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12个伟人,中国的十位名人简介(中国三大伟人是哪三个)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6 20:10:17
新中国成立后有哪些名人,他们又有哪些故事.
1.毛泽东自己的作品是他自己的。1942年底,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开始后,毛主席更忙了。他有晚上工作的习惯,忙的时候有时会熬通宵。就这样,毛主席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在大生产运动期间,他总是忙了一夜,第二天下午,像往常一样,和中央的同志们一起去上班。当时,熊云在中央机要部门当翻译。他们和主席住在枣园里。枣园有一排窑洞,被两堵墙隔成三个院落。主席住在北院,机要科住在中院。机要部门的同志担心主席工作这么忙,休息时间这么少,累坏了。主席在去地里的路上,他们冲到主席面前,主动提出帮他挖地。主席慈祥地笑着,看着他们这群十六七岁的青年,摆摆手拒绝他们的帮助,说:“你们挖的地不是我的劳动,是你们自己的劳动。”就这样,毛主席用了几个下午的时间,亲手挖了两亩多,给地浇水施肥,种上了西红柿、辣椒等蔬菜。绿色的蔬菜和丰富的水果点缀着树枝,使枣园的后山坡更加美丽。中央机要科的同志们,看着这丰收的景象,非常感慨,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流下了毛主席辛勤劳动的汗水!2.周恩来的公鸡叫了三声后,周嘉花园里响起了响亮的读书声:“除草,每天中午,汗水滴进泥土。谁知中餐,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熟了,但他总觉得自己没有完全理解这首诗的意境:每一粒都有多难?第二天,来到江的母亲家玩。吃饭时,他看着白花花的米饭,急切地问:“江妈妈,这米饭是怎么来的?”江的母亲很喜欢的求知欲,笑着告诉他:“米是米做的。大米被一层坚硬的黄色外壳包裹着。终其一生,都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除草、施肥管理、消灭病虫、收割脱粒,直到磨成稻子。”“啊,吃这碗饭真不容易!”周恩来惊讶地说道。“是啊,不知道十几关下来会累倒多少农民。这香米是农民用血汗浇灌的。”江妈妈深有感触地说。江母亲的谆谆教诲不仅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也激励他努力学习。为了学好汉字,他不仅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坚持每天练习100个汉字。一天,跟着母亲陈到很远的一个亲戚家,回来时已经是深夜了。一路上,年轻的恩来疲惫不堪,打着呵欠,上下眼皮打架,但休息前还是要练一百个汉字。陈妈妈看了心疼,却劝:“明天再写吧!”“不,妈妈,是同一天!”劝说陈的母亲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立刻赶走了瞌睡虫,头脑清醒了许多。一百个字刚写完,陈妈妈就抓起恩来的笔说:“好了,睡觉吧!”“没有!”用未干的墨水仔细地读着这100个汉字,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得歪歪斜斜的。”说着,周恩来白嫩的小手又开始写了起来,把这两个字写了三遍,直到他满意为止。3.朱德朱德有个侄子,在农村工作不太舒服。他几次写信给朱德,要求朱德把他调到北京工作,朱德都拒绝了。后来这个侄孙参军了。有一次,我从东北回老家探亲,路过北京时去看朱德。朱德对他说,“如果你参军,我们是革命同志关系,然后是其他关系。你要遵守军队纪律,努力学习,严格训练,争取进步。
几年后,这个侄孙临近复员时,去北京请朱德帮他在城里找工作。朱德说:“不,归故里是政府的政策,我要带头执行。不可能有什么特别的。在部队入党,共产党员就要遵守组织纪律。逸仙天地广阔,需要你。你要高高兴兴回老家,由当地组织安排。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好。”侄孙听了祖父的教诲,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乡。当地政府安排他在公社当放映员。4.贺龙贺龙从小喜欢习武,经常和村里的孩子一起玩格斗、打架等游戏。村里有个恶霸,想试试贺龙的胆子,就利用他父子和他同桌吃饭,在桌子底下放了一枪。他想当然地认为,这突如其来的枪响会把贺龙吓个半死,但年仅七岁的贺龙却泰然处之,连眼睛都没眨一下。从此,贺龙的勇敢在村里小有名气。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作为国家的高级领导人,可以像一个普通人一样,随时随地严格要求自己、子女和亲人。他从来没有任何特长,充分体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主义战士的正气。刘少奇正在海南岛度假。一天,一位厨师告诉他的秘书:“刘少奇同志的生日快到了。要不要稍微改善一下他的伙食?”秘书想了想说:“好吧,给他多做一两道菜,稍微改进一下。”他们的对话恰好被一个刚走过来的当地工人听到:“这么大的事,我们应该庆祝一下。”秘书连忙说:“不要做任何庆祝的事情。刘少奇同志讨厌这样做。”同志一听,笑着说:“这是我们的心里话。齐同志热爱人民,人民尊敬他,热爱他!”秘书看到这个人很严肃,急忙摇摇头,连连摆手。“不,不,你不知道刘少奇同志的脾气。这种事情闹大了,一定要批评。”看到秘书这么着急,那人说算了,又闲聊了几句就走了。大家都知道刘少奇同志的作风,所以他的生日照例没有什么特别的。但那天下午,一个当地的工人送来了一个用红绸子镶嵌着“寿”字的大蛋糕。送蛋糕的人说:“我们知道刘校长不喜欢大张旗鼓地过生日。所以这个蛋糕可以算是我们海南人对刘校长的尊重。”说完,也没等回答,扭头就走了。这给每个人都带来了一个问题。拿去吧。谁敢拿?不接受。这是当地人民的愿望。我该怎么办?这件事终于被刘少奇知道了。果然不出人们所料,刘少奇听说后非常生气。他不仅要求把蛋糕拿走,还把王同志叫到了,问她知不知道这件事,为什么不制止.今天下午,因为刘少奇不高兴,每个人都很沮丧。直到吃晚饭时,刘少奇的怒气才平息,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
:“蛋糕你们拿去吃吧,以后可要注意啊!我们党的干部,只能是人民的公仆,不能当官做老爷,这样做像什么嘛!”事情过去了,蛋糕谁也没吃,谁也吃不下,可刘少奇的教导却深深地刻在大家的脑海中。刘少奇就是这样,从不因为自己是国家主席而有过任何特殊,对子女、亲属更是严格要求。他经常召集家人召开家庭会议,以教导他们不搞特殊化。
新中国成立的伟人?
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等,都是最新中国的成立贡献很大的伟大人物。我们要感谢他们
新中国成立后,有哪些伟人?
邓小平简介 生 卒:1904~1997年 出生地:四川广安 学 历: 主要任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81-1989) 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主席; 中共中央副主席; 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共中央秘书长;组织部部长; 奔小康邓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1924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缚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中共第12届中央委员。1986年逝世。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