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三杰四凶五虎八大金刚,国共公认24位抗日名将(黄埔军校一百零八将)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6 22:14:14
黄埔四杰是谁?
黄埔一期四杰:关、桂永清、何、胡宗南。吴将军:陈涉成、顾、魏、蒋、刘智。大金刚:何、顾、蒋、陈诚、刘智、张治中、十三太保:又称复兴社第十三太保,他们是、何、李伟、桂永清、曾宽庆、梁干桥、萧赞郁、戴笠、胡宗南。东陵贼:孙殿英山西王:阎锡山南天王:陈云南王:龙云青海王:马步芳西北王:胡宗南中原王:唐萧诸葛:白崇禧智多星:主席:陈诚宪兵队的父亲:顾红头将军:杨虎城不抵抗将军:张学良投诚将军:石三友伏将军:刘智随风而逃:李伏断腿将军:刘智。
黄埔三杰是那三个?谁封他们为三杰的?
黄埔三好学生是、陈赓、何,是黄埔军校一期最突出的三个学生。1.蒋先云蒋先云(1902-1927),字翔云,别号巫山。他是蒋先云湖南新田大坪塘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最优秀的学员之一。他不仅以第一的优异成绩入学,而且学习成绩优异,受到蒋介石的高度重视。1927年5月,蒋先云在河南临颍与冯军的战斗中英勇牺牲。2.陈耿(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原名陈,1903年2月27日出生于湖南湘乡。门人,祖父是湘军将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我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人。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的奠基人之一。3.何(1900-1972),湖南岳阳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何是三人中最有争议的,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黄埔三杰之一。他在那个特殊战争时期的接连变化,也意味着他的命运。虽然他也很有能力,但他一生从未执掌过军权,也从未受到蒋介石的器重。可以说他死于抑郁症。在当时的战争和斗争中,自己的命运与当时的国家政治结合在一起,自己的选择决定了自己未来的命运。扩展资料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会见孙中山时,提出了“建立军官学校和革命军”的建议。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孙中山先生认为“教育是神圣的事业,人才是立国之本”,亲自在广州创办了两所学校,即国立广东大学和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位于广州东南的黄埔岛,简称黄埔军校。当时黄埔聚集了中国青年才俊,为国共两党培养了无数军政人才。在黄埔军校的学生中,流传着“黄埔三杰”的说法。来源:百度百科-黄埔三街
将介石手下名将
民国时期起了一批年度人物绰号,分别是广西三巨头、川军四巨头、黄埔四巨头,还有一批将军,比如冯玉祥的十三太保、西北军五虎、唐生智的哼哼二将、蒋介石、八大金刚、三巨头等等。今天要写的是八大金刚。1.何八大金刚第一人是何,他是当之无愧的,老同盟会成员,黄埔军校总教官,长期是蒋介石手下的二号人物。历任陆海空三军参谋长,军政部长,后签《塘沽协定》。他被指责为汉奸亲日派,但依然当权,声音不改。直到到了台湾省,他才退出决策层。我没有太多带兵的经验,一直都是负责大本营的。抗战结束后,我作为中国总投降官接受日本投降。和何江的关系可谓互相利用。他对江生了两次异心。首先,第一次让江流亡。第二,Xi事件为军事讨伐做了准备。按照惯例,江早就应该清除异己,但他没有。因为他的部下在国民党中有很大一部分力量,蒋不得不加以利用,这也是他一直处于高位的原因。他懂得养生之道,待人宽厚,放得下,接君。所以他活到97岁,是国民党内最长寿的人之一。2.陈诚,陈诚第二名应该是陈诚,浙江人,炮兵出身,东征时深得蒋介石宠爱。后来他娶了谭香,和蒋介石成了干亲家,让蒋介石更加重视。他在主持十一师时,联合李默庵、萧干等师驱师,在抗唐和中原战役中表现出色。在随后的红军围剿中,他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隐约形成了与之抗衡的实力。蒋也想在党内找一个力量来牵制什么,陈自然是最佳人选,于是在陈诚组建的土木系就成了国民党跨军政的强大力量,其18军也成了中央军的五大王牌之一。陈日益得到蒋的器重,庐山军官训练团一直担任副团长,抗战后指挥了四次武汉会战,后长期担任保卫重庆的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内战时主政东北,失利,去了台湾省,经营了几年,为蒋介石准备了一条好路,从而成为国民党的二号人物,65年去世,英雄早逝,让台湾省伤心。陈没有才华。他在工作中以勤奋和坚定著称。他非常注意军人的外表。无论何时何地,他都精神饱满。他很勇敢。当敌机轰炸时,他曾站了半个小时。看这个人,他是真正的英雄。3.顾第三位是顾,和何何差不多。除了在北伐中带兵,后来在营部工作。Xi事变后,蒋介石命令他瓦解张杨军队,他做得很漂亮。抗战时期,他主持第三战区,也是印象非常深刻。这期间,皖南事变被国内很多人指指点点。内战中,他主持国防部,负责蒋的军事进攻计划,深得蒋信任。可惜他有中共地下党,所以一次又一次失败。之后去了台湾省,还是个重要人物,87年去世,过了很长的国民党生活。顾为人谨慎,不露锋芒,在军中有贤者称号。胸中有沟壑,是成大事之人,一生追花。
