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代表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6 16:46:59
二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人物有哪些?
时间:1922年7月16日地点:上海市成都路李付德625号,当时是李达的公寓。人物:中央局成员、地方党组织代表、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国民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回国的部分成员。他们是陈独秀、张、李达、杨明斋、罗、许、蔡和森、谭平山、施存统。资料: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制定了第一卷《党章》,公开出版了第一卷《中国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青年运动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要求,第一次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万岁”。至此,中国革命的形势正在走向更加明朗的道路。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全国发生了100多次罢工,30多万工人参加了罢工。工人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党领导的农民、青年和妇女运动也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共二大的七个“第一”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3354对中共二大名单的看法
党的二大参加人员
据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英租界李付德625号(北杜北路七巷30号)召开。共有12人出席了会议,包括党的中央主席团成员和地方组织的代表。他们是陈独秀、张、李达、蔡和森、邓中夏、施存统、向应、向警予、高、张等:人。他们代表中国195名党员。国际共产主义代表维京斯基也参加了会议。
党的二大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市成都路625号李付德召开。共有1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代表中国195名党员。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讨论了党的任务,通过了9个决议,包括《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邓中夏、张、蔡和森、高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三名候补执行委员。陈独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蔡和森和张分别负责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建立工农专政的政治,消灭私有制,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党的最终目标,也是党的最高纲领。目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推翻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把中国统一成一个真正民主的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大,三大,四大各在哪一年召开,各在哪里?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市成都路李付德625号召开。1923年6月12日至20日,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31号(现退休家园路3号)召开。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共有12名代表出席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195名党员。这些代表是中央局的陈独秀、张、李达,上海的杨名斋,北京的罗、山东的、湖北的许、湖南的蔡和森、广州的谭平山,中国工会书记处的代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的代表施存统、李大钊、蔡和森、陈潭秋、回、瞿秋白、张果。共产党的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会议。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报告。出席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谭平山、彭述之、张、陈潭秋、李、李、王鹤波、项英、向警予等20人,代表中国994名党员。资料:四大背景: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此后,工人运动逐渐恢复,农民运动日益高涨,全国革命形势迅速上升,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然而,国共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在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洪流中也潜伏着令人不安的暗流。1924年6月,国民党内的右翼分子邓泽如、张继、谢稚三人,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弹劾共产党案》,声称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将是党的生存和发展的极大妨碍”,“党内有党是绝对不适当的”。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