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会议,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七一二事变)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6 01:47:27
什么是八七会议?
1.会议简介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这次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观点。它为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2.会议背景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出席会议的有部分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以及中央机关、共青团中央和地方政府的21名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瞿秋白和李主持。由于当时环境极其危险,会议只持续了一天。第七次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召开的。会议正式决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使全党在白色恐怖面前不慌不忙,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里取得的”,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七大在我党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没有注意防止日益增长的“左”的情绪,后来发展成为危害极大的“左”的错误。3.会议内容首先,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作了《党的过去错误及新的路线》的报告和结论。接着,他就《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号草案的主要内容作了发言。邓中夏、蔡和森、任先后发言,尖锐地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会议决定把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作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政策,讨论了国共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并把动员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当时的最重要任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临时政治局:苏、向、瞿秋白、顾、王鹤波、李、彭湃、任;候补委员是邓中夏、彭公达、张、张和李。会后,临时中央政治局选举瞿秋白、和苏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新一届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北方局、南方局、长江局,决定王鹤波为北方局书记,蔡和森为书记。张到南方局任广东省委书记;罗亦农去长江局工作;毛泽东赴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4.会议目的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5.会议议程:报告人
首先,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作了《党的过去错误及新的路线》的报告和结论。接着,他就《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号草案的主要内容作了发言。邓中夏、蔡和森、任先后发言,尖锐地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毛泽东在讲话中批评了陈独秀在农民和军事等问题上的错误,强调了军事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说:“今后要高度重视军事,要知道政权是从枪里得来的”,明确指出枪是拿政权的,并首次提出了政权来自枪里面的思想。接着,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作了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向的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最近农民斗争议决案》,《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党的组织问题议决案》等。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会议决定把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作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政策,讨论了国共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并把动员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当时的最重要任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临时政治局:苏、向、瞿秋白、顾、王鹤波、李、彭湃、任;候补委员是邓中夏、彭公达、张、张和李。会后,临时中央政治局选举瞿秋白、和苏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新一届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北方局、南方局、长江局,决定王鹤波为北方局书记,蔡和森为书记。张到南方局任广东省委书记;罗亦农去长江局工作;毛泽东赴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资料:会址展厅八七会议会址是一座三层西式建筑,建于1920年。它最初是一个英国建造的公寓,名为怡和。一层为砖木结构的外商店铺,占地面积197.2平方米,建筑面积532.3平方米。第二层和第三层是房子。国民革命军北伐占领武汉,建立武汉国民政府后,二楼是苏联对华农业顾问洛佐莫夫的住宅,八七会议就在洛佐莫夫家里召开。会址保存完好,会场已恢复,一楼陈列着八七会议的史料和文物。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和武汉市文物管理部门通过大量调查,确认了大会旧址。1976年和1982年,按原样修复。1977年,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成立。1980年,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八七会议会址”的匾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内容是什么?
会议第一项议程,由毛泽东在会上批评陈独秀右倾错误:第一、在国民党问题上,党中央在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中始终没有当“主人”的思想;第二、在农民问题上,党中央不支持农民革命;第三、在军事问题上,“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毛泽东强调“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通过了《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瞿秋白代表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作报告。强调党今后的任务是“要以我们的军队来发展土地革命”。实现这一斗争策略的具体方针是:第一、要更加注意与资产阶级争领导权;第二、要由下而上地注意争取群众;第三、要在暴动中组织共产党人占多数的、工农民权独裁的临时革命政府。接着,会议通过了《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党的组织问题议决案》。八七会议的重要性八七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按照会议精神,在黑暗中高举起革命的旗帜,以血与火的抗争,回答国民党的屠杀政策,领导秋收起义、黄麻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逐步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八七会议虽然会期只有一天,但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绝处逢生。《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评价说,在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八七会议的及时召开,并制定出继续进行革命斗争的正确方针,使全党没有为极其严重的白色恐怖而惊慌失措,重新鼓起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勇气,从而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的意义
1、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它在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后,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党在农村领导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斗争方针。这次会议对于挽救大革命失败所造成的危局,实现党的战略转变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左”倾错误观点和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情绪相结合,使八七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同时,却为“左”倾错误开辟了道路,主要表现在对当时的革命形势缺乏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不是组织正确的反攻或必要的策略上的退却,借以保存和聚集革命力量,而是容许和助长冒险主义和命令主义的倾向(特别是强迫工人罢工)。在组织上则开始了宗派主义的过火的党内斗争,过分或不适当地片面强调领导干部的纯工人成分的意义等。2、 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但是,八七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时候,没有注意防止“左”的思想的出现,使“左”倾情绪在党内滋长起来,给后来的中国革命造成很大的危害。扩展资料: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反对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在革命中前进了一大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七会议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