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人物简介大全,中国历史名人大全(中国1000个历史人物大全简介)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6 14:42:10
著名历史人物简介
1.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中国古代部落联盟的首领,古代中华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誉为中国的“人文始祖”。据说是少典和附宝之子,本名公孙,后改纪,故称纪轩辕。轩辕山,名轩辕,都城有熊,又名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症”。2.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又名(郑)、或祖龙,秦庄王之子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完成统一中国的铁腕政治家,中国第一个被称为皇帝的君主。秦始皇出生在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在那里度过了青春。前247年,他13岁成为国王。前238年,我22岁,在旧都永城举行了君主大人的加冕仪式,开始“自管政治”。吕不韦、老艾等人被淘汰,李四、廖伟得到重用。从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奠定了中国的版图。3.王莽(45年前12月12日-23年前10月6日),魏县(今河北邯郸大名县)元城人,西汉权臣,新王长子,西汉孝皇后之侄,篡位。新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时间为公元8年至23年。王莽是西汉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古代的历史学家,以“正统”的概念,认为他虽然谦虚有礼,但其实是一个追求名利的人。被称为朝野威望。西汉末年,汉哀帝早逝,皇权衰落,王莽趁机窃权。公元八年十二月,王莽代汉建新楼,史称“王莽变法”。4.武则天(624-705年12月16日),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至705年在位),也是最年长(67岁)、最长寿(82岁)的皇帝之一,与吕后一起被称为汉代的“吕武”。武则天是荆州刺史武士彟的二女儿。十四岁进入后宫,是唐太宗的才人,被封为“武媚”。唐高宗被封为昭仪时,是后来的皇后,尊称“天后”,与皇帝并称“双圣”。高宗死后,他成了唐中宗和唐睿宗的皇太后。5.王羲之(303-361,321-379),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殷珊会稽(今浙江绍兴),后居歙县金庭。历任秘书,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军右将军。他的书法擅长隶书、草书、楷书和各种风格。他认真研究身体姿势,随心而行,博采众长,准备了各种风格。他摆脱汉魏文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来源:百度百科-黄帝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来源:百度百科-王莽来源:百度百科-武则天来源:百度百科-王羲之
中国历史人物简介
中国著名历史人物的简介
30分钟,看中国千年历史,看所有朝代的历史人物,展现从夏朝到民国的历史波澜和壮观的史诗。
介绍一个中国的历史人物
1.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又名(郑)、或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完成统一中国的铁腕政治家,中国第一个被称为皇帝的君主。秦始皇出生在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在那里度过了青春。前247年,他13岁成为国王。前238年,我22岁,在旧都永城举行君主大人的加冕典礼,开始“自管政治”,淘汰吕不韦、老艾等人,重用李斯、廖伟。从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3354年秦朝建立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奠定了中国的版图。秦始皇认为自己的贡献优于以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了黄三的“皇帝”称号和五帝的“皇帝”称号。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政府中实行三公九吏管理国家事务。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制。同时,书和车在同一轨道,统一计量。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但是到了后期,寻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梦,欺压百姓,扼杀民智,动摇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游死在邢台沙丘。2.武则天(624-705年12月16日),名(赵),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至705年在位),也是最年长(67岁)、最长寿(82岁)的皇帝之一,与吕后一起被称为汉代的“吕武”。武则天是荆州刺史武士彟的二女儿。十四岁进入后宫,是唐太宗的才人,被封为“武媚”。唐高宗被封为昭仪时,是后来的皇后,尊称“天后”,与皇帝并称“双圣”。高宗死后,他成了唐中宗和唐睿宗的皇太后。天寿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五州。武则天统治前后,唐朝宗室被大肆杀戮,“酷吏政治”兴起。但她“观察力敏锐,判断力强”,权力多一点,会用人,这使得她手下人才辈出。重赏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才。晚年逐渐奢靡独断,渐渐腐化堕落。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建志等人发动“神龙革命”,确立了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复辟唐朝后,被尊为“大圣帝”。同年11月,武则天在商鞅宫病逝,享年82岁。根据他的遗嘱,中宗改名为“天后”,并作为皇后安葬在甘陵。之后成为“天后”。3、王羲之(3
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4、李白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5、张居正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军籍 ,生于江陵县(今属荆州) ,故而时人又称之“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1572年),明神宗登基后,因为李太后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的支持,张居正代高拱为内阁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万历十年(1582年)7月9日(农历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病逝,享年五十八岁,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死后被明神宗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居正百度百科——秦始皇百度百科——武则天百度百科——王羲之百度百科——李白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