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华中科技大学排名,中国最好大学2020年排名(华中科大20年排名)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8 13:27:59
华中科技大学的三本院校有哪些?
华中科技大学有两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和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1.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武昌首义学院,前身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是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体系中按照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创新型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文华学院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文华学院是一所民办普通本科学校。文华学院,原名“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是2003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武汉美联房地产有限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普通全日制大学。扩展资料: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城市建设学院成立于2002年9月。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设有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生物工程6个本科专业和1个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文华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应用技术型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由武汉美联房地产有限公司举办,2003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美联房地产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2014年5月16日更名为文华学院,由独立学院转型为民办普通本科学校。来源:百度百科-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城市建设学院百度百科-文华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是怎样的一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中大学,又称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于1953年,位于武汉鱼枷山脚下,东湖之滨。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涵盖理、工、医、文、管等多个学科。是一所理工科和医学实力很强,其他领域也有专长的综合性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一流的高等学府之一,是中国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也是建国后成立的最具国家特色的成功大学之一,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华中科技大学历史1953年10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由原武汉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机械系和电气系电气部分以及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系动力部分和电气部分合并而成。有武昌总部,长沙分公司,南昌分公司,桂林分公司。当日,华中理工大学成立大会在武昌总部举行。1953年10月24日,长沙分院举行了开学典礼。1954年,分公司开始迁至武昌总部,8月中旬竣工。1955年6月,国务院正式任命查谦为华中工学院校长,彭天琦、刘干才、朱为副校长。1960年,华中工学院被国家确定为1966-1976年全国重点大学。“十年文革”期间,华中工学院相对保护了一批理工科专家学者,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0年,华中工学院创办汉语学院,成立英语系,转型为综合性大学。1984年7月13日,华中工学院成立研究生院。1988年1月,华中工学院更名。2003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迎来了50周年校庆。同济医科大学1907年10月1日,德国医学堂于1908年在上海成立,1912年德国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国医学堂,1917年4月23日同济德国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医学工程学校,1924年5月20日同济医学工程学校改名为私立同济医学工程学校,1927年8月私立同济医学工程学校改名为同济医学工程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1950年2月,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迁至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合并后新成立的学校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山东医学院卫生系的学生和部分教师迁至汉,并与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师生合并成立了卫生系。武汉医学院于2000年6月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迎来百年校庆。2000年2月28日,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并入华中科技大学。5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建学院合并,华中科技大学中文名称变更为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科技大学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主校区,原同济医科大学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武汉城建学院是华中科技大学东校区。2003年10月6日,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了盛大的cer
查朱倩九思[1](1975~1984)黄树怀[2](1984 ~ 1988;1988年至1993年华中理工大学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3](1993年至1997年)[4](1997年至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范[5](2001年至2005年)李培根[6](2005年至今)学校现状同济校区位于航空路13号学校理念,
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历史学等11大门类。设有本科专业78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点248个,博士点17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9个。其中29个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9个。另外有1个国家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 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0余人(其中附属医院职工500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博士生导师610人,教授1016人,副教授1348人。在校学生7万余人,其中研究生20000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560人。 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居全国重点大学前列。拥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华中地区网络中心、中国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及大量装备先进的教学、科研用现代化实验室。拥有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图书馆三座,馆藏图书368万册。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及中船重工集团七一七研究所等著名科研单位组成。