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新华社评出2020年国际十大新闻,2021年国际十大新闻(现在的时政热点是什么)

摘要: 新华社评出2020国际十大新闻,你对哪个新闻印象最深? 各行业都在做年终总结,新华社也不甘落后,评出了十...

新华社评出2020国际十大新闻,你对哪个新闻印象最深?

各行业都在做年终总结,新华社也不甘落后,评出了十大国际新闻。看到这些新闻,或者会大受感动。这次,所有国家都经历了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尤其是海外国家,大部分都笼罩在新冠肺炎的阴影下。因为疫情,国际经济也受到很大影响,经济不景气。不知道世界的格局会不会因为这次危机而改写。先来看看让我印象最深的新闻。21世纪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后,很快就在全国出现,没过多久,又开始在全球爆发。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了疫情,其他国家就没那么厉害了。现在全球感染者已经超过8000万,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77万,而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这个庞大的数字让人看到就觉得害怕。新冠肺炎不再是中国的事情,而是全人类的事情。今年3月,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的倡议,这对共同抗击疫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与许多国家合作,并陆续加入这个共同体。在共同抗击疫情的情况下,能真切感受到团结的作用和人类的共同命运,也增加了各国之间的情感交流。种族矛盾暴露了美国长期存在的人权问题。种族矛盾一直是美国的弊端,近年来愈演愈烈。5月,一名黑人被白人警察“跪”后死亡,彻底引发了反对种族歧视的示威游行。这个活动持续时间长,涉及人数多,破坏性很大。在此期间,许多白人警察对非裔美国人暴力执法,使得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新华社评出2020国际十大新闻,你对哪个新闻印象最深?

列举2019年国内和国际十大新闻 要求:1.列举2019的新闻一定要在国内或国际?

列出2019年国内国际十大新闻,要求2019年的新闻必须是国内或国际的。

新华社年度十大新闻是怎么评选出来的?

首先,有“新华社年度十大新闻”吗?应该只有社会层面的好稿子,大概是各个部门推荐,一个学术部门汇总,然后在编委会上投票~ ~

!!!求:2010年人民日报,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外十大重要事件

2010年十大国内新闻1。控制房价。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政府出“重拳”,被称为“国11条”。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正式发布,从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给等多方面抑制房价。被称为“新中国十条”。9月,各部门分别出台措施,再次打出房地产调控“组合拳”。房价调控“重拳”贯穿全年,抑制了房价过快上涨,有效抑制了投机需求。2.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1月7日,铁道部首次发布消息: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今年以来,中国高铁屡创新世界纪录:京沪高铁全线贯通,是世界上第一条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铁;中国制造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和谐号”最高运行速度为486.1km,为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度。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系统技术最全的国家。3.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根据修改后的选举法,城乡按照相同的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规定被形象地称为“一票一权”,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城乡每一名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经历了从8: 1到4: 1再到现在的1: 1的变化。“一票一权”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城乡人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这表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4.上海世博会于5月1日至10月31日成功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被誉为“成功、精彩、难忘的世界盛会”。这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世博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184天的时间里,共有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参观人数达7308万人次,成为世博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5.嫦娥二号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成功。嫦娥二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捕获月球图像数据,完成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直接奔月、成功绕月等既定工程和科学目标。这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月球“软着陆”和进一步的深空探测活动奠定了基础。6.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描绘了新世纪第三个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全会指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民生得到大幅改善。