逐柳,可谓英雄仗剑,美人相依。刘峙 4、刘峙 第四位是刘峙,刘峙的生平从他的外号即可看出,北伐时是福将,中原大战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是长腿将军,到了内战时,主持徐州,为蠢猪将军。公正的说,刘在早期的军事生涯是很辉煌的,不管运气如何好,但能把吴孙打的没了脾气还是有一点能耐的,不象现在所公认那么不堪,或许是年岁过长,没有了拼劲,因此在后来的作战中一败再败,总之说来,刘在八大金刚中,打仗的才能是排在倒数的。其实他内战的蠢猪将军并不合适,中原突围或许有判断失误,但淮海战役刘几乎没有指挥过部队,上有蒋顾,下有杜,他自知不是这块料,没有插手部队指挥,但后来也成了替罪羊,没有去台湾,流落印尼,当小学教师度日,后来回到台湾,已是物是人非,唏嘘而已。刘素有贪婪名声,敛财有方,后来的结局并不美满,看来为人莫贪为好。5、张治中 第五位是张治中,这个著名的红色将军,能列入蒋的八大金刚实在是出人意料,但细观张的为人,就清楚这是为什么了,张是一个很传统的儒家人,受孙中山先生的赏识,负责黄埔军校的组建,此后一直便坚持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在黄埔之初,与共产党关系很好,便是遵循了这三大政策,之所以张是唯一没有和共产党打过仗的人,也是因为他竭力逃避内战,认为有违孙中山先生的政策,说白了,我认为张忠于的是孙中山先生,而不是什么蒋介石,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靠向大陆的根本原因。 说起蒋和张的关系,蒋一直是很器重张的,对张的意见都要考虑,这固然是张自己本身的才能,更重要的是蒋对张的绝对信任,在中原大战时,张被委以重任,危局过后,便回到军校当教育长练兵,在后来的凇沪抗战,平定十九路军,凇沪会战的战役中莫不如此,不争兵权,也因此张在抗战开始后长伴在蒋的身边,担任政治部长和三青团书记长等要职,后来任西北行营长官,救了一批被盛世才囚禁的共产党,他还促成了两次和谈,第二次和谈时留在了大陆。综观张的一生,不爱财,自律甚严,厌恶内战,爱国热情高昂,实在是个伟男子,真英雄!文革中受到冲击,但在毛周的保护下,没有受到大的伤害,随后逝世,一生坚持自己的信仰,伟哉张治中!6、钱大钧 第六位是钱大钧,此人的一生算是多姿多彩,带过很多次兵,也曾在大本营有过指挥全局的运筹帷幄时候,更有从政当上海市长的经历。他的军事生涯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早期的二次东征以六连士兵破陈炯明的四千之众算是绝唱。此后的北伐,中原大战,剿共俱有他的参与,没功劳也有苦劳,或许是看到了这一点,蒋把他调来身边当了侍从长,西安事变中一度受到蒋的猜忌,但他中的枪伤帮了他一把,反而连累曾扩情。后来任军政部次长,抗战结束后出任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总司令,后来去了台湾。此人亦长寿,八十九岁方死。钱大钧爱财,犹胜刘峙,时人根据他的名字取“钓大钱”,抗战后作为接收大员狠狠的捞了一笔。到台湾后,转向于体育事业,为台湾的体育做了杰出的贡献。7、蒋鼎文 第七位是蒋鼎文,原来是元帅府的副官,后来在军中有了一席之地,曾围剿红军,参加蒋桂战争,中原大战,解决福建事变,西安事变中传递信函,为蒋宋所感谢,抗战后任西北行营主任,后来出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在豫湘桂战役中一溃千里,引咎辞职,此后虽然还在国民党中,但已经不再担任重要职位,转而经商,倒是颇有收获,去台湾后,衣食无缺,得以善终。蒋此人,贪花胜过顾祝同,尤其是中意“嫖”,感染性病,为民国一大笑话。8、陈继承 第八位是陈继承,此人受蒋的重用,参与了诸多事件,却没什么关键的地方。正是没有什么大功,也没有什么大过,不出彩,唯一著名的一次是镇压青年学生的“七五”惨案,后来也是去台,52年退役,到招商局担任顾问,善终。综合看这八个人,他们都是蒋的第一批嫡系,他们或毕业于保定军校,或毕业于各省速成学堂,在黄埔中都是教官一级的人物,在蒋的部队中,他们是第一批军长师长,长期活跃在民国,活跃在国民党内,他们也是黄埔系的元老,可以说,蒋的部队,就是在这一群人的带领下成长壮大的,尽管后来的结局各异,但他们在民国这个舞台上的角色是不应该被人淡忘的。
黄埔三杰的介绍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