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十大传世名画基本信息,中国古代名画(世界十大名画)

摘要: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都有那些?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图,汉宫肖春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都有那些?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图,汉宫肖春图,白君图,布边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李倩江山图。1.东晋罗神图,顾恺之《洛神赋图》,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绢本,彩色,竖27.1厘米,横572.8厘米。原卷《洛神赋图》为东晋(宋墨)著名画家顾恺之所画。这幅画取材于曹植著名的《洛神赋》,是顾恺之的传世佳作。2《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帛书彩色,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独树一帜的杰作。《清明上河图》轴,北宋风俗画。传世名著,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而且围绕它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富春山居图》黄原王巩《富春山居图》,长33厘米,宽636.9厘米,纸墨。这幅画始于郑智七年(1347),完成于郑智十年。这幅画在清朝顺治年间被火烧,断成两截。前半幅单独装裱,改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4,《汉宫春晓图》明仇英《汉宫春晓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汉宫春晓图》,中国七彩仕女第一长卷。丝绸色彩斑斓,尺度较大,37.2cm2038.5cm,作为装饰画,属于巨制。宫肖春是中国传统的人物画题材,主要描绘了公主在宫中的生活。5、《百骏图》清郎世宁《百骏图》,手稿为纸质,长102厘米,宽813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意大利人郎世宁于1715年作为传教士来到中国,被十分重视西学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此后,他做了50多年的宫廷画师。6,《步辇图》唐嫣李奔《步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件珍品。绢本,彩色,长38.5厘米,宽129.6厘米,为唐代著名画家颜所作,线条流畅娴熟,富有表现力。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7,336,0010-30,000宣、33,360,010-30,000。唐朝作为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也是淑女。中国古代仕女众生的形象,“美满全国愁病”,唐代仕女画以端庄、雍容、典雅著称,《唐宫仕女图》表现了唐代“她若不过转头一笑,便有百符咒”的形象。8,《唐宫仕女图》 《唐宫仕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麻纸,长20.8厘米,宽139.8厘米,无邮票。作者是唐朝著名宰相韩果。韩果(723-787),生于长安(今陕西Xi市),是少师休之子。那时候,韩干以画马出名,韩云以画牛出名。后人称之为“二马并马”。这张图《五牛图》是韩果最生动的一张。9,《五牛图》 《五牛图》,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这件丝绸长28.7厘米,宽335厘米。这是五代大画家顾画的。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南唐大官韩熙载家宴饮娱乐的场景。用笔流畅圆润,色彩鲜艳,人物清秀秀丽,生动传神,享誉海内外。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人物画代表。10,《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件珍品。帛书,彩色,长51.5厘米,宽1191.5厘米,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幅绿色山水画。作者王希萌。18岁的北宋画院学生王希蒙被叫进中国禁书馆,由宋徽宗的赵霁亲自授课。半年后,他创造了《千里江山图》。他20多岁就去世了。他是一位才华横溢却不合时宜的年轻画家。扩展信息《千里江山图》是历代王朝的至宝

后来经过无数次战争,散落在世界各地,现在是各大博物馆和城镇的宝藏。《千里江山图》都有浓厚的文化痕迹,如前言、后记、历代名家题字、玉玺收藏等。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艺术瑰宝的真正魅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十大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都有那些?

