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粤剧大全,广东粤剧粤曲大全高清(粤剧大全经典粤曲)

摘要: 粤剧名曲有哪些 1.《牡丹亭惊梦》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被改编成各种戏曲,传唱数百年,“我有美...

粤剧名曲有哪些

1.《牡丹亭惊梦》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被改编成各种戏曲,传唱数百年,“我有美好的瞬间能有哪一天,谁会幸福”更是脍炙人口。在江南苏杭地区,昆曲是当年的流行剧种,《牡丹亭》一直是昆曲的保留剧目。《牡丹亭》中,最引人入胜的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真实又不真实。2.《帝女花》 《帝女花》是1957年首演的一部粤剧的名字。作者是汤铁生。这部剧的背景是明末崇祯六年,国势衰弱多年。崇祯皇帝虽然想下大力气治理国家,但是由于压力沉重,用人不当,国家日益衰弱。讲述昌平公主与周世贤的悲伤爱情故事。3.《紫钗记》粤剧《紫钗记》 1956年由汤体生改编自明代汤显祖所著《紫钗记》,共发行八卷,1957年8月30日在香港李氏舞台首演。汤显祖版《紫钗记》改编自唐小说《霍小玉传》和自己的作品《紫箫记》,把原来的悲剧结局改成了才子佳人的故事。4.《蝶影红梨记》 《蝶影红梨记》,香港剧作家汤体生,是由元代张寿卿原著《红梨记》改编而成的不朽作品。1957年,香港先锋明剧团登台演出,由已故的任剑辉和白雪仙领衔。5.《柳毅传书》刘一传,又名刘一演义,是中国古代民间爱情故事。改编自李的经典话剧《柳毅传》。

粤剧名曲有哪些

经典粤曲

1.八星贺喜2、荔枝歌(Sin Nui Hung) 3、新皇后花(Ci) 4、百花公主5、寺钟6、凤阁未了之恋(Ci)7、万恶淫为头(音乐)8、粤剧小调9、王宝钏10、园梦奇缘、文千岁、李宝英11、昭君出塞(Sin Nui Hung) 16。梁玉嵘、唐伯虎点秋香(词17、紫钗头剑、钗头凤18、广东琵琶演奏1小时19、碧海狂人20、蔡赟追月21、之妻22、化蝶23、孔雀东南飞的告别24、李后主私人会所25、楼台会26、牡丹亭27、凌波仙28、沙宝曲29。

经典的粤曲、粤剧有哪些?

《牡丹亭惊梦》 《牡丹亭》因为教学老师教了《诗经》‘关关雎鸠,在江岛;“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词,杜丽娘萌生了伤感的感情,在和女仆一起参观了自己的后花园后,他变得多愁善感起来。回来后,他梦见和一个抱着折柳的儿子在花园里做爱。醒来后,他独自走进后花园寻找梦中情人。于是,昆曲《牡丹亭》有几个剧目,比如杜丽娘的《游园》、《梦醒》、《寻梦》。《山伯临终》选自《梁祝恨史》,是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陈晓凤的代表作。《昭君出塞》,又称《王昭君》,《汉明妃》,《青冢记》。它是秦腔的传统剧目。

哪些是粤剧曲牌名?

它是广东省的地方戏之一,也是中国南方很有影响的剧种。因为发源于广东,所以叫粤剧。最初在广州和佛山发展,现在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由于许多华侨是广东人的后裔,粤剧表演往往在华侨聚居的地区进行。粤剧主要唱梆子和黄儿,同时保留了昆山话、葛阳话和粤语,并吸收了珠三角的民乐和曲调。因用广州话演唱,又叫“广东梆黄”、“粤剧”、“广府戏”。艺术特征早期粤剧的艺术特征与汉剧、京剧、祁剧相似。后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粤剧的基本曲调是“梆黄”,保留了益阳戏、昆曲的部分曲调,以及南音、粤剧、木鱼、龙舟、榕树等广东民间说唱曲调和民歌、音乐、当代歌曲、小调等民间曲调。粤剧的“梆梆”,由于用方言演唱,吸收和融合了当地的民歌,不同于一般的皮黄戏,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粤剧唱腔音乐以板腔为主,曲牌为辅。板腔有两种:梆子和黄儿。梆子有首板、慢板、中板、芙蓉、叹板、邪板。黄儿有第一板、慢板、二流板和滚板。此外还有西皮(相当于京剧的“四声”)、情坛、南音、榕、木鱼、粤剧等口音。虽然南音、木鱼、榕树的歌词结构与梆子、黄儿不同,但唱腔的方法是一样的。西皮和连弹根据音乐作词,但他们的演唱风格类似于梆子和黄儿。曲牌有两种:品牌和小曲。品牌多吸收自昆曲、益阳调,少数为广东民间礼仪品牌音乐;小曲有传统戏曲剪曲、江南丝竹、粤曲,如《柳青娘》、《梳妆台》、《卖杂货》、《玉美人》,以及新歌《寻针》、《催归》、《恨填胸》、《打妲己》等。除了创作的新歌,大部分都属于旋律相对固定的器乐。粤剧的伴奏乐器分为管弦乐和打击乐。前者主要演奏乐器有高虎、二弦、扬琴和喉头。有两种不同的组合:硬弓和软弓。《硬弓》中使用的乐器有二弦、短喉、长喉、竹琴、小三弦、秦越、椰须、横笛等。这些都是配打击乐高边锣。声音和音色既洪亮又刚硬,多用于配合传统戏剧中的排场和激烈场面。“软弓”使用的乐器有二胡(南湖)、中胡、高虎、野胡、胡大、扬琴、琵琶、小三弦、钟三弦、中阮、大阮、长喉、东晓等。粤剧音乐除了民族乐器,还大胆使用西方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萨克斯等低音乐器。声音和音色细长柔和,用于伴奏抒情咏叹调,细致刻画人物内心感受,配合打击乐器如文公鼓(或苏公鼓,中低音的北京锣鼓)。打击乐器有鱼(板)、量板、沙鼓、双皮鼓、钹、锣、高沿锣、

苏钹、苏锣、单打(高音小锣)、战鼓、大鼓等。并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多种类型节奏的锣鼓点。 粤剧的武戏表演艺术保持了早期“过山班”粗犷、质朴的特点。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滑索、踩跻、运眼、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脚色登场后,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颇罕见。粤剧的剧目以生旦戏为多,重唱轻做,文戏多于武戏,并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创造一些新的表演程式,又从电影、话剧中借鉴和吸取表演技巧,形成自由灵活,通俗而细腻,偏重写实的表演风格。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