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功劳什么科什么属,槐树属于什么科什么属(夹竹桃属于什么科什么属)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7 18:01:49
阔叶十大功劳什么科
阔叶十大功劳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0.5至8米。叶狭倒卵形至长圆形,长27-51厘米,宽10-20厘米,具4-10对小叶,最低的一对小叶距叶柄基部0.5-2.5厘米,顶端暗灰绿色,背面有白霜,有时黄绿色或淡黄色,两面无脉,叶轴厚2-4毫米,节间长3-10厘米;小叶厚革质,硬而直,从叶片下部向上部逐渐变得狭长。最低的一对小叶呈椭圆形,长1.2至3.5厘米,宽1至2厘米,具1至2个粗锯齿。上部小叶近圆形至椭圆形或长圆形,长2至10.5厘米,宽2至6厘米。基部宽楔形或圆形,斜形,有时心形,边缘和顶端各有2 ~ 6个粗锯齿。总状花序直立,通常3到9簇生;花蕾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至4厘米,宽0.7至1.2厘米;花梗长4至6厘米;苞片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钝,长3至5毫米,宽2至3毫米;黄色的花;外部萼片呈椭圆形,长2.3至2.5毫米,宽1.5至2.5毫米,中间萼片呈椭圆形,长5至6毫米,宽3.5至4毫米,内部萼片呈长圆形和椭圆形,长6.5至7毫米,宽4至4.5毫米。花瓣倒卵状椭圆形,长6-7毫米,宽3-4毫米,基部腺体明显,顶端微缺;雄蕊长3.2-4.5毫米,药隔不延伸,顶端圆形至截形;子房长圆形卵形,长约3.2毫米,短花柱,3-4个胚珠。浆果椭圆形,长约1.5厘米,直径约1至1.2厘米,深蓝色,上覆白色粉末。花期为9月至次年1月,结果期为3月至5月。生长于阔叶林、竹林、杉木林及混交林下,林缘、草坡、溪边、路旁或灌木下。宽叶十大功劳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耐阴、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排水良好的肥沃沙质壤土上生长最好。
有十大功劳科么?
十大功劳属小檗科植物。没有十大功劳,只有十大功劳。
十大功劳(小檗科 十大功劳属)栽培技术是怎么样的?
十大功劳。)Fedde。十大功劳是园林中常用的重要观赏树种,因其枝叶繁茂,叶形奇特,黄花丛生,风雅。【描述】常绿灌木。革质叶,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 ~ 9片,狭披针形,边缘有针状锯齿,表面光滑有光泽,深绿色,秋后转红,鲜艳悦目。花小,黄色,总状花序,花期从8月到10月。浆果呈椭圆形,蓝黑色,白色,12月成熟。同属的观赏植物有: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latifolia M.bealei),其小裂片厚革质,7-15片,宽而短,自下而上逐渐增多,边缘卷起,具2-8个倒刺状锯齿。叶子清秀,果实艳丽,是观赏树木的珍品。花期11月至次年3月,果期4月至8月(见色图88)。【分布】原产我国,分布于湖北、四川、浙江等省。【习性】暖地树种,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原生长在山谷的阴湿处。经过多年栽培,其适应性增强,对土壤要求不高。酸性土壤和中性土壤都可以生长,靠近房子的林缘特别适合,前提是排水良好。分蘖能力强,耐寒。【繁殖与栽培养护】采用播种、扦插、分株繁殖。12月播种、采种、堆置、催熟、清洗、阴干、冬季播种或沙藏越冬。2-3月春播,条播,覆土,覆草保湿,一个多月发芽出土,分阶段揭草,夏季用棚遮光,苗期加强肥水管理,第二年留床或单独种植,培育大圃宜选择半遮光环境。幼苗种植后4 ~ 5年才能开花。3月进行休眠枝扦插,将1 ~ 2年生粗壮枝条剪成10 ~ 15厘米长的插条,插入2/3的土中。5月开始遮光。半成熟的枝条从六月到七月被剪去。用当年半木质化的粗壮小枝,顶端3 ~ 4片叶,或每片叶可剪去1/2。插后及时遮阴浇水,成活率可达90%以上。植物分裂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或2月下旬至3月下旬进行。春秋两季都可以移栽。留在土里或者带泥球。维护和管理简单。注意修剪枯枝,保持植物干净整洁。阔叶十大功劳种子将于5月下旬成熟,夏季应遮荫,春季低温沙藏。十大功劳生长健壮,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园林中均可种植,但地面不能积水,一般不需要灌水追肥,管理粗放。对于长势弱、树形差的,也可以进行留茬,让它萌出新的茎叶来更新老植株。北方有很多盆栽。在准备培养土时,盆栽植物应与必要的沙子混合,以防止盆内积水。可以两年翻一次锅,换一次土。在生长季节,要适当施肥,夏季遮荫,注意通风透光,否则容易发生病虫害。其主要病虫害有:十大功劳炭疽病、斑点病、叶斑病、锈病、日本草蚧虫、糠蚧等。防治方法:去除病叶,焚烧。开始时喷洒波尔多液或百菌清。(2)喷洒敌敌畏、吡虫啉、甲萘威等。【观赏及应用】十大功劳多种植在园林半阴处,成群或成行。它们适合与建筑物、湖泊和岩石、假山一起种植,也可用作绿篱。对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抵抗力,也可用于厂矿绿化。
中药十大功劳是什么?具体点
十大功劳[别名]黄柏、黄连、八角茴香、黄柏、竹黄。【来源】十大功劳叶(堡。)卡尔。这是小檗科最大的贡献之一。【株型】常绿灌木,高达4米。根和茎横截面呈黄色,味苦。羽状复叶互生,长30-40厘米,叶柄
果期10-11月。 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处。分布于甘肃、河南、浙江、安徽。 [采制] 全年可采,晒干。 [性状] 羽状复叶,小叶片7—15,对生,无小叶柄,多略皱缩,革质,广卵形,边缘反卷,每侧有刺3—5个,叶脉明显向背面突起,上表面绿色至灰绿色,下表面黄绿色。总叶柄圆柱形,直径约至5mm,着生小叶处膨大并有环纹。气微,味苦。 [化学成份] 含小檗碱(berberine)等。 [性味] 性凉,味苦。 [功能主治] 补肺气,退潮热,益肝肾。用于肺结核潮热、咯血、腰膝无力、头晕、耳鸣、肠炎腹泻、黄疸型肝炎、目赤肿痛。用量9-15g。 [附注] 根、茎、果实亦入药。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