲵、马、牛、猪、鹿、熊、虎、蚕、蛴螬、松树、云、闪电等等。4、鹳鱼石斧图彩陶缸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外表呈红色,作直壁平底圆筒状。陶缸外壁有彩绘一幅。画面左侧为一只站立的白鹳,通身洁白,圆眼、长嘴、昂首挺立。鹳嘴上衔着一条大鱼,也全身涂白,并用黑线条清晰描绘出鱼身的轮廓。画面右侧竖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划符号等。白鹳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鹳身微微后仰,头颈高扬。鱼眼则画得很小,身体僵直,鱼鳍低垂,毫无挣扎反抗之势,与白鹳在神态上形成强烈的反差。5、子龙鼎子龙鼎,因器内壁近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此器厚立耳,微外撇,外侧饰两周凹弦纹,折沿宽缘,腹部横向宽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器颈部以云雷纹为地,周饰2类6组浮雕式饕餮纹,足上端饰高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凸弦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最贵十大银元排名
第一名: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壹圆L.GIORGI签字版金质样币(980万)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壹圆L.GIORGI签字版金质样币一枚,天津版,重量:35克,此枚样币镜面版底初铸,版底局部可见明显凸起版模线,雕工深峻,边齿锐利,铸工精美,是民国初年人像金币中最为珍罕的品种之一,堪称民国币中的极致之作,甚为珍罕。第二名:民国十八年(1929年)孙中山像背嘉禾图壹圆银币金质呈样试铸币(616万)民国十八年(1929年)孙中山像背嘉禾壹圆银币金质呈样试铸币,仅见品,极为珍罕,完全未使用,极难得。天津中央造币厂曾试铸正面孙中山西装像壹圆银币,背面分别为“地球”和“嘉禾”二种图案版式(注:孙中山像嘉禾版壹圆试样银币至今所知存世仅三枚,其中一枚在中国嘉德2003年春季拍卖会马定祥藏品拍卖专场以72.6万元成交,堪称顶级珍品。第三名:中华民国十五年张作霖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壹圆金币中华民国十五年张作霖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壹圆金币,此币为呈样样币,目前已知存世仅此一枚,为林国明《中国金银币目录》之原件,此币雕工精湛,人物刻画极为传神,乃民国金币中之佼佼者,极为珍稀,甚为难得之品,品相又极为完美,近未使用至完全未使用,故此此枚金币弥足珍贵。第四名:孙中山像民国十八年嘉禾壹圆金质呈样试制币孙中山像民国十八年嘉禾壹圆金质呈样试制币,仅见品,极为珍罕,完全未使用。北京天津中央造币厂试铸之样币,当时民国十八年(1929)该厂曾试铸二种正面孙中山西装像壹圆银币,背面分别为“嘉禾”和“地球”图案,内中孙中山像嘉禾版壹圆试样银币至今仅发现三枚样币,存世仅此一枚,堪称国宝。第五名:1916年袁世凯像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飞龙银币金质样币一枚,“L.GIORGI”签字版1916年袁世凯像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飞龙银币金质样币一枚,“L.GIORGI”签字版,直径39mm,重量35.5克,镜面光泽,齿边锐利,铸工精湛,堪称中国近代机制币经典之作,品相完美无瑕,征集自海外资深收藏家,甚为名贵。第六名:1898年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试铸样币一枚1898年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试铸样币,英国伯明翰造币厂(TheBirminghamMint)试铸,镜面精铸,未发行,品相完美无瑕,甚为珍贵。第七名:袁世凯像共和纪念壹圆银币金质样币,L.GIORGI签字版袁世凯像共和纪念壹圆银币金质样币,L.GIORGI签字版,此种金质样币仅二次面世:1954年埃及法鲁克国王收藏拍卖首见;1971年金银币大家耿爱德藏品拍卖会为第二次露面,本场所拍此币即为耿爱德收藏原物,耿氏收藏编号为K1558,此币亦为林国明《中国金银币目录》之原件,极为珍罕,完全未使用,至为难得。第八名: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国币拾分、贰拾分、伍拾分精铸(proof)样币一组三枚中华民国十八年孙中山正面像三帆船壹元维也纳版银币在旧中国民国时期的全国各地均有流通,但是奥地利美国合版银币极其罕见,传世也极少,说明该银币有可能是当时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试铸的银币或铸币时混用了奥地利和美国两国所雕制的银币钢模,发现后即停铸,故铸额极小。第九名: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一两红铜试样币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一两红铜试样币,存世仅见两枚,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均无此试样币收藏,十分珍罕,近未使用至完全未使用。第十名:光绪十六(1890)年贵州官炉造黔宝光绪十六(1890)年贵州官炉造黔宝一枚,所铸银币仿效日本龙银,其铸造方式与新式机器所铸银元迥然不同,但币面未纪值或纪重,外观古朴,成色良好,风格独特。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