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7、 第六次人口普查进行11月1日零时,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启动,涉及约13亿人口,共有600多万普查人员参与。这是近年来经济社会领域的一件大事,是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这次普查首次把在境内的港澳台同胞、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11月15日,人口普查顺利完成入户登记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预计到2011年4月,这次人口普查将公布主要数据。8、 “天河一号”运算速度世界第一11月17日,第三十六届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发布,我国首次有两台超级计算机位列前三。其中,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二期系统以实测运算速度每秒2566万亿次位居榜首,成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对提升我国自主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9 、“国16条”稳物价保民生面对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11月19日,《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发布,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这16项措施,包括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随着这个被群众称为“国16条”政策的贯彻落实,各地菜价应声回落,社会情绪逐渐稳定。 10 、我国粮食产量“七连增”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928亿斤,比上年增长2.9%,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七连增”对保供给、保物价、保民生和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圆满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和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 2010年国际十大新闻1、上海世博会精彩纷呈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创造了多项世博会纪录: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境内外参观游客逾7308万人次,单日最大客流量达103.28万人次。上海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探讨城乡互动发展。这场被誉为“成功、精彩、难忘”的世界性盛会,不仅传播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也是一场精彩纷呈、美轮美奂的世界文明大展示。2、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亚洲区域合作有突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该自贸区涵盖19亿人口、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以及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是全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东盟之间90%的贸易产品可享受零关税待遇。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9.8%降至0.1%,东盟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也从12.8%降至0.6%。自贸区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大幅提升,1月至9月,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43.7%,全年贸易额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3、天安号与炮击掀风浪半岛安全局势弦紧绷。3月26日,韩国“天安”号警戒舰爆炸沉没,46名船员遇难。韩方称该舰遭到朝鲜鱼雷攻击,但朝方予以坚决否认。双方你来我往,剑拔弩张,半岛局势骤然升温。11月23日,朝鲜和韩国在半岛西部海域有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发生相互炮击事件。11月底至12月初,韩美在韩国西部海域(黄海)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12月16日,韩方宣布将在延坪岛海域举行海上实弹射击训练,朝方随即发出反击警告,高度敏感复杂的半岛局势呈千钧一发之势。尽管在中国、俄罗斯等多方积极斡旋下进一步升级的危险得以避免,但半岛持续紧张的局势不仅对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格局产生影响,也牵动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4、IMF世行改革获进展发展中国家分量加重。世界银行投票权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取得重大进展。4月,世界银行决策机构表决同意,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投票权整体增加3.13个百分点,将其投票权提高到47.19%。发展中国家在这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中的代表性显著增加。根据IMF执行董事会11月通过的份额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将向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其中,中国的份额从3.72%上升到6.39%,名列美、日之后,位居第三。同时,欧洲国家同意在IMF执行董事会中让出两个席位给发展中国家。这是65年来拥有187个成员的IMF最具根本性的治理改革,也是针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份额转移方案。5、欧债危机现蔓延之势救助计划保欧元稳定。4月27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再次调低希腊信用评级,随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信用评级也相继被下调,2009年底在希腊首先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呈蔓延之势。5月2日,欧盟启动希腊救助机制,由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联合向希腊提供1100亿欧元援助。5月10日,欧盟决定与IMF共同设立一项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以保欧元稳定。10月,爱尔兰也申请援助。11月28日,欧盟批准了总计850亿欧元的对爱援助方案。为应对债务危机,欧元区多国被迫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引发民众强烈不满和抗议。 6、南非世界杯成功举办非洲赢尊重意义深远。6月11日至7月11日,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在有“彩虹之国”美誉的南非共和国举行,西班牙首次夺冠,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八支冠军球队。南非优美的环境、热情的百姓、独特的文化,与世界杯赛融为一体,深深地印入全球观众的脑海。第一次在非洲大陆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不仅为全世界提供了一场盛况空前的竞技盛宴,更打开了一扇窗口,让世界重新认识一个和平、友好、开放的非洲,将非洲推上了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中心舞台。成功而精彩的南非世界杯,不仅为南非赢得了国际声誉,而且也为整个非洲赢得了尊重,被认为是非洲走向复兴的标志。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认为,南非世界杯必将成为非洲大陆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7、地震火山洪涝频肆虐人类发展经受大考验。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20余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首都太子港变成一片废墟,8名中国维和警察不幸牺牲。9个月后,震后的海地霍乱疫情大面积蔓延。截至12月22日,共有12万人接受治疗,2600余人死亡。2月以来,智利、印度尼西亚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先后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附近火山喷发,火山灰覆盖欧洲多国上空数日之久,导致欧洲空中交通瘫痪,经济损失超过10亿欧元。10月,印尼的默拉皮火山连续喷发,直接影响到亚太区域内的航空交通。夏季,巴基斯坦遭遇81年来最严重的暴雨洪涝,1/4以上国土变为水泽,约2000万人受灾。入冬,欧洲、美国等遭遇空前雪灾,当地的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经受巨大考验。8、维基解密网站连泄密信息数据安全遭挑战。4月5日,“维基解密”网站公开美军在巴格达向平民开火的视频,引发轩然大波。随后,“维基解密”多次曝光针对美国的机密文件:7月25日,公开9万多份与阿富汗战争有关的秘密文件;10月22日,公布近40万份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文件;11月28日,曝光逾25万份美国外交机密文件。这些文件的曝光严重打击了美国的外交与军事形象。美国政府不断“灭火”,并加强封堵打压该网站。一些商业网站和公司相继宣布停止同“维基解密”合作。12月7日,该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在英国伦敦因性侵犯指控被捕。16日,他被批准保释。“维基解密”坚持继续正常运营,并将数据中心转移到瑞典的一处地下核设施内。就在阿桑奇被捕前一天,“维基解密”还公布了一份美国官方机密名单,列出了全球各地对美国国家安全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设施。“维基解密”的支持者组织黑客,通过攻击网络支付网站和相关政府网站展开报复。因“维基解密”而展开的角力不断升级。9、墨西哥湾漏油5个月生态灾难危害难估量。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位于美国墨西哥湾水域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引发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11名工人在爆炸中丧生。英国石油公司曾采取多种办法封堵漏油,但效果一直不理想,直至9月19日漏油井被封,总共约490万桶原油泄入大海,严重污染墨西哥湾水域,对沿岸的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阿拉巴马和佛罗里达5个州的生态系统、渔业和旅游业造成重大影响。英国石油公司为应对漏油事件前后共支出近百亿美元,公司声誉严重受损。事件直接导致美国政府宣布中止新的深海石油勘探计划,并将工作重点放在确保墨西哥湾及沿岸地区“完全从灾难中恢复过来”。10、33名智利矿工困深井 69天成功营救创奇迹。8月5日,位于智利北部城市科比亚波附近的圣何塞铜矿发生严重塌方,33名矿工被困井下700米处,17天后被发现,69天后全部获救,刷新了世界矿难史上被困时间最长50天的纪录。矿难发生当天,智利即对被困矿工展开大救援。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筹划和准备,33名矿工于10月13日陆续搭乘“凤凰2号”救生舱缓缓升上地面。多个国家伸出援手,参与了这次救援行动,中国制造的救援机械设备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场持续近23个小时的最后大营救受到全世界关注,被称为“世界救援史上的奇迹”。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