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书记,开国七大领袖(六大局)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8 11:50:51
中共六大的内容
大会讨论通过了以下决议《告全体同志书》中国共产党党章《周恩来在中共六大作组织问题报告》 《政治决议案》 《土地问题决议案》妇女运动决议《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 《职工运动决议案》宣传工作决议。360《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 《组织问题决议案提纲》 《中国共产党组织决议案草案》(草案)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关于组织问题的决议草案《军事工作决议案》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领导机构1928年7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会议选举苏、项英、项、瞿秋白、蔡和森、张为中共中央政治局7名正式委员,李、罗登贤、彭湃、杨殷、卢福坦、徐锡根为7名候补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由苏、项、项英、蔡和森五名正式委员和李、徐锡根、杨殷三名候补委员组成。向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2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中央机构的设立和常委分工。常务委员会秘书长兼组织部长,宣传部长蔡和森,军事部长杨殷,工作委员会书记苏,农业委员会书记李,妇女委员会书记。这次中央机构和领导成员变动的明显特点是,高级领导成员中工人的成分增加了。张特别代表
中国开国的六大伟人都有些谁?
【六大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彭(一般来说只有四大伟人是前四);【十大元帅】朱德、彭、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许、聂、叶剑英;【十大将军】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小、张、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五大书记】毛泽东、朱德、任;【三大开国元帅】彭、贺龙、罗荣桓;【六大开国大将】苏羽、黄克诚、陈赓、谭政、小广金、许光达。【开国领袖】指国家和政党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开国元勋】建功立业的人,是指对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或王朝有重大贡献的人。包括、任、陈云等十大元帅。【开国功勋】指对国家和人民有重大贡献,有特殊贡献的人。当时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政务院/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委员,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六个中央分院书记、六个行政区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十大将军。 【开国功臣】为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或王朝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包括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政务院委员,六个行政区的党和政府的代表和常务委员,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直属机构的负责人,政务院各部和委员会的负责人,各省、市、自治区的书记和省长(主席和市长), 开国将军(基本上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改组后的大军区司令员兼副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央军委总部副政治委员,各军兵种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
1.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起草并通过了《决定“广州暴动”为固定的纪念日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CPC)”,提出组织工农兵,明确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进行社会革命。大会初步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要求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讨论和确定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3.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二三年六月十二日至二十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统一战线的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促进了国民党的改组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开创了革命发展的新局面,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4.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一日至二十二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对正在兴起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党如何在组织和群众工作方面作准备。5.党的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聚会
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召开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却没有承担起挽救革命的任务。但周恩来、任弼时等一批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有所认识、有所抵制的同志,被选进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为后来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供了组织上的准备。6、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总结了大革命前后的经验教训,提出反对“左”、右倾两种错误倾向;正确分析革命形势,确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方针和任务;通过了《政治议决案》等16个文件和经过修改的党章,成为民主革命时期历次代表大会中形成文件最多的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主要是为了系统地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的经验教训,批判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明确新时期革命的性质和任务而召开的。7、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大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8、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9、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方针和政策,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写进总纲。党的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在党的历史上没有任何积极作用。10、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继续肯定九大路线,肯定“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尽管大会在批判极左思潮上有一些积极成果,但大会总的指导方针是错误的,并没有完成它所担负的历史使命。11、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共有3项议程: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修改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选举中央委员会。这次大会,是在揭批江青集团进一步深入,各方面工作得以恢复和整顿,广大群众渴望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清理、拨乱反正的情况下召开的。12、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要议程是:审议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审议和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按照新党章的规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 扩展资料: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的章程;选举中央委员会;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参考资料:人民网_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重大决策及其影响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