旨在通过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型科研平台,推动中国光电子信息领域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和产业发展。 “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项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该项目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华中科技大学承担,根据计划,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五年后将建成与美、法、荷、日并列的世界五大稳态强磁场科学中心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将在武汉建成与美、法、德并列的世界四大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之一。 国家级重点学科 华中科技大学现有7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按非覆盖算法,共有29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学、生物物理学、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光学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水利水电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外科学(普外)、妇产科学、内科学(血液病)、外科学(泌尿外)、麻醉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华中科技大学目前7个一级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数为25个,在非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中的二级学科重点学科(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学科)还有15个。 院系设置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经济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物理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础医学院 药学院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法医学系 护理学系 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教育科学研究院 外国语学院 人文学院 哲学系 中文系 政治教育系 社会学系 历史研究所 法学院 体育部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文华学院(普通本科独立学院) 武昌分校(普通本科独立学院) 大学生艺术团 网络与计算中心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第一临床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第二临床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关于华科
名声不好还是内因和外因。内因:1,学校宣传做得很差很差,不是说广告啊什么的,而是,学校真的很不会公关。像新当选的江苏省常委弘强女士就是华科毕业的,但报纸上的报道却没有“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华科)”这样的字眼。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就是华科毕业的,这个知道的人多么? 究其原因,还是学校太低调务实了。培养出了现在全国第六的新闻学院,但几乎没有文科生知道;拥有华中地区最厉害的日语专业也没有人知道;社会学已经能够和武大分庭抗礼了也没人知道;教育学已经让华师感受到压力了也没人知道……(不止外界人士不知道,连学校的理工科学生也觉得自己学校的文科很差很差,其实,学校的文科专业实力在理工科院校是仅次于清华和浙大的) 这还是源于学校宣传工作做的不好,可能是由于老一辈华工人真的没有意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吧。 2,就是学校的教育有问题,学生都有很扎实的专业实力,在全国各个大学生比赛上拿奖拿到手软;但是,没有一个学生会大方地向外界宣布自己曾经获过什么什么奖项,别人不问,他们不会说。这样也许是低调不求虚名,但是这样对学校的发展真的不好。而且学校官网上说学生得奖的新闻很少,因为我曾经在记者团干过,记者团的人说,谁大赛获奖不是重点要报道的,如果重点报道的话我们记者团估计得累死。(P.S华科记者团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第一记者团,团友遍布全国各大媒体,这个也应该没人知道吧?) 3,学校太重视理工科,学校的名誉当然很大一部分靠的是理工科,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个社会关注自然科学的人远远多于关注人文社科的,你在自然科学取得的成就很少有人关注,除非成就具有创世纪的轰动,就像南京大学一样,南京大学的自然科学成就多的让其他名校汗颜,但是走在人们视野最前沿的高校中却很少有南大的名字(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南大的,低调却不低沉),因为南大的社会科学相较复旦北大人大清华就很一般了。外因,我向来不喜欢找外因,因为我清楚,我知道的外因大家都知道。华科是新生学校,新生事物的崛起自然会受到各个传统权势的阻拦。不过,我们不怕这些打压,因为我们有的是实力,有的是进步空间。明眼人都明白在那诋毁华科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们不解释。另外回一楼一些话:1,我知道你也是很敬仰浙江大学的,但是我要说的是,浙大的合并也受到了很多非议,你说浙大享受合并的成果,这样不好,不止浙大的同学不高兴,连我也不高兴。连我们校长根叔都说了,我们赶上浙大上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浙大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中科大的问题,我以前混中科大的贴吧,贴吧里虽然有非议华科的帖子,但是里面的留言都是很理智的,很多人都指责发帖的人不是中科大的人。后来有这样的贴吧主就删。另外我想说,百度贴吧,华科吧的友情贴吧里面,只有中科大是武汉外的高校的,说明一点,中科大的学生尊重我们,那么,我们更应该尊重中科大,因为,他们也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对象。3,你说,朱九思校长离任后学校就走上了停滞不前的道路,这错了,学校发展的很好,在社会上受到什么非议我不管,但是我们“学在华工”的名声一直保持着,而且很好地保持着,一些毕业的学长也会说华科学风没有以前好,那是因为他们带了有色眼镜看我们了,我们自我问心无愧。另外回楼主,别管别人怎么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在某天成功了别忘了说自己来自于最温暖的最团结最有人情味的华科就行了。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怎么样?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不错,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于2001年元月正式成立。其学科基础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三所高校所属的法律学科整合组建而成。在著名的英国高等教育调查机构QS公司发布的以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和论文引用率为核心评价指标的“2012-2013 QS法律专业世界大学排名”榜单中,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名列中国大陆地区第8名。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评价》中,华中科技大学法学学科连续多年被评为“A+级”。扩展资料:法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置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科技法与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同时拥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授权点,分设法律实务班、知识产权班、财税金融法班和法律硕士(法学)班等;本科层面设置法学专业。法学院分设法律学系、科技法与知识产权系,各类教学研究机构覆盖了全部法学二级学科;同时,建立了人权法律研究院、科技法研究所、近代法研究所、法庭证据科学研究中心、法制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究机构。参考资料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学院简介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