中国古代十大名画

【主答】《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图、汉宫肖春图、白君图、布比图、唐宫仕女图、乌牛图、韩熙载夜宴图、李倩江山图。【扩展资料】洛神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画是东晋顾恺之的画,原卷《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彩色帛书。它是由几个故事情节组成的长卷,类似漫画,融合得很好。现在已经失传了。宋代传世四册,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二册)、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里埃尔美术馆。故宫博物院里的两个人物基本相似,只是景物复杂而简单。全卷共分三个部分,以曲折细致的手法描绘了曹植与罗申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得当,在不同的时空里自然交替、重叠、互换,但在山水描写中,都表现出一种空间感的美。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绘画。《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只有北宋画家张择端见过的杰作。是国宝级文物,现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的形式,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名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以及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都城汴京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经济状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幅五米长的画卷中,有大量色彩斑斓的人物,如牛、骡、驴等牲畜,汽车、轿子、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具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绘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家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1350年绘制完成,后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在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的景色。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2011年6月,前后两段在台北故宫首度合璧展出。汉宫春晓图《汉宫春晓图》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绢本重彩仕女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汉宫春晓图》以人物长卷画,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宫女的生活情景。其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极勾描渲敷之能事,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人文思想,亦表达了他对宫廷浮华美好生活的赞美。《汉宫春晓图》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亦被誉为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百骏图《百骏图》是意大利籍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创作的绘画作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图稿本为纸质,原作分别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纸质稿本) 和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 。此图共绘有100匹骏马,姿势各异,或立、或奔、或跪、或卧,可谓曲尽骏马之态。画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数人,控制着整个马群,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间的和谐关系。步辇图《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现存画作被认为是宋朝摹本。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唐宫仕女图《唐宫仕女图》是一幅中国画作,作者是唐代张萱、周昉,该画描述唐代美女众生像。主要表现唐代贵族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五牛图《五牛图》是唐朝韩滉创作的黄麻纸本设色画,又名《唐韩滉五牛图》,该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五牛图》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没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作品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见丰富、和谐,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画卷作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在该作品人物的刻画上,极其精细入微,意态栩栩如生,飞鸟用笔轻轻一点,极具展翅翱翔之态。《千里江山图》画卷,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将创作者的情感付诸创作之中。《千里江山图》虽属于写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现了青年画家具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百度百科

名画介绍

世界十大最昂贵名画 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以1亿416万美元的天价售出,一举刷新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画。 文森特·凡·高1890年创作的《加谢医生的肖像》,在1990年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荷兰画家鲁本斯的油画 《殴打婴儿》2002年易主,购买者竟不惜出资7350万欧元。 《红磨坊的舞会》雷若阿 1990 7810万美元。 《没胡子的自画像》 荷兰 凡高 1998年 7150万美元。 十七世纪巴洛克风格天才艺术家鲁宾斯一幅未见经传的油画《对无辜者的屠杀》曰前在伦敦的索斯比拍卖行以4950万英镑售出。 《双臂抱胸的女人》毕加索 2000年 5560万美元。 《鸢尾花》于1889年5月完成。鸢尾花是同向曰葵一样,凡高似乎也喜欢画这种植物。 1892年,唐基(凡高的朋友)以300法郎的价格将这幅画卖给了评论家奥克塔夫·米尔博--凡高最早的赏识者之一。这幅画像许多其他的凡高的画一样,在他死后不断地买卖。 1988年在拍卖会上,有人叫出了5300万美元的天价。 《梦》 西班牙 毕加索 1997年 4840万美元。 《静物》 保罗 塞尚 1999年 6050万美元。 以上是从网上找的。 不过去年好像出了个所谓黄金画作——克里姆特的作品《阿德勒·布罗赫-鲍尔夫人》,以1.35亿美元成交价被化妆品巨头罗纳德·S·劳德收购,超过了《拿烟斗的男孩》。不过后来被质疑为炒作。http://cul.news.tom.com/2006-06-21/074S/05333889.html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402287.html;

谁有<<清明上河图>>的资料

【基本信息】  名称:清明上河图  类别:书画  年代:北宋  作者:北宋画家张择端  文物现状: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面内容: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繁荣的见证。  [编辑本段]【概况简介】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24.8公分),长528.7厘米(528公分),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开两部份,一部份是农村,另一部是市集。画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据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59人,动物209头(只),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1195人)、《红楼梦》(975人)、《水浒传》(785人)中任何一部描绘的人物都要多。  《清明上河图》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人物大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毫纤俱现,极富情趣。  据图后明人李东阳的题跋考据,《清明上河图》前面应还有一段绘远郊山水,并有宋徽宗瘦金体字签题和他收藏用的双龙小印印记,而今这些在画上都已不见。原因有两种,一种可能是因为此图流传年代太久,经无数人之手把玩欣赏,开头部分便坏掉了,于是后人装裱时便将其裁掉;一种可能是因宋徽宗题记及双龙小印值钱,后人将其故意裁去,作另一幅画卖掉了。  还有许多专家猜想《清明上河图》后半部佚失了一大部分,因为画不应该在刚进入开封城便戛然而止,而应画到金明池为止。但是更多的专家认为图取名为《清明上河图》,其含义就是清明节去河边(具体干什么暂不探讨),而图尾柳树边正是主仆一行人出行,完全可以看做是遐想的主人公,那么《清明上河图》名字的含义就完全可以诠释了。反到是有些专家认为画的开始部分来的唐突,好像人为的裁去开头部分,因为原画开头部分有宋徽宗的题字,被裁剪获利之说更有可信度。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