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论十大关系提出的方针,矛盾分析法方法论5个(《论十大关系》确立的基本方针)

摘要: 《论十大关系》确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论十大关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调...

《论十大关系》确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论十大关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中央政治局听取了工业、农业、交通、商业、金融等34个中央部门的工作汇报,看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有关的问题。综合起来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个关系。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一个基本原则提出来的,就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取得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政策。拓展信息的十大关系1。在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上,我们应该通过发展更多的农业和轻工业来发展重工业。2.在沿海工业与内陆工业的关系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基地,以便有更大的力量发展和扶持内陆工业。3.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上,在强调加强国防建设重要性的同时,提出要把军政费用降低到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的进步。4.在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体生产者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兼顾三者的利益,不能只顾一方,既要提倡艰苦奋斗,又要关心人民生活。5.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权力(即放权给地方),让地方多办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6.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上,要以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为重点,真诚积极地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建设。来源:百度百科-论十大关系来源:人民网-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确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和意义

《论十大关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初步但系统的思想。后来,毛泽东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经验时,仍然认为这是一个转折点。《论十大关系》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政策,为召开第八次党代会做了重要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些指导思想和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进一步的运用和发展。资料:背景:1956年初,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从一九五三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有了三年多的实践经验。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也逐渐被认识。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戒,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提到了中国共产党。1956年2月以后,毛泽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听取了34个中央部委的汇报,主要集中在经济建设的调查研究上。在此基础上,经过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毛泽东总结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同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的时间及里面阐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1976年12月26日,毛泽东生前亲自审定的《论十大关系》公开出版,后被收入第五卷《人民日报》。毛泽东的讲话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他的基本方针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延伸资料:十大关系的讨论一方面是从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学习和总结中提出的,另一方面是以苏联的经验为戒提出的。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个全局性问题。十大具体关系指: (1)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与内陆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体生产者之间的关系;(5)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6)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当事人与非当事人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外关系。来源:论十大关系——百度百科

论十大关